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真命题全国二卷文综地理深度解析.doc
《2016高考-真命题全国二卷文综地理深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真命题全国二卷文综地理深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深度解析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 简彦武第卷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答案】 1. B 2.C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
2、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解读】本题组以庄园农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因素分析评价能力、对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对城乡一体化等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情况,考查学生对地理新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解读图文材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第1题:关于庄园经济的概念的理解及该县现代茶园经济兴起的区位条件(即题设情景“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即可得出知名品牌的农产品对发展庄园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从而确定B项正确。另外,交通、劳动力条件可以成为有利条件却不能成为前提条件,而高精尖技术则与庄园经济无必然联系
3、。(由此可见紧扣题设条件,掌握题设情境对解题是多么重要)。第2题:结合该县“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的典型个案来理解题意。与传统的茶园局限于茶叶本身生产、加工、销售的经营特点相比,现代茶园内涵更为丰富,产品更多,效益更高的突出优势就很明显。故本题C项目正确。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
4、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答案】 3.B 4.A 5.D【试题解读】 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对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合作以及产业转移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第3题: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与日本相劳动分工比,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明显这是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向东亚、
5、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因素。第4题: 影响日本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除劳动力成本外,开拓海外市场是重要考虑,在题目所给的几项因素中,市场规模大是中国相对越南最突出的比较优势。第5题:本题重点考查中国制造业、加工业未来的方向。产业转移本质上讲是国际生产力要素的再分配和国际劳动分工的调整,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是中国家电产业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
6、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7.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 6.C 7.D 8.C【试题解读】 本题组以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地带自然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尤其对地理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较大,而能否从解读题目所给材料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第6题:注意题目材料,“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再用排除法思考,大气温度、降水
7、和植被覆盖度等现象与海拔均有密切关系,故可排除A、B、D项目。在高山地带已经足够寒冷,融雪过程有限,积雪厚度与气温,(也就是与海拔)关系不大,而与坡度大小即重力因素密切相关,即缓坡地带更利于雪的堆积,所以C项正确。第7题:冻害主要由过度低温造成,极端低温与冬季风影响密切相关,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纬度也高,更接近冬季风的源地,所以因受冬季风的影响更大而冻害高发,故C项正确。第8题:在高山苔原带,气温很低,大量积雪的存在对保护植物免受作用显著,由于气候变暖,该地带的降雪期推后,雪期前后的强降温危害加大,所以这里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高度/m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
8、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 13月 B. 36月 C. 69月 D. 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 河床展宽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9.D 10.B 11.A【试
9、题解读】 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河流下游河床地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河流径流与海洋潮流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入手,揭示河床地貌的演化规律,进而来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9题:注意利用题目材料 “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河床甲断面最低,表明该形态形成于一年中河床冲刷程度最严重的时段,也就是汛期即将结束的季节,至乙河床断面出现,说明已处在枯水期,进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的阶段,再考虑到位于浙江东部,汛期相对北方较长,可推知D选项正确。第10题:当地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修水库前,从季节变化看,汛期河床冲刷、
10、枯水期河床堆积,断面呈现交替变化,但从长期看河床因堆积与冲刷的平衡而相对稳定。水库建成后,汛期洪水得到调蓄,洪峰带来的河床冲刷明显减弱,而枯水期则因难以存在大的洪峰,对潮汐带来泥沙的堆积作用影响不大,这样原来的冲淤平衡被打破,下游河道变化以淤积为主,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第11题:本题应结合9、10题从整体上考虑,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淤积严重,对防汛、航运不利,而泥沙主要由潮流在海洋带来。所以在河口建立水闸,就能有效切断潮流带来泥沙进入下游河道的途径。起到下游河道防淤、减淤的作用,本题A选项正确。第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
11、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答案】罗讷河上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有一定春汛,夏季为丰水季节(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命题 全国 二卷文综 地理 地舆 深度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