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时分层作业: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时分层作业: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时分层作业: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均有分布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D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C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A、B正确。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C错误、D正确。2下列装置中的鲜奶,最容易变酸的是()A BCDB鲜奶变酸主要是由乳酸菌发酵导致的,乳酸菌为厌氧型微生物,氧气浓度越低,发酵速度越快,有氧气存在会抑制乳酸菌发
2、酵。3下列对泡菜制作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数量和乳酸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含量会急剧下降 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数量不变B泡菜制作初期多种微生物并存,乳酸菌也存在,A错误;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开始时较少,进入中期数量最多,然后又慢慢下降,B正确、D错误;腌制过程中,乳酸在不断积累,不会急剧下降,C错误。4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所用原料的有机物总量及种类的变化分别是()A减少、增加B减少、减少C增加、增加D增加、减少A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有机物,故有机物总量减少,但微生物代
3、谢过程中又产生新的物质(尤其是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使有机物种类增加。5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起作用C发酵过程需要有氧环境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D随着泡菜发酵过程的进行,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此外,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的发酵可改善产品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乳酸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的环境。6制作泡菜时,所用的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的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D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C泡菜制作是利
4、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进行的,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密封菜坛子,以避免氧对其发酵作用的抑制。7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做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变成亚硝胺D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C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含有。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过多会使人中毒。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变为亚硝胺。8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高,关键是()A样品处理B标准显色液的制备C比色D泡菜的选择B亚硝酸盐含量是通
5、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而估算出的,所以只有标准显色液制备标准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_。(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4)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5)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6)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解析(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6、、杀菌。(2)乳酸菌是厌氧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繁殖,使泡菜变质。(3)制成的泡菜“咸而不酸”可能是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4)“陈泡菜水”含乳酸菌,为泡菜发酵提供菌种。(5)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乳酸不断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甚至杀死微生物。(6)到发酵后期,乳酸含量过高,pH过低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答案(1)消毒、杀菌(2)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生物抑制乳酸菌发酵,导致好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发酵失败(3)盐的浓度过高,使乳酸菌失水死亡,没有生成乳酸,或产生乳酸过少(4)提供乳酸菌菌种,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
7、势(5)因为pH不适宜,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6)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10在腌制蔬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展开了研究,操作如下: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在分别倒入等量的煮沸过的10%的食盐水,将坛密封,3个泡菜坛均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来作为对照,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下图1、2、3所示。请问:1号坛变化趋势图2号坛变化趋势图图1图23号坛变化趋势图图3图4(1)根据图1、2、3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的第_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值。若要食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课时分层作业: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2019 2020 学年 人教版 生物 选修 课时 分层 作业 制作 泡菜 检测 亚硝酸盐 含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