2016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doc

收藏

编号:27296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31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1
12
金币
关 键 词:
中级 经济师 考试 农业经济 讲义 汇总
资源描述:
/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汇总 章节 主题 查看 第一章 第一节 现代农业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一章(1)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一章(2)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一章(3)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一章(4) 第二章 第一节 农业企业概述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二章(1)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二章(2) 第三节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二章(3) 第四节 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二章(4) 第五节 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二章(5) 第三章 第一节 财政支农与支农政策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三章(1) 第二节 农村金融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三章(2) 第三节 保险原理与农业保险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三章(3) 第四章 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1) 第二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2) 第三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3)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4) 第五节 食物安全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5) 第六节 农业质量标准法律规范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四章(6) 第五章 第一节 农产品需求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1) 第二节 农产品供给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2) 第三节 供求均衡与蛛网理论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3) 第四节 农产品价格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4) 第六章 第一节 项目投资评估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1) 第二节 项目的财务评价与比选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2) 第三节 项目融资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知识讲义:第五章(3)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一、学习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   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   二、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07年   5题5分   1题2分   —   6题7分   2008年   2题2分   —   —   2题2分   2009年   5题5分   2题4分   —   7题9分   第一节 现代农业   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 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   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   B.技术高度密集   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   『正确答案』D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   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   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   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   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例题:   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提高土地生产率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   『正确答案』B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 )。(2009年真题)   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   B.农业要素的集约性   C.农业功能的多元性   D.农业效益的单一性   E.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ABCE   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特征是商品化(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产业化(产供销和贸工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第三,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化。第四,流通与消费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期货交易。第五,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第六,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协作、专业分工、商品化经营。   例题:   1.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是( )。   A.农业可持续发展      B.一体化产业体系   C.发达的农产品市场     D.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正确答案』B   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年)。1957年,现代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被首次提出。第二阶段,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年)。第三阶段,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今)。   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种源农业和能源农业。   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农业中的一种新农业,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以及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数字农业是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作物发育生长、病虫害发生、水肥状况变化以及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获取信息,建立动态空间多维系统,模拟农业生产过程中种种现象。   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观光农业是指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   种源农业,是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新兴农业。   能源农业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将其转化为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   例题:   1.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类型是(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能源农业      D.种源农业   『正确答案』D   2.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的农业类型是( )。   A.都市农业      B.种源农业   C.有机农业      D.生态农业   <[答疑编号687010106]   『正确答案』C   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第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第二,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第三,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许多设施陈旧老化。第四,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五,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   六、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与任务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   考试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特点与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和职能,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了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与特点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按技术进化程度的不同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技术进化是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例如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施肥方法的改进、灌溉技术改进等;技术革命是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其结果往往是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   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第一,综合性:涉及多方面领域。