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园无线电课程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校园无线电课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校园无线电课程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本课程“无线电测向”课程方案的开发实验作者(来源):浦纳问题提出研究的意义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最普及的听广播和看电视到使用手机、对讲机、车载电台等等,都离不开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我国从上世纪 60年代就引进了此项活动, 目前,已有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育、科技、趣味于一体的传统活动项目, 被形象地称作“猎狐”活动,适合在户外较大的场地,例如:山地、公园等。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完善其教学内容、拓展其素质教育的功能, 使其在内容、 形式上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和多样性,更为学生
2、所喜爱,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提高他们在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可见,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要在扬弃中与时代共同发展,其生命力才能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中展现。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旨在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合在校园这样较小的空间环境中, 在各年级分阶段进行递进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其教学内容和形式,对能在更多的学校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研究的基础1. 学校制度的保障我校对课程建设有全面的构想,在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市“二期”课改有关精神的大前提下,优化基础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 社会化与个
3、性化相结合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满足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需要的优质课程和教材,学校致力于建设以优质课堂和特色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2. 外部资源的保障我校和市少科站以及其它区少科站的无线电测向负责教师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能获得资源和信息的保障。 另外,我校有特色生源招生的基础和特色学生升学输送的途径,为开展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的保障。3. 内部资源的保障无线电测向是我校的科技特色项目,有较为深厚的学生基础,近年来,在华东地区、上海市的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第二、第三和个人前三名的好成绩。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环节均有一批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中青年教师组
4、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研究的意图和重要性由于测向活动介于科技活动和体育活动之间,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无线电基础知识, 掌握测向的基本技能, 还要有强健体魄, 在竞赛中还需要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场比智力、比意志、比心理的有意义的科技活动。另外,测向和其它体育竞技项目一样,需要长期不懈的训练, 对设施和场地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些并不适合于在校的大多数学生。要使这门校本课程能在校园中全面、分层
5、、递进地开展,最终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探索和总结一套较为可行、完善的目标、 指标、活动和评价体系以及形成分阶段递进校本课程模式,是本课程研究的意图之所在。由于科技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有相当的传统科技活动都急待改革,需要进一步发掘原有优势,改进不适应时代的弊端,充实符合当代学生身心需求的内涵,寻求适应学校环境的教学形式, 让更多学生接受并喜爱, 在继承和发展中求的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本课程研究重要性的主要体现。创新价值1. 充实了“无线电测向”这一传统科技活动项目的内涵和外延重视无线电测向教学中电子知识和测向技能的结合,让学生了解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掌握一定的电子制作和测向的基本技能。一方面
6、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将更为广泛的无线电信息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2. 探索运用新的教学形式和评价手段来实施教学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和户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包括电子和无线电测向知识讲解, 电子科技基本技能的实践操作; 户外包括校园和公园的测向训练以及市内外的测向竞赛活动等。3. 探索分阶段递进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的教材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为初级教程,是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程。 第二梯度为中级教程, 是我校校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面对部分对无线电测向有兴趣的学生。第三梯度为高级教程, 是我校无线
7、电测向队,即特长生培训教程。实验假设1. 在午自修时间, 通过教室电视进行无线电测向基础教程的普及教学,教学对象为全体学生,内容包括:无线电的接收和发射的基本原理;80 米波测向机的基本构造以及基本使用方法;现代无线电的广泛应用实例介绍。2. 在六、七年级开设无线电测向校本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实施第二梯度即中级教程,内容包括电子基础知识和技能;80 米波测向机的结构和接收原理; 80 米波近距离测向技能培训。以此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测向基础并对此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
8、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3. 在接受中级教程的学生中间, 选拔优秀的特长学生, 组建校无线电测向队, 进行第三梯度高级教程培训,内容包括:80米测向机的装配;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80 米波中距离测向技能培训。4. 在中级和高级教学过程中, 穿插数次的竞赛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检验教学成效。通过一至两个学年的实践, 形成适应我校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并具有良好教学效益的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研究方法1. 实验性探究法:用于教学实验2. 探究讨论法:用于教学实验反馈分析3. 探究过程
9、分析法:用于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4. 操作测评法:用于课题总结和专家论证研究过程1. 实施前的情况调查。( 2003.9)2. 编制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制定教学模式。(2003.10 -2004.2 )3. 第一轮的教学实验。 (2004.3-2004.6) 4. 进行第一轮学生、家长对课程教学实验的评教。(2004.6) 5. 反思和完善。 (2004.7-2004.8) 6. 第二轮的教学实验。 (2004.9-2005.2) 7. 进行第二轮学生、家长对课程教学实验的评教。(2005.1) 8. 总结反思,形成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体系和分阶段递进校本教学模式。(2005.2)9. 专家
10、论证。 (2005.3) 实验过程实施前的情况调查首先和教学处共同就校本课程总体建设和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发展的目标作一个探讨, 以达成共识;然后对学校无线电测向特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一个全面的调查,为教材编制的梯度设置确立依据;最后对学区内各校,以及各区县开展此项活动的大体情况作一个调研,明确我校开展此项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便于调整目标,进一步综合利用好校内外的资源。编制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材并制定教学模式由学校担任无线电测向校本课程教学和无线电测向队训练的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制,教材参照市青少年科教中心编制的无线电测向一书,根据我校学生情况,以及测向活动的实际运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校园无线电课程 2022 校园 无线电 课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