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pdf
《2022年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会交流材料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并且灵活的应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2 、学习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
2、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4 、教学目标:(1)学生
3、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
4、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初一学生年龄、 生理及心理特征, 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的点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年会交流材料2 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
5、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6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已知:ABCDEF,你能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吗?2、小明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与同伴交流你的画法?教师活动:鼓励学生交流,适时引导。学生活动: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设计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相应得知识,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方向和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需要知道六个条件。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6、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引出课题)板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二)、讨论交流,实验探究1、探索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在学生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问题:(1) 、只给一个条件 (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 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 cm.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6 cm. 对于问题( 1)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下列三角形:只给定一边:
7、只给定一个角:.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年会交流材料3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从而认识到:只给出一个条件时,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 对于问题( 2)先让学生讨论有几种情况,体会分类讨论的必要性,然后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分别去解决(2) 中的一个问题,再让各组学生展示学生所画的三角形或用木棒所摆的三角形,并交流解决的方法及获得的结论。小组一:解决问题、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 厘米
8、. 画出的三角形几乎都不一样。(多媒体演示)结论: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 小组二:解决问题,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 50,画的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 . (多媒体演示)结论:这两个三角形不能重合,即不全等. 小组三:解决问题、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 cm、6 cm,所画出的三角形也不全等. 我这样设计的理由是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里一方面引导学生动手去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既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让学生获得方法。为后继的学习积累经验。师述:我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
9、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那么给出三个条件时,又怎样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年会交流材料4 (板书:方法:画图、观察、比较)接着提出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去讨论,引导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在三角形3 个角和 3 条边中,从中取3 个条件,有几种情况。让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方法。我这样设计使后面讨论的方向更加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2022 年初 数学 教学 案例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