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1+12020高考生物讲练试题滚动检测卷七含2019高考+模拟题.doc
《刷题1+12020高考生物讲练试题滚动检测卷七含2019高考+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刷题1+12020高考生物讲练试题滚动检测卷七含2019高考+模拟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刷题1+1)2020高考生物讲练试题 滚动检测卷(七)(含2019高考+模拟题)一、选择题1(2019河北衡水高三二调考试)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B解析c人体内氨基酸20种,b必需氨基酸8种,a非必须氨基酸12种,cab且ab,A不符合题意;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包括细胞膜的面积、b核膜面积以及各种具膜细胞器的面积,不符
2、合cab,B符合题意;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a内膜折叠形成嵴,内膜面积大于外膜b,a内膜、b外膜构成了线粒体的总膜面积c,即cab且ab,C不符合题意;c细胞内总含水量只有两种,a自由水和b结合水,cab且ab,D不符合题意。2(2019哈三中高三第一次调研)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均能产生少量ATPBA表示丙酮酸,O2参与水的生成C线粒体中含有催化过程的酶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B的过程有和答案B解析图中过程分别代表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A错误;图中A表示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B正确;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3、,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因此线粒体中不含催化该过程的酶,C错误;过程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而人体不存在该过程,B为CO2,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产生CO2的过程只有,D错误。3(2019湖北四校联考)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B叶温在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 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答案D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能量来自太阳能,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叶温在
4、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B正确;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甲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为植物甲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叶温为25 时,其低于植物乙的净光合作用速率,C正确;叶温为35 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且相等,D错误。4(2019湖北武汉二月调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内部巨大的膜面积为暗反应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B叶绿素能吸收红光,类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C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DO2的产生需要提供光照,(CH2O)的产生需要提供CO2答案A解析叶绿体的类囊体薄
5、膜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A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B正确;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可以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吸收的光能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C正确;光反应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光反应必须有光,暗反应过程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C3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D正确。5(2019山东师大附中第五次模拟)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甲图中的核DNA数是乙图的
6、2倍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答案C解析甲、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组数也相同,均为2个染色体组,由于甲图含姐妹染色单体,图甲中DNA数为8个,图乙中DNA数为4个,故甲图含有的核DNA是乙图的二倍,A正确;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对应丙图BC段,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一个DNA,对应丙图DE段,B正确;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等于核DNA数,且与体细胞中相同,对应丁图的c时期,图丁a时
7、期染色体数等于DNA数,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NA,可对应图丙的DE段,C错误;由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进行一次DNA复制和着丝点分裂,所以都可以用图丙中的曲线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D正确。6(2019河北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合考试)正常人16号染色体有4个A基因(基因型为),均能独立编码正常肽链,a基因则编码异常肽链。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均由2个上述肽链参与构成(异常肽链也能参与)。研究表明,当体内缺少12个A基因时无明显贫血症状,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无A基因时,胎儿因无正常的血红蛋白造成胚胎致死。一对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夫妇婚后先后怀孕二胎,头胎胚胎致死,第二胎完全正常
8、。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B这对夫妇的血红蛋白有2种类型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D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答案B解析因为这对夫妇无明显贫血症状,因此可能有23个A基因。又因为所生头胎胚胎致死,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正确;因为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两个A或a编码的肽链,因此,血红蛋白分子有三种:正常肽正常肽、正常肽异常肽及异常肽异常肽,B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C正确;因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因此这对夫妇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7(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
9、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影响。用结黑色种子植株(甲)、结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RRD实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答案D解析种子颜色性状中黑色对黄色为显性,A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是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乙、丙都是纯合子,B、C正确;实验二的F2中结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D错误。8(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果蝇与突变型果蝇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
10、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片段发生缺失导致突变型,且含该X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B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C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D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答案C解析若突变型是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片段发生缺失导致的,且含该X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雌雄个体数量比应为11,且后代全为野生型,A错误;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全
11、为野生型,B错误;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则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后代中野生型果蝇突变型果蝇21,雌果蝇雄果蝇21,C正确;若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死亡,则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后代中没有雄性,D错误。9(2019福建厦门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萌发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可能长成茎秆粗壮的植株答案C解析有些氨基酸由多个密码子决定,因此基因
12、突变后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A正确;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萌发的种子经低温处理后可形成多倍体植株,其优点有茎秆粗壮等,D正确。10(2019天津七校高三期末联考)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此方法可选出符合生
13、产要求的品种占1/4答案D解析过程是杂交育种,其作用原理为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单倍体没有种子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B错误;过程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没有经过受精作用,C错误;此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ddTT占1/4,D正确。11(2019郑州第一次质量检测)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B抗生素使细菌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C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细菌逐渐向抗药性增强的方向突变D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
14、个体答案A解析细菌种群会产生各种突变,其中有少数个体产生了抵抗某种抗生素的突变,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已经存在,在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会杀死种群中大多数不具有抗性的个体,留下具有抗性的个体,留下来的这些个体继续繁殖,使种群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数量增多(即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从而提高了种群的抗药性,A正确,C、D错误;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错误。12(2019福州市高三质量抽测)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答
15、案B解析激素只能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二者是拮抗作用,D错误。13(2019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期末)乙酰胆碱(Ach)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自身抗体破坏钙离子通道导致乙酰胆碱释放减少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的受体可分布在胞体或树突膜上B肌无力综合征可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C若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则导致中毒动物肌无力D分解乙酰胆碱产生的乙酰被突触小体吸收利用,说明神经递质能
16、够重复利用答案A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可以由轴突传到胞体或树突等,故乙酰胆碱的受体可分布在胞体或树突膜上,A正确;肌无力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导致肌肉震颤不止,C错误;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并不是重复利用,D错误。14(2019湖南长郡中学第三次调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部分直接作用于B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错误;B是
17、激素调节的方式,垂体产生的促激素作用于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细胞不受垂体细胞分泌物的调节,B错误;C是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模型,C正确;D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曲线模型,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含量应该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降低,血糖降低后,胰岛素的含量应该降低,胰高血糖素正好相反,D错误。15(2019湖南永州市第一次模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HIV的高度变
18、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答案C解析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A正确;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已经生产的疫苗难以持久,B正确;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C错误;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正确。16(2019山西平遥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9、()A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C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横放植物的茎进行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B解析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的部位产生的,而不是由腺体分泌的,A错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B正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的生长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到抑制,C错误;横放植物的茎,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得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发生背地性的现象,该过程没有体现出两重性,D错误。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刷题 12020 高考 生物 试题 滚动 检测 卷七含 2019 模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