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学习总结复习材料考点跟踪突破39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2018年度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学习总结复习材料考点跟踪突破39课外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中考语文(浙江专版)总学习总结复习材料考点跟踪突破39课外文言文阅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跟踪突破39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7陕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彰:曹彰。膂力:体力。课:督促。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1解释下列语句中
2、加点词的含义。(1)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擅长(2)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看重(3)将十万骑驰沙漠 带领,率领(4)被坚执锐,临难不顾 通“披”,穿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A而好乘汗马击剑云归而岩穴暝B此一夫之用 甚矣,汝之不惠C使各言其志 其真无马邪D为将奈何 吴广为都尉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曹彰)屡次跟随太祖(或:曹操)征战讨伐,意气慷慨,斗志昂扬。(2)赏必行,罚必信。奖赏一定实施(或:施行),(宣告)惩罚一定信守诺言。4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侯?因为太祖听了曹彰的话,明白了他的
3、理想是做一个身先士卒、赏罚分明、建功立业的将军,而不是做一个武夫。(二)(2017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复儿子书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
4、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选文有改动)【注】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悉:知道。兹:现在。汝:你。业:已经。资:钱财,费用。即:就,便。告罄:财物用尽。苟:假如。特:不过。恃:依仗,依赖。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固:本来。稼穑:泛指农业劳动。致:给予。函:信件。毋:不要,不可。负:辜负。训:教诲,教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儿自去国至今离开(2)求学宜先刻苦 应当(应该)(3)特汝不应若是耳 这样(这)(
5、4)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即使每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完全可以供你。(2)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我从今以后恐怕对你没有指望了!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刻苦求学。(三)(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清官周忱明焦竑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达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
6、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注解】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
7、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m):老百姓的疾病痛苦。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欲活之/无路B举朝/仓皇失措C时/周文襄公适在京 D说/田间事甚悉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案:案卷,文书,卷宗(2)恐:害怕,恐怕(3)谢:道歉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周文襄公)听到一个地方,突然点头高兴地说:“幸亏有这个理由可以使(他)活下来。”(2)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周文襄公笑着安抚他,并且听他说完才离开。4选文通过
8、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判案,救粮,私访。(四)(2017湖州)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唐李白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选自李太白全集)【注释】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
9、白的堂侄。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香炉:庐山香炉峰。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孤负:辜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A及长,南游云梦及鲁肃过寻阳B破涕为笑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C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方七百里,高万仞D恨丹液未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B“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C“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
10、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D“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3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4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宋濂:结合自己求学的经历和感受,希望马生刻苦学习。李白:描绘自己游庐山时所见的壮美景象,叙写所不能见到的胜景,希望李耑精神振奋地前往庐山游历(像自己年轻时一样向往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五)(2017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
11、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选自居士外集)【注释】折檐:屋檐下的回廊。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洿(w):地势低洼的地方。甃(zhu):砌池壁。筑:夯底土。锸(c
12、h):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偃息:休息。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罟(g):渔网。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n)昏:愚蠢糊涂。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种植(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满,充满(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顺着,沿着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折檐之前有隙地怪而问之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
13、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4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C)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ABC D5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六)(2017德州)文言文阅读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14、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
15、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常平:官仓名。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甫冠,名闻四方成年(2)讽富人自实粟 规劝2与“奇之”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山行六七里B腰白玉之环C闻寡人之耳者 D父利其然也3翻译下面句子。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示例:任齐州长官,他把迅速惩处恶势力、盗窃犯罪作为主要工作。4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示例:劝说富人出售粮食,让百姓度过饥年;整治治安,打击豪强奸盗;改官舍为收容所,扶贫济困;奉养继母,抚恤弟妹。(答出其中三项即可)(七)(2017武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
16、,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
17、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效:献,呈献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中考 语文 浙江 专版 学习 总结 复习 温习 材料 考点 跟踪 突破 39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浏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