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2立体图形的视图教案新版华.docx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2立体图形的视图教案新版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2立体图形的视图教案新版华.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2立体图形的视图【课程分析】让学生掌握由立体图形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反过来,给出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说出该立体图形的名称,画出该立体图形;能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由三视图描绘物体的形状,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视图法是画立体图形的一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经常用到;它的主要作用是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索过程.由立体图形能够画出它的三视图,由视图也能够回到立体图形中.本节课采用了比较、猜测、综合、归纳、模拟与位置有关的推理,有条理的具体操作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2.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是会描述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及立方体的简单组合的视图.难点是由视图描述简单的实际图形.【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初中生思维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通过演示、操作、观察、讨论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并在探索中锻炼思维.【学法分析】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要注意:物体摆放位置不同,三视图也不同;要以平行视线观察;要准备实物,如圆柱、球、正方体、圆锥等,进行仔细观察,得出它们的三视图是什么
3、形状,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怎样,与同伴多交流.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善于总结:如:正视图是长方形的有哪些?(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的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正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且俯视图是长方形、圆或三角形的几个大小一样的小立方体,随意摆成几种组合体,充分观察、动手、与同伴合作交流.4.2.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意义,知道视图是从不同方向平行投影得到的图形.2.理解物体的视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各个方面的形状;能正确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过程
4、与方法注意图形与几何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把有关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形成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画出简单的物体的三视图.难点:正确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投影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欣赏几幅庐山的不同方位拍摄的照片.问:这几幅照片从拍摄的角度上看有什么不同?答:一幅是从正面拍摄,一幅是侧面拍摄.问:这首诗揭示的意义是什么呢?答: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2)观察飞机、轮船、坦克几组图片,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师:同一物体可
5、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视图,那么一个物体究竟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反映它们的形状呢?(学生讨论交流)总结:为了能完整确切地表达物体的形状的大小,必须从多方面观察物体.在几何中,我们通常选择从上面、正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比如刚才给出的关于飞机、轮船和坦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要内容三视图.二、探究新知1.三视图定义用一组动画显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一束光从正面、左面、上面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投影,引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定义).师:根据以上的动画演示,你能说说三视图的定义吗?总结三视图的定义: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物体的投影叫做主视图,把从左面看到的物体的投影叫做左视图,把从上面看到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数学 上册 图形 初步 认识 4.2 立体 视图 教案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