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六章检测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六章检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六章检测 .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第12题。1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史前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2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中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材料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
2、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的。答案:1.B2.C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完成第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4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
3、,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3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4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答案:3.D4.B2018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据此完成第56题。5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
4、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6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解析: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轻大气污染。生产乙醇需要大量粮食,在当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大量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会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进而加大对耕地的压力。答案:5.B6.B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出:“数罟(细而密的鱼网)不入洿(池塘)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据此完成第78题。7“数罟不入洿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
5、原则C.共同性原则D.和平性原则8“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列做法符合该思想的是()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B.农业生产,不违农时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D.节约用水,禁止洗车解析:第7题,“数罟不入洿池”即捞鱼时只捞大的不捞小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8题,“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会使人口不断增加,使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是强调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禁止洗车”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封山育林,定期开禁”有利于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答案:7.B8.C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
6、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落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第910题。9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江河B.森林C.村落D.梯田10哈尼族人的村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解析:第9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果森林被破坏,将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落、河流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第10题,将村落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较清
7、洁的水源,避免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答案:9.B10.C中国21世纪议程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据此完成第1112题。1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搞好生态环境建设B.促进经济快速良性发展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解析:第11题,我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废气、废水
8、及固体废弃物等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较大,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且在向农村蔓延。因此,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第12题,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答案:11.B12.B读“中国与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完成第1315题。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国家安全度国家高安全度国家美国、A、巴西一般低安全度国家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次低安全度国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完全低安全度国家B13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A.林木蓄积量大B.煤炭储量丰富
9、C.水能蕴藏量丰富D.耕地面积大14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A.澳大利亚、法国B.朝鲜、德国C.俄罗斯、日本D.意大利、伊拉克15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A.水旱灾害频繁B.矿产资源短缺C.人口众多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解析:第13题,图中显示我国能源矿产优于十国均值,而我国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第14题,表中与A同类的是美国和巴西,均为资源丰富的国家,且表中国家为世界人口居前十位的国家,故A为俄罗斯;日本人口众多,资源匮乏,是完全低安全度国家。第15题,由图表可知,安全等级分类主要依据资源和人口数据。印度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安全度低。答案:13.B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福建专用配套习题:第六章检测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 福建 专用 配套 习题 第六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