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章节复习提纲.docx
《2022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章节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章节复习提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一、质量:1、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 ,常用单位: 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熟悉:一枚大头针约 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kg 3、质量的懂得: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外形、状态、位置、温度 而转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试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也可用 弹簧测力计测出 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运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
2、台上 平稳 . 详细如下 : , 游码归零 , 横梁平稳 ,左物右砝 ,先大后小 , 横梁“ 看” :观看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放” :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上 ,把游码放在 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 :调剂天平 横梁右端的平稳螺母 使指针指在 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 横梁平稳 ;“ 称” :把被测物体放在 左盘里 ,用 镊子 向右盘 里加减砝码,并调剂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 横梁复原平稳 ;“ 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留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二、密度:B、特别
3、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 m V V kg/m = 3,常用单位 m 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m = V g/cm 3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 3=10 3kg/m 3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 1.0 10 3kg/m 3,读作 1.0 10 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10 3 千克;4、懂得密度公式 = m V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 不变, m 与 V 成正比;物体
4、的密度 与物体的 质量、体积、外形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 等转变而转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所以密第 1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 与体积成 反比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 与质量成 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甲乙m 甲乙6、测体积量筒(量杯)用途:测量 液体体积 (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V 使用方法:“ 看” :单位:毫升(ml)=厘米3 cm 3 量程、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 ;“ 读” :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 的,读数时, 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
5、测固体的密度:原理= m 质量工具 天平V 形沉入水中:工具( 量筒、水、细线)状 不 方法: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规体积就浮在水面:读出体积 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外形规章 工具: 刻度尺 体体积 V=V2-V1 说明:在测不规章固体体积时,采纳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纳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8、测液体密度: 原理: =m/V 方法: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得出液体的密度 =( m1-m 2) / V 9、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6、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简单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简单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 判定空心实心:三、浮力m= V 算出它的质量;V=m/ 算出它的体积;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 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缘由(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请依据示意图完成下空;F浮F浮F浮F浮G G G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 浮 = G 液 物 液 物3、说明: 密度匀称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如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就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如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就物体密度为2/3 分析: F浮 = G 就: 液 V 排g =物 Vg F浮物=( V排V)液= 3 液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G GF 就物体密度为:物不同:悬浮 液 =物 ;V排=V物F浮与G 或比较液与物 ;漂浮 液 物;V排V物判
8、定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示数为= G / G-F 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 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 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液面不变 ,冰中含有铁块、石1、内容: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 F浮= G排 = 液 V 排 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密度 和物体 排开 液体的体积 有关,而与物体的 质量、体积、重力、外形、浸没的深度 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 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 五规律”:(历年中
9、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浮力的利用:1 、轮船: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需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V排= m 液;排
10、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 m 可运算出: 排开液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2 、潜水艇: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转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 、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 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漂浮 4 、密度计:,人们把气球进展成为飞艇;原理:利用 物体的漂浮条件 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 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 液体密度越来越大8、浮力运算题方法总结:1 、确定争论对象
11、,认准要争论的物体;2 、分析物体受力情形画出受力示意图,判定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 、挑选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稳条件);运算浮力方法 : 称量法: 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压力差法: F 浮= F 向上 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缘由求浮力)漂浮、悬浮时,F 浮=G 二力平稳求浮力;F浮=G排 或 F浮= 液 V 排 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经常用)依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经常用)练习:1. 一个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 65 克,将 30 克的沙子投入容器中,有水溢出,此时容器及水、沙子的总质量为 83
12、克,求沙的密度?2一边长为 10cm的正方体空心铁盒重 8.8N,问:(1)这铁盒浸没在密度为 0.8 103kg/m3 的酒精重,是上浮仍是下沉?(2)这铁盒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一个体积为0.5dm3的铁球,其质量是1.58kg ,问:()它是实心的仍是空心的?为什么?()假如是空心的,空心部分能注入多少克水?()如该球是实心的,它的质量应是多少?4. 如图 7-42 所示, 装有少量细纱的长直平底玻璃管漂浮于水面,玻璃管的底面积为5 10-4 m 2, 浸入水中的深
13、度为 0.1m;求:(1)玻璃管和细纱总重为多少?(2)当向水中撒一些盐,并搅拌匀称后,玻璃管向上浮起0.01m,玻璃管和细纱受到浮力多大?5一个重 29.4N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如再加 19.6N 的力竖直向下按木块,木块刚好被按没水中,就木块的密度为多大?1、在南极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有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破冰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1 当破冰船航行于海面时,它的排水体积约为1500m 3,求船自身的重力;2 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到冰面上时,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先的三分之一,船与冰层接触面积为
14、5m 2,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 海水的密度取1.0 10 3kgm 3 3、我们来对物体浮沉现象进行探究把一截圆柱体蜡烛竖直放入水中,发觉蜡烛漂浮在水面上 如下图所示 1 如要使蜡烛处于悬浮状态,应当加入适量的食盐仍是加入适量的酒精 .请说明理由 . 2 蜡烛漂浮在水中时,测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 1/10 ,求蜡烛的密度是多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八章、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名师归纳总结 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 F = 物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假如物体不受其他力,就第 5 页,共 24 页- - - - - - -
1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体的重力 G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 压力 ;重为 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以下各种情形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 G F F F F F F F+G G F F-G 2、争论影响压力作用成效因素的试验: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成效越明显;乙、丙说明 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成效越明显;概括这两次试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试验争论问题时,采纳了 掌握变量法; 和 对比法3、压强: 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 表示压力作用成效的 物理量 公式 p=
16、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F:牛顿 ( N) S:米(m2);A 使用该公式运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 物体的接触部分) ;压力 F(一般 F=G=mg )和 受力面积 S(受力面积要留意两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p= gh 压强单位 Pa 的熟悉: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 4Pa ;它表示: 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 10 4N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 增大受力面积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
17、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F=G容+G液),后确定 压处理时 :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 (水平面受的压力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二、液体的压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缘由: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淌性;2、测量:压强计 用途: 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18、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抱负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抱负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仍会用到,请仔细体会;推导过程: (结合课本)液柱体积 V=Sh ;质量 m= V= 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 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 gh 液体压强公式 p= gh 说明:A 、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 ;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外形均无关;闻名的帕斯卡破桶
19、试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p 5、F=G FG h 6、运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第一确定 压强 p= gh;其次确定压力 F=pS 特别情形: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 F 用 p=F/S 压力:作图法 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淌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依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名师归纳总结 1、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一般用p0表示;说明: “ 大气压” 与“ 气压”(或部分气体
20、压强)是有区分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 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第 7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大气压;2、产生缘由:由于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淌性;3、大气压的存在试验证明:历史上闻名的试验马德堡半球试验;小试验 覆杯试验、瓶吞鸡蛋试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试验;4、大气压的试验测定:托里拆利 试验;灌满 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1 试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2 原理分析: 在管内, 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级 物理 沪科版 下册 章节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