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doc
《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归纳、验证的能力。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准确的计算。【学习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习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否也可以扩充呢?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如55553,那么请思考:(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
2、,如果小玫从点O出发,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小学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由前面的问题3,根据小学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3、学生活动:计算3(5)35,注意运用简便运算。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绝对值3与5相乘。类似地,(5)(3)(5)3(5)(3)30。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绝对值5与3相乘。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
3、的乘法法则吗?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并用语言表述,与同伴交流。在学生猜测、归纳、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引导、肯定(板书)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三、当堂训练,巩固新知1、计算:(1)(5)(4);(2)2(3.5);(3);(4)(0.75)0。2、课本练习1-3题。四、达标检测1. 填空: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 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两数的积与原数,如果一个数与“1”相乘,那么所得的积与原数。 两个负整数的积是6,这两个负整数是 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 计算: (1) (2)(2
4、4) (3) ()(27) (4)()()(5) 0.1280五、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积的符号;(2)把绝对值相乘。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3.2第1题七、教学反思: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教学目标】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观察、验证、猜想、归纳的能力,促使学生学好乘法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学习难点】乘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及运算中符号的确定。【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做一做:填空,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2) 7, 7(2),
5、 (3)(4),(4)(3)。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生:乘法满足交换律。 3(4)(5)(5),3(4)(5)3。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乘法满足结合律。(6)4(9)(6),(6)4(6)(9)。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乘法满足分配律2、想一想:由上面的几道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有理数的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均成立。那么同学们现在再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你们分别写出满足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式子。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具体的数来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的,现在请你们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学年 年级 数学 上册 有理数 运算 3.2 乘法 除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