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物理金版大一轮精练:第5章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docx





《2019物理金版大一轮精练:第5章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物理金版大一轮精练:第5章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基础巩固练1(多选)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开始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用Ek、v、x、P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拉力F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由于拉力F恒定,所以物体有恒定的加速度a,则vat,即v与t成正比,选项B正确;由PFvFat可知,P与t成正比,选项D正确;由xat2可知x与t2成正比,选项C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EkFxFat2,Ek与t2成正比,选项A错误。答案:BD2(2018南通市二次调研)某同学用
2、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一个凹形木块的质量m,弹簧的左端固定,木块在水平面上紧靠弹簧(不连接)将其压缩,记下木块右端位置A点,释放后,木块右端恰能运动到B1点。在木块槽中加入一个质量m0200 g的砝码,再将木块左端紧靠弹簧,木块右端位置仍然在A点,释放后木块离开弹簧,右端恰能运动到B2点。测得AB1、AB2长分别为36.0 cm和12.0 cm,则木块的质量m为()A100 gB200 gC300 g D400 g解析:两次木块均由同一位置释放,故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所做的功相同,未加砝码时,由动能定理,可得W弹mgAB10,加上砝码m0时,有W弹(mm0)gAB20,解得m100 g,选项
3、A正确。答案:A3如图所示,小物块从倾角为的倾斜轨道上A点由静止释放滑下,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小物块与水平轨道、倾斜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A、B两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不计物块在轨道转折时的机械能损失,则动摩擦因数大小为()Atan Btan Ctan() Dtan()解析:如图所示,设B、O间距为x1,A点离水平面的高度为h,A、O间的水平距离为x2,物块的质量为m,在物块下滑的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mgcos mgx10,解得:tan ,故B正确。答案:B4(2018济宁模拟)如图所示的竖直轨道,其圆形部分半径分别是R和,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这段轨道时,在A点时
4、刚好对轨道无压力,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mgR BmgRCmgR DmgR解析:在A处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mgm,vA,在B处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又FNmg,解得vB,小球由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2R2)Wfmvmv,解得WfmgR,故A正确。答案:A5如图甲所示,长为4 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0.6 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
5、,g取10 m/s2,求:(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前2 m过程所用的时间;(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解析:(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1x1F3x3mgxmv,代入数值得vB2 m/s。(2)在前2 m内,有F1mgma,且x1at,解得t1 s。(3)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应有mgm,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2Rmvmv,代入数值得W5 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 J。答案:(1)2 m/s(2) s(3)5 J 能力提升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物理金版大一轮精练:第5章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 2019 物理 金版大 一轮 精练 动能 定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