第二,渐进性:研究周期长,渐进式的技术进步。第三,区域适应性:农业科技应用因区域自然条件而不同。第四,应用的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应用存在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例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革命的技术有( )。   A.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   B.施肥方法的改进   C.灌溉技术改进   D.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   『正确答案』D   2.由农业生产特点所决定,农业科技进步具有( )的特点。(2009年真题)   A.应用的确定性  B.渐进性   C.区域适应性   D.应用的不确定性   E.综合性   『正确答案』BCDE   3.农业发展史上有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以( )为主导,标志着美国杂交王米、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以及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2009年真题)   A.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B.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   C.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   D.农业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   『正确答案』C   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   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科技进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品种改良、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第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基础设施、农用能源;第三,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第四,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管理技能。   三、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   内部动力:产量目标、质量目标、利润目标、产品竞争力目标   外部动力: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化发展、农业外贸、农业现代化   例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源于(  )。   A.农村产业结构变革 B.农业产业化经营   C.农业现代化     D.产品竞争力目标   『正确答案』D   四、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其作用表现在: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   五、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使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转移和扩散,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联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   基本职能:第一,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前者是简单地把新技术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那里;后者不仅包括信息传达,还包括帮助推广对象掌握怎么样使用新技术。第二,反馈职能。反馈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信息,利于更好的研究。   例题:   1.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 )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包括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2006年考题)   A.示范     B.培训   C.营销     D.指导   E.合作   『正确答案』ABD   2.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属于农业技术推广催化职能的( )推广形式。(2009年真题)   A.教育式  B.行政式   C.市场化  D.传达式   『正确答案』D   六、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   五个阶段:   第一,选定推广项目:推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来源:科研成果、引进技术、农民生产经验、推广部门技术改造。   第二,推广试验:小区试验、不同地区推广试验。从科研到生产的关键环节。   第三,示范:选择示范田和示范户,直接向农民传授操作方法。   第四,推广:通过示范证明该项技术在当地的推广价值后,进行大面积推广。   第五,反馈和改进研究:将试验、示范及推广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   例题:   1.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不包括( )。   A.研究开发       B.选定推广项目   C.推广         D.推广试验   『正确答案』A   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体(推广组织和技术潜在使用者)、内容(农业新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客体(农业科技成果)。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条件:公共部门支持、全国统一化组织、专业化推广人员、推广体系与研究体系的密切联系。   例题: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内容是( )。   A.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   B.实施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   C.制度设计   D.推广组织   『正确答案』A   八、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   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目前已形成了以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省级到绝大部分乡镇都设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政府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专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等五大体系。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采用的主要是传递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项目推广模式。项目推广是以推广项目的形式来推广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机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了作用,部分农业技术成果开始进入了市场,出现了技术承包型、技术转让型、技术咨询型等多种技术推广模式。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由国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例题:   1.(多选题)下列属于市场型的技术推广模式的有( )。   A.技术承包      B.技术转让   C.技术咨询      D.推广项目   『正确答案』ABC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考试内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萌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例题:   1.(多选题)下列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市场为导向   B.以效益为中心   C.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D.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   『正确答案』ABC   二、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比较,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农业专业化: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经营一体化:“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第三,服务社会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来提供。第四,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农户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平均利润。   例题:   1.农业专业化不包括( )。(2009年真题)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艺过程专业化   C.农业地区专业化   D.农业产品专业化   『正确答案』D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第二,有利于适应大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第三,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第四,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对市场,产品质量提高。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主要有:第一种,合同制模式(企业+农户):市场型合同、生产管理型合同、资源提供型合同。第二种,公司制模式:农工商综合体,亦即拥有相对独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企业。第三种,合作社模式:分散农户自己组织的组织,代表农民进行市场交易。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其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运转约束机制是前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联合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实现是通过具体的利益分配方式,包括:实行按股分红、红利均等;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反租倒包。