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docx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四单元 4 《大学》节选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4第四单元修齐治平4大学节选一、语基落实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切,一律。B.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平时居住。C.之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怜悯,同情。D.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解析:B项,“闲居”的意思是“独处”。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少之时,血气未定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茂林修竹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然物有出微而著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而观其辟丸也解析:A项,目标、志向/稳定;B项,修养/长、高;C项,显露;D项,有偏向/躲避。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2、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焉”:兼词,于兹;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那样。答案:C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B.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C.弟者,所以事长也D.上老老而民兴孝解析:此题所给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活用,A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答案:A5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B
3、.弟者,所以事长也C.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D.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解析:C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句是判断句。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4、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止而后有定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格:推究。C.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形:表现。D.故君子必慎其
5、独也慎:谨慎。解析:A项,“止”的意思是“最高的境界”。答案:A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一项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A.B.C.D.解析:不是直接阐释;是“小人”的做法;是从反面说明。答案:B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
6、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解析:D项,理解不正确,原文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并没有说这类人也要“慎独”。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参考答案:(1)古代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所看重的反而疏远了,所疏远的却厚待于他,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3)这就是所说的内心真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
7、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
8、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大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训练:第四单元4大学节选 2019 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训练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75138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