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理演示文稿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理演示文稿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理演示文稿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危重症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及护理演示文稿理演示文稿 是指心脏激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或两者均异常而引起的心电现象,导致心脏正常的频率、节律、传导顺序发生异常变化,引起心悸、胸闷甚至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 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表现。(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发生在心正常的青年 ,临床上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根据病人发作时的心率,持续时间,伴发的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出现心悸,眩晕,心绞痛,晕厥,心力衰竭等表现。 心电图多为正常QRS波群,心律规整,心率150250/min .当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群变宽。逆行P波往
2、往不易辨认。 1、减轻病人焦虑,嘱其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2、刺激迷走神经; 常有的方法有:1)刺激咽喉,诱发恶心,呕吐;2)屏气,嘱患者深吸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做呼气动作,或深呼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做吸气动作;3)压迫眼球,患者取仰卧位,嘱其闭眼下视,用手指压迫眼球上部以免损伤角膜,每次10s,先左后右试压一侧,无效时可同时压两侧,勿压过重,病人稍感疼痛即可,有青光眼及高度近视者禁忌,4)颈动脉窦按摩,操作前应先听诊颈动脉,如有杂音则不宜进行,病人取仰卧位,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指压向颈椎,先按摩右侧约10s,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不可两侧同时按摩,以
3、免阻断脑部血供或引起心搏停顿.上述手法复律的方法使用越早越好。 3、抗心律失常药物。手法复律无效时,应在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和血压下选用静脉用药,首选维拉帕米(异搏定),510mg iv(稀释在(1020ml 5%葡萄糖中),3min注入(有效率75%80%)。无效者可重复给予,但30min内不能超过15mg,其他用药有普罗帕酮(心律平),腺苷(ATP),毛花苷C(西地兰等,转为窦性心律后,需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脉搏的改变,观察血压是否恢复正常。 4、电复律。对于有休克,胸痛或突然发生的心力衰竭或已知预激综合征患者,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转复,初始能量一般为50J,无效时每次增加50J,直到恢复窦
4、性心律,洋地黄中毒禁忌使用。 预防复发:由于单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的诱因常为劳累,情绪激动,饱餐,更年期综合征等,因此对此类患者应避免劳累,不要过度激动,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去除一切使心脏负担加重的因素,注意休息,饮食不可过饱,不进行剧烈运动等,对防止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临床上以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甲亢等为多见,偶尔发生于心脏正常者,发作时,轻者可无明显不适或仅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晕厥,心绞痛。心慌,心力衰竭等。 房颤时窦性房颤时窦性P波亦消失,代之以
5、大小不等,形态各波亦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抖波(异的颤抖波(f波),波),f波的频率波的频率350600/min, 房扑时,窦性P波消失,心电图基线消失,代之以锯齿波(F波),在II, III,aVF导联最明显,F波的频率250350/min,F波的传导比例2:14:1 两者两者QRS波形基本正常,当出现心室内差异传导时,波形基本正常,当出现心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群增宽。波群增宽。 取决患者源有心功能状态和心室率快慢,若发作时心室率极快,伴有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低心排血量状态,心绞痛恶化加重或低血压,应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时应避免使用电转复,若症状轻微,只要减慢心
6、室率即可,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洋地黄类,钙离子拮抗剂-受体阻滞剂等,如维拉帕米510mg或者普萘洛尔(心得安)25mg静注。 鉴于药物和电转复都有较高的栓塞并发症发生率(约5%),故须注意房颤转复期间的抗凝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推荐,所有房颤患者已超过48h者,应在复律前3周到复律后4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华法林),48h以内不推荐在复律前后应用抗凝剂。国内仍以食管超声检查左房内是否有血栓来指导房颤的复律。(一)室性早搏(室早) 室性早搏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却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并不影响病人的预期寿命,无猝死危险,而在心肌梗死病人发生的
7、频率复杂室性早搏是猝死危险增高,预后不好的独立危险因素。 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QRS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往往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如在同一导波出现对偶间期不一,形态不一的QRS波,则为多源性室早,如对偶间期一致,形态不一,则为多形性室早。 RonT现象,即室早落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 频发室早,即大于5/ min 多源性室早: 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早。 R-On-T 室早的临床意义在于其易于进展至恶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当室早发生于心电不稳定状态时,如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洋地黄中毒等,需紧急处理。应首选利多卡因快速静脉注射5075mg,之后14
8、mg/min持续静脉滴注。如利多卡因无效,换用静脉普鲁卡因酰胺。口服首选药物为美西律或普罗帕酮,无器质性心脏病,完全无症状的室性早搏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无论室性早搏有无心脏病基础,都必须纠正可逆性的原因或诱因,如禁烟酒,停用浓茶,咖啡,停用拟交感药物,停用洋地黄,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氧血症,控制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等。 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常表明心肌存在的严重的病变,多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二尖瓣病等,其他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等,偶尔也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发作时心室率,发作持续时间长短,心脏原来的功能状况有关,发作
9、时常见症状为心悸,心前区不适或乏力,当心室率超过200/min时,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排血量与冠状循环血流量均明显降低,而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休克或急性泵衰竭,有时因脑缺血而引起晕厥甚至死亡。 连续3个或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QRS主波方向与T波方向相反,频率120230/min; P波与QRS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但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以下传至心室,表现为P波后正常的QRS波群即心室夺获。 根据室速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又可分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至少持续30s,或虽未达30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危重 患者 常见 心律失常 护理 演示 文稿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