这种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利益机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运转约束体制有市场约束体制、合同(契约)约束机制、股份合作约束机制、专业承包约束机制。   例题:   1.农业产业经营的模式不包括( )。   A.合同制模式   B.公司制模式   C.合作社模式   D.个人独资模式   『正确答案』D   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依靠自身的信誉和原有的产销关系,与农户按照当期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是( )约束机制的体现。(2009年真题)   A.计划   B.市场   C.股份合作   D.专业承包   『正确答案』B   五、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第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增强。第二,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东中西分工协作,出口型、大宗农产品型和特色型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第三,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模式。第四,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是产业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   例题:   1.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包括( )。   A.合作组织+农户      B.公司+批发市场   C.产销一体化公司     D.批发市场+农户   『正确答案』B 第四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试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农业观念的提出。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88年,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召开国际农业与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是“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战略。   可持续农业从构想到具体实践。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1996年,粮农组织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要点,突出了“新的绿色革命”技术,指出包括新品种、化肥、灌溉和农药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源于1981年“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对可持续农业作了经典定义。这个定义有四个要点:第一,“不造成环境退化”,即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非对抗关系。第二,“技术上适当”,生态经济系统得合理化,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主导。第三,“经济上可行”,要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国家财力和农户财力不支。第四,“能够被社会接受”,生态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应当控制在社会承受范围之内。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丰富,虽然迄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有三点是获得共识的:第一,都强调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为换取当今发展的代价。第二,均认为可持续农业要兼顾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效益。第三,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要素。“软件”是指可持续农业的外部环境,即人们的观念、政策体制等,“硬件”是指技术上的创新。   例题:   1.可持续农业的“软件”不包括( )。   A.技术创新   B.人们的观念   C.政策   D.体制   『正确答案』A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生态可持续性(基础):自然过程及生态系统的永续生产力和功能   社会可持续性(目的):发展机会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   经济可持续性(主导):产量的持续性   例题: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是( )。   A.生态可持续性     B.社会可持续性   C.经济可持续性     D.生存可持续性   『正确答案』C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严重问题,如下:农业资源锐减、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提出了三个基本目标:第一,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持续增产安全目标)。第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消除农村贫困(农村综合发展脱贫致富目标)。第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目标)。   例题:   1.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A.粮食安全     B.消除贫困   C.生态保护     D.社会文明   『正确答案』D   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发达国家的主要模式:美国的“低外部投入的可持续农业”模式、“高效率可持续农业”模式;德国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法国的“环境保护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的主要模式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   例题:   1.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模式,是( )的经验。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正确答案』C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农业企业以及它的经营和管理体制。本章是2009年考试的重点章。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知识点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均能出现,出现案例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要求能理解本章中的重要知识点,甚至做一些拓展性的阅读。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2007年 2题2分 — 5题10分 7题12分 2008年 4题4分 1题2分 — 5题6分 2009年 7题7分 2题4分 5题10分 14题21分   第一节 农业企业概述   考试内容:农业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农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特点与作用   一、农业企业的界定   狭义的农业企业是指实行独立核算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广义的农业企业是指与农业有关的产前、产中、产后相融合的综合(一体化)经营企业。总之,农业企业是指在一定地点,集合劳力、土地、设备、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从事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动植物产品(包括食物与天然纤维)和相关服务,并在利润动机和承担风险条件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单位。农业企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基础单位和国民经济的细胞。农业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称为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   例题:   1.下列关于农业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的单位   B.主导国民经济的经济组织   C.经济上自负盈亏   D.非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正确答案』D   二、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和作用   农业企业对生产要素有着特别要求:   (1)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其所包含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2)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包括农户务农人员和企业中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员。农业企业的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经济管理学知识和相应的职业操作技能。   (3)资本。生产性固定资产和货币形式的流动资金,都是资本。   (4)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是指各种知识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企业中,技术是生产要素的首位,其它三个生产要素都要受到这个要素的影响。   (5)制度,是指农业企业所选择的体制、机制和行为规范。   (6)生态资源存量。对于农业企业来说,生态资源存量非减性和稳定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   现代农业企业生产要素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达:   现代农业企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生态资源存量   例题:   1.下列哪个不是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因素( )。   A.技术   B.资本   C.劳动力   D.信息   『正确答案』D   三、农业企业的特征   农业企业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1)农业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得利润。   (2)农业企业必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4)农业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行使企业应有的职能。   此外,农业企业具有本部门企业的特征:   (1)地处广大农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分散性特点。   (2)主要从事第一产业,提供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   (3)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   (4)生产活动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生产条件较差,工作比较艰苦。   例题:   1.农业企业是( )。   A.经营上受乡镇政府制约,没有独立性   B.具有法人资格   C.具有单一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   D.在地域上比较集中   『正确答案』B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第二节 农业企业的分类与企业组织形式   考试内容:农业企业的分类及类型;区分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公司企业的异同。   一、农业企业分类   按资产所有制形式划分,农业企业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私营、联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类型。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包括国有农垦企业、国有畜牧企业、国有水产企业、国有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国有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国有购销企业、国有试验农场。集体企业包括乡办、村办农业企业,集体养殖加工贸易企业,农村社区农业服务性企业。私营企业是指其资产属于个人或家族所有的企业。联合企业是指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经济组织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联合企业。   按产出形态划分,有产品生产型农业企业、劳务型和服务型农业企业。   按生产经营范围和内容划分,有以生产农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各种专业化企业和综合性企业;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相结合的农工联合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结合在一起的农工商联合企业;为农业服务的服务性企业。   按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划分,有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按地域空间划分,有地区型农业企业和跨地区型农业企业。   按经营形式划分,有承包经营农业企业、租赁经营农业企业和股份制经营农业企业。   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划分,有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此外还有股份合作制企业。   例题:   1.目前,企业主流组织形式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这是按( )划分的。(2009年真题)   A.产出形态   B.资产所有制形式   C.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形式   D.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态   『正确答案』C   2.农业企业的类型按经营形式划分不包括( )。   A.承包经营   B.租赁经营   C.股份制经营   D.合作经营型   『正确答案』D   二、企业组织形式   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可以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1)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归个人所有和经营的企业,通常也称为个体企业。独资企业一般规模小、资金少、是企业的一种法律形式,但不具有法人资格,一般称之为自然人企业。   (2)合伙企业是由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企业,它是由合伙人经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而成立起来的企业。每个合伙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权责,按照协议规定来执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   (3)合作企业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剥削,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和经营的企业。它的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规定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合作企业实行一人一票制,不同于股份制企业一股一票制。   (4)公司制企业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者以一定的形式共同出资,组成的法人企业。农业中的公司制,是指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从事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企业的特征是:首先,股东投入的股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独立生命的法人财产,公司是在独立法人财产基础上营运的。其次,公司是由一个公司治理结构来统治和管理的,是由所有者(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高级经理人员)三方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公司管理结构的内容包括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   按财产组织形式划分,公司制企业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资本不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不发行股票,一般规模相对较小,股东通常是一人一票。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本要划分为等额股份,可以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上市,实行一股一票,规模通常较大。   公司制企业的作用(优点):有利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资本聚散;有利于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5)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既具有合作制属性,又具有股份制属性的混合制企业。   目前,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形式很多,大体上有:   第一,在原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时,把集体资产折价作为集体股,再吸收职工个人股金,建成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二,在原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上组建。也是将原有集体财产折价入股,主要构成集体股,同时再吸收村民个人股,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三,在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中增加股份成分。   第四,土地股份合作制,由农户将家庭承包户的土地使用权作价折股加入,土地由合作组织经营,其收益部分按土地股分配。   第五,在供销合作社改革中,掺入股份制。   例题:   1.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实现模式很多,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将农户的承包土地的( )作价折价形成的。(2009年真题)   A.使用权   B.经营权   C.所有权   D.处置权   『正确答案』A   2.实行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是( )的重要优点。   A.合作制企业   B.租赁制企业   C.联合企业   D.股份制企业   『正确答案』D   3.所谓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由( )个或以上的出资者以一定的形式共同出资而组成的法人企业。(2009年真题)   A.2   B.3   C.5   D.10   『正确答案』A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   第三节 农业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考试内容: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含义;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建立与完善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不同所有制农业企业的管理体制   一、建立与健全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意义与原则   农业企业管理体制是指企业的组织和领导体制,它包括管理层次和管理职能的划分、组织机构、责、权、利关系,领导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建立与完善农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企业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二、农村双层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指,在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由统一管理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管理体制。《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统一经营层次的主要职能:(1)管理协调。行使土地公有权,组织农业基本建设、抗灾;对合作社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对合作社的重要活动规定统一的行动准则和对重大问题做出统一决策等;(2)生产服务。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组织一家一户办不到或虽能办到但不经济的事情;(3)资产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29676.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