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5章检测(A) .docx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5章检测(A)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5章检测(A)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章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子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解析:要注意题目中提到的关键词“较弱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少,限制了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所以光合作用速率低。答案:B2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不会形成ATP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基粒C.叶绿体基质D.线粒体解析:细胞质基质可以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产生ATP;叶绿体基粒通过光合作
2、用的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不产生ATP,而是消耗ATP;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是产生ATP的主要途径,大约95%的ATP来自有氧呼吸。答案:C3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B.氨基酸C.核苷酸D.氨基酸或核苷酸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的RNA也起催化作用。蛋白质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答案:D4H218O中的18O进入CO2的最短途径是()A.经光反应进入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B.经暗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C.经暗反应进入(
3、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2D.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2解析:H218O中的18O进入CO2的最短途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6分子H218O与2分子丙酮酸结合生成6分子CO2和20个H,H218O中的18O 进入CO2。答案:D5下面关于ATP和ADP的描述,正确的是()A.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3个Pi,释放大量能量B.ATP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Pi,储存能量C.ATP和ADP 的相互转化都要有酶参加D.ATP转化成ADP不需酶参加解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时,ATP中易断裂也易合成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一般情况下其
4、他磷酸键不断裂释放能量。答案:C6有关反应式(1)ADP+PiATP;(2)ATPADP+Pi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个反应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B.反应(1)过程中所需的酶,可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时,不会发生反应(2)D.有氧呼吸时,反应(1)过程主要发生在H与氧结合生成水时解析:首先要弄清楚题目中的(1)代表ATP的合成,(2)代表ATP的水解。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ADP转化为ATP时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因此,可以说这两个反应的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A项正确;叶绿体的基粒上发生光反应,合成
5、ATP,基质中发生暗反应,消耗ATP,所以B项错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多,D项正确。答案:B7CO2含量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反而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A.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B.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植物的细胞呼吸C.CO2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反应D.CO2浓度过高,抑制了暗反应解析:虽然CO2浓度过高会减小气孔开放,但细胞得到的CO2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不影响暗反应速率;CO2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植物的有氧呼吸,植物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提供给各项生命活动,其代谢减弱,这正是使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答案:B8有氧呼吸产生的
6、CO2中的O来自反应物中的()A.葡萄糖和水B.氧气C.葡萄糖和氧气D.水解析:CO2的生成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2分子丙酮酸结合6分子水,彻底分解成6分子CO2和20个H。所以CO2中的O来自葡萄糖和水。答案:A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但不能降解真菌、细菌等生物的细胞壁C.在“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组D.冬季时,哺乳动物体内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解析: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冬季时,哺乳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环境温度的下降而降低,D项错误。答案:D10图甲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
7、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与A点相比,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与C点相比,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A.低、基本一致B.高、高C.高、基本一致D.低、高解析:A点与C点相比较,光照强度相同,CO2浓度不同,C点CO2浓度高,产生的C3多,而A、C两点产生的H和ATP是相同的,还原的C3量相同,所以C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高。B点与C点相比较,CO2浓度相同,B点光照强度大于C点,B点产生的H和ATP多,还原的C3多,生成C5多,故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高。答案:B11(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某一植
8、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解析: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再随之变化,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A项不符合题意。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横坐标不能表示温度,B项不符合
9、题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横坐标不能表示光波长,C项不符合题意。在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之变化,一定范围内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之变化,所以横坐标是光照强度时,甲可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D项符合题意。答案:D12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甲乙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解析:图甲中的F点是CO2浓度由下降到
10、上升的转折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答案:B13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为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试管编号NaHCO3溶液+光照白光蓝光红光绿光碘液+注:“+”表示具有该条件。A.B.C.D.解析: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号。答案:D1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右图表示(1、2、3、4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解析:色
11、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酸性物质对色素的破坏;色素分离的结果如题图所示,1、2、3、4分别表示的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93号汽油在物理性质上与层析液有相似之处,所以可以用93号汽油代替层析液。答案:D15下图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解析:根据细胞代谢的特点判断,1为细胞质基质,2为线粒体基质,3
12、为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H,由此判断,A项错误,D项正确;在1、2中发生的反应不同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不同场所中的酶是不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也不同,B项错误;大量ATP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C项错误。答案:D1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形成不需要氧气的参与D.细胞呼吸过程中,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其中的能量解析:任何活细胞都时刻不停地进行细胞呼吸,但含线粒体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1检测:第5章检测A 2019 生物 中人 必修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