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训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训练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哲学主观题训练1、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 一种跳出了 “非此即彼” 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用简识繁”, 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12 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各有存在的
2、理由,繁体字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 简体字书写方便, 符合社会生活需要。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简体宇与繁体字相互包容,共同发展。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用简识繁”的主张体现了简体字与繁体字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存在,和谐共生。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用简识繁”倡导共同存在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繁荣。(每点3 分)2、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目前我国各种慈善力量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在灾害救助、扶老救-孤、扶贫济困等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慈善事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
3、一些慈善组织程序不公开、 不透明,善款使用不善;普通民众对慈善文化和活动认知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12 分)全面把握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慈善事业的长足进步,也要看到还存在的问题,做到实事求是。(4 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探索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调动民众参与慈善事业活动的积极性。(4 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分)3、“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
4、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 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10 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十四节气”是基于中国农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探索而形成的。(4 分)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5、 页客观事物发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推动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意义。(3 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二十四节气” 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为全国所采用,其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造福人民。(3分)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 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 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 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法治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
6、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 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12 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2 分)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 分)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2 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 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现实,(1 分)能引导人们将法治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行动,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 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 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能引导人们作出正
7、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1 分)尊重法律,诚信守法,依法维权,理性解决现实问题。( 2 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得2分)5、80 年前,中国其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由于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 长征沿线一些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 在发达省市的对口援助下, 在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下,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长征沿线迎难而上、奋发努力,踏上了脱贫快车道。在江西省于都县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的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成为重要的扶贫举措;江西瑞金市黄柏乡、宁夏同心县河西镇等地区则通过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从根本上增强
8、“造血”脱贫的能力;贵州遵义市桐梓县、宁夏六盘山等一些地区则依托生态优势, 帮助不少群众圆了脱贫致富梦;而甘肃会宁、 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湖南省通道县则分别凭借主力红军会师地、古田会议、 通道转兵等长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做大红色产业,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结合材料,谈谈长征沿线贫困地区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应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0 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 分)制定脱贫目标、方式和步骤,发挥意识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2 分)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迎难而上, 通过异地搬迁, 发展特色农业, 依托生态打造致富产业以及利用长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等方式, 让贫
9、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挥意识在人们改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4 分)坚持从长征沿线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脱贫方式。(2 分)6、徽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形式内容,使其成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徽州宗族、社会、戏曲、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创办了期刊徽学。为了推动徽学研究国际化,他们先后主办 8 次国际或国内的徽文化研讨会。 打造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区域文化传播服务斯模
10、式,推动文化传播服务朝数字化、智能化、云端化、互动式、体验式方向发展。发展文化产业,为徽文化走出去提供产品支撑。除了文房四宝、徽州三雕、徽派剪纸等传统徽州工艺产品需要注入时代元素外,推动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黄山、新安江、歙县古城、棠樾牌坊等著名景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通过举办以“安徽文化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举办“徽文化之旅夏令营”等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了徽文化的海外知名度,增强了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说明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 12 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安徽省立足现有文化资源
11、, 重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规律,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 4 分)要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安徽省顺应时代要求, 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文化政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发展文化产业,扩大了安徽文化海外影响力;(4 分)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坚持了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安徽省坚持文化自信,加强文化研究,促进文化建设,并运用专业化的传播方式,让安徽文化走向世界。( 4 分)7、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革命先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革命先烈是中华民族的栋梁。80 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雪山
12、草地、 峡谷激流等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个冻僵的老战士, 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 好似一尊塑像。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 好像要向战友借火 “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 破旧?像树叶, 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 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 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精选学习资料
13、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缓缓地举起了右手, 举至齐眉处, 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我们在新时期的长征中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12 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利益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3 分)树立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价值观,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3 分)树立和弘扬符合人民利益的价值观,人生道路才有意义。(3 分)
14、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历史性和差异性,在新时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还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个人实际的要求。(3分)8、2016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正式施行。为贯彻问责条例,党中央适时对施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对不敢问责的党组织和纪委追究责任;将责任分解到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的工作部门, 在落小落细中完善配套措施, 形成全党上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生动局面,汇聚起管党治党的强大合力。问责制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全局意识, 影响了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 促使领导干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纪律处分条例、 刑法修正案(九)等加大对消极腐
15、败现象惩处力度之后,问责条例再次高悬利剑, 彰显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立场, 完善了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惩处手段,有利于进一步营造不敢腐的氛围, 各项党组织结合问责实行廉政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 道德模范的正向示范效应,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结合材料,说明问责条例贯彻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2分)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 要敢于揭露矛盾和善于解决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适时对问责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6 分)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责任分解” 和“落小落细” 形成全党上下人人有责、 人人尽责的生动局面,汇聚起管党治党的强
16、大合力。(6 分)9、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 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家风是无言的教育, 良好家风的涵养绝非一蹴而就, 需
17、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 积细流之举的过程; 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1) 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10 分)(2)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 12 分)(1)培育良好家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有利于创设良好文化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健康成长;(3 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有利
18、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3 分)是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要求,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促进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 4分)(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克服不良习气,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不是一帆风顺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家风的涵养要坚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 分) 辩证的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精神,坚持 “扬弃”,要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3 分)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传统家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使之升华为社会主
19、义新文化、 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做到与时俱进。(3 分)(说明:其它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也可给分。)10、H 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 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 建立大扶贫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 “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十二五以来,该省已累计助力脱贫近 1000 万人。(2)结合材料二,分别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12 分)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H省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 坚持根据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做到措施精准。H省实行动态扶贫管理机制, 把握了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不同矛盾,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H省根据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改变了以往扶贫工作中不分主次、主次颠倒的做法,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每点3 分,共 1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