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综合测评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综合测评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综合测评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综合测评(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温度、pH、氧、渗透压等的影响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C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但含量最多的元素不应是碳元素,应是氧元素。营养物质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会导致培养物细胞失水。2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D
2、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平板倒置主要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D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其碳源物质为CO2,因此A错误;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做生长因子,才能
3、正常生长,因此B错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因此C错误。4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工程中的基础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和细菌的培养基成分相同B平板划线法中的“线”是连续的、不分区域的C微生物培养基中并不是都必须添加碳源或氮源D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如可用活鸡胚培养病毒;平板划线法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划线是分区域的;微生物种类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需要确定培养基的成分;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而
4、不是消毒。5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C只有菌液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才能形成单个的菌落,否则可能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菌共同形成一个菌落,或菌落出现重叠。6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BCDC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平板划线法使用接种针进行
5、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用涂布器进行操作;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7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 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B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起到对照作用,可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8下面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五个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划线操作时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C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
6、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D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C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进行划线操作时,左手将培养皿的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接种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不能相连。9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碳源为()ACMCNaB木聚糖C纤维素D裂解酶A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粉,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的是纤维素钠(CMCNa)。10固氮菌可以从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分离出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选用大且红润的豆科植物根瘤B分离培养固
7、氮菌的关键是杀死表面杂菌C因材料过大,不能采用平板培养基分离技术D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纯化C题目中的固氮菌应是根瘤菌。可以在缺氮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也可以利用琼脂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当然,杀死根瘤表面杂菌,将内部根瘤菌制成菌落是实验的关键。11某细菌培养至对数期,当细菌数目为105个/mL时,开始计时,90 min后细菌数目为1.6106个/mL。试问再经过多久,细菌数目会达到6.4106个/mL()A30 minB45 minC60 minD90 minB按公式NtN02t,则1.61061052t,2t16,t4。即细菌由105个/mL1.6106个/mL,共繁殖了4代,每个繁殖周期为2
8、2.5 min。仍按此公式可知,由1.6106个/mL6.4106个/mL,繁殖了2代,共需222.545 min。12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是()土壤取样称取土壤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微生物的培养ABCDD实验操作过程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除实验空间必须消毒外,每个操作步骤都必须在无菌区进行。土壤的称取、溶液的稀释、涂布平板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的无菌区(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旁)完成,以防止杂菌污染。1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一同学从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该同学的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土样不同培养基被污染操作失误没
9、有设置对照ABCDA实验结果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土样不同,其次是操作失误或培养基被污染,而与是否设置对照没有关系。14关于土壤中细菌的分离,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土壤取样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倍的稀释液ABCDC在分离土壤中某种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15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
1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琼脂、葡萄糖35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250琼脂、生长因子0A该实验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B该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C和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D和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D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而不是平板划线法接种;与中有葡萄糖、生长因子两种变量,不能得出相应结论;和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16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
11、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 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C用苯酚作为选择培养基中的碳源,也是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会影响其他微生物生长。测定培养液中细菌数目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若为对照实验,则中应含除苯酚外的其他碳源,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都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17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干热灭菌法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灭菌B测定土壤
12、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A培养基灭菌通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而干热灭菌法通常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耐高温且不适合其他方法的物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用的选择培养基里尿素是唯一的氮源,这样才能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18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出现透明圈B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C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法和固体发酵法D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13、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B刚果红染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将刚果红染液加入培养基中,然后再培养微生物,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可以应用。19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C该实验用到选择和鉴别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法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肯定为所需菌种D刚果红能鉴别纤维素,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但需要进行鉴别培养;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
14、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故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不一定为所需菌种。20加工橘子罐头时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不能产生所用酶的是()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B根据题目分析可知需要的酶为纤维素酶,黑曲霉、平菇、木霉分别以分解麦麸、棉籽壳、木屑为生,故能产生纤维素酶,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不能合成纤维素酶。21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综合测评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2019 2020 学年 人教版 生物 选修 专题 综合 测评 微生物 培养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