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设计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设计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专题设计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中学物理试验专题设计1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试验:(1 )如图 5 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_,这说明音调是由_ 打算的;(2 )如图 5 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 _,听其响度 _,这说明响度与 _ 有关;2 如图 7 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试验过程中眼睛始终
2、在 A 的一侧进行观看;(1 )点燃蜡烛 A,调剂蜡烛 B 的位置,直到 _ 时, B 的位置即为 A 的像所在的位置;(2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_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 的关系;(3 )如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试验 _ 进行(选填 “能” 、“ 不能 ” ),理由是:;图 7 图 8 3 牛顿在 1666 年做了一个 _ 试验,掀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 8 所示,从 A 到 B 处分别是 _ 色光;4 小明进行 “ 视力的矫正 ” 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
3、间,如图 9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楚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 )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楚,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_ ;假如他不戴眼镜看书,应当将书 _(填 “ 靠近 ”或 “远离 ” )眼睛;(2 )如图 10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形的是 _ 图,其矫正做法是_ 图;远视眼成像情形的是 _ 图,其矫正做法是 _ 图;(3 )为了爱护视力,你认为应留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
4、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1 )第 1 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试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楚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两个可能的缘由: _; _ _;(2 )第 1 、2 两个试验小组分别进行了如干次操作,并把试验数据精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凸透镜焦距 /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性质倒立倒立实倒立实倒立实倒立实倒立实倒立实倒立实实像像像像像像像像依据上表,请你归纳出二个结论: _;图 15 14
5、 所示; _;6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试验过程如图图 14 (1 )在试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 _运动;依据 _ 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 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 _(填 “直接 ” 或“ 间接 ”)测量法(2 )比较 A、B 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 有关;比较 _ 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 )在上述试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 为精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量你认为是否精确?请你作出评判;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 14 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
6、)(4 )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中已有器 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7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将如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 细沙面上,进行了二组试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试验时,他认真观看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觉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但第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比其次组的大;表一表二压力 /N 受力面积 /cm2 ;试验序号压力 /N 受力面积 /cm2 试验序号1 3 0 10 4 3 0 20 2 4 5 15 5 4 5 30 3 6 0 20 6 6 0 40 分析比较试验
7、数据及现象,主要采纳的争论方法是_;得到的结论是_8 小明想探究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外形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试验;试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其次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 大于 ” 、“等步骤二:将铁片弯成“ 碗状 ” 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1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于” 或“ 小于 ” );(2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外形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缘由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 的
8、转变,忽视了 _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9 在 “争论杠杆的平稳条件”的试验中:(1 )某同学所列试验步骤是:A把钩码挂在杠杆支点的两边,转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稳;B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C转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在表格内;D求出各次试验中动力 动力臂和阻力 阻力臂的数值,依据运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稳条件,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2 )下面三幅图是该同学试验的情形,请依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试验结论(杠杆上每小格表示 4cm ,每个钩码重 1N );填写数据表格试验动力 F1 /N 动力臂 L1 / F1 L1 阻力 F2 /N 阻力臂
9、 L2 / F2 L2 次数/ (N )/N )1 2 3 (3 )试验的结论:_;(4 )在做 “争论杠杆平稳条件” 的试验时,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稳;试验时只有 10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每格等距;当在 A 点挂上 4 个钩码时(如图 16 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稳,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在图 16 中标出钩码的个数和位置;10 在 “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试验中;名师归纳总结 (1 )试验所必需是器材有:铁架台、滑轮组、细线、钩码和_;_ ;第 3 页,共 10 页(2 )求有用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10、-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 )依据试验测定的物理量运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4 )下面的表格是两组同学试验时测得的两组平均数据,依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算表中未知的数据,并填入表中:组别每个滑轮组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拉力 F/N 弹簧测力计移机械效率含滑轮个数h/m 动的距离 s/m 甲组一个定滑轮9 8 0 1 5 6 0 2 一个动滑轮乙组二个定滑轮9 8 0 1 2 4 二个动滑轮11 【课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提出问题】如图22 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B、C 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计试验与进行试验】按图 22 所示连接电路;把电流
11、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纳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试验步骤;方法一:转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分析与论证】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需 _;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试验是采纳方法 _ 进行的, 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_;A 处的电流 IA B 处的电流 IB C 处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010 0 12 0 22 其次次测量 020 0 24 0 44 第三次测量 025 0 30 0 55 12 在 “测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物理 实验 专题 设计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