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二章检测 行星地球 .docx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二章检测 行星地球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二章检测 行星地球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检测行星地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6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完成第12题。1.2016年1月15日,美国NASA发布了时长约6分钟的延时摄影视频,充分展示了太阳的活动轨迹。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2.近年来,不少天文学家发现适合生命存在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些行星可
2、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答案:1.A2.B解析:第1题,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风是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当太阳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第2题,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必须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即液态的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019湖北十堰期末)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伊朗(30.8N,57.25E)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
3、读图,完成第34题。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内核B.下地幔C.外核D.岩石圈4.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莫霍界面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丁为古登堡界面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答案:3.D4.B解析:第3题,地壳分为陆壳和洋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壳较厚,洋壳较薄,此次震源在地表以下10千米,所以此次震源位于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D项正确。第4题,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传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传播。根据图中甲、乙波速特征可以判断,甲波传播速度较快,先到达地面,B项正确,D项错误。丙为古登
4、堡界面,A项错误。丁为莫霍界面,C项错误。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69N,33E)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区时)。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地方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完成第57题。5.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A.0时17分B.11时43分C.12时31分D.23时43分6.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A.6月22日B.7月22日C.12月1日D.12月22日7.S市位于W市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5.C6.B7.D解析:第5题,日照
5、时间仅为34分钟,可推知日出时当地地方时为11:43,因为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区时),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12时31分。第6题,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黎明,就是极夜结束的第一天,那么半年后是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结束日期大约是7月10日,四个选项中7月22日与7月10日最接近。第7题,1月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地方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W市比S市昼长短,W市在S市北方;从时间看,同一时刻W市地方时比S市地方时早,说明W市在S市东方。因此S市位于W市的西南方向。(2018湖南岳阳一中月考)小明利用一天的时间对我
6、国海河流域某山地进行了徒步考察,下图为该山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小明的考察路线。据此完成第810题。8.小明考察的日期最有可能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9.小明记录图中信息时所在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10.正午时小明在山顶所测得的太阳高度最接近()A.47B.67C.73D.89答案:8.B9.A10.C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日日出时间为4:30,日出东北,说明该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北半球,故选B项。第9题,读图可知,该地海拔为269米,且能够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乙地的海拔为500米以上,B项错;甲、丙、丁的高度都在20030
7、0米,甲地东北方向没有视线阻挡,能够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A项正确。第10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日出时间为4:30,因此昼长约为15小时,根据夏至日各地的昼长随纬度的变化可知,该地的纬度大致为40,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求点的纬度|,代入数据得出H=7326。(2019河北衡水中学大联考)九洞天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境内,自西向东的伏流(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侵蚀出庞大的洞穴系统,其中二洞天伏流大厅就像一条有“顶盖”的岩溶峡谷。下图为二洞天伏流大厅纵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二洞天伏流大厅南壁侵蚀更强烈的原因是()A.重力B.地转偏向
8、力C.岩性D.溶蚀崩塌12.在二洞天伏流大厅侧蚀最强烈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B.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C.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D.珀斯地区天气干热答案:11.B12.C解析:第11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水向右偏,河流右岸侵蚀强烈;据材料可知,该河段自西向东流,河流南岸为右岸,故B项正确。第12题,河流水量越大,侵蚀越强烈。该河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水量大。此时南极及其附近处于极夜时期,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夜现象,密西西比河处于丰水期,北京白昼比广州长,珀斯地区温和多雨。下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为X小时,夜长为Y小时
9、,X-Y=Z)。读图,完成第1315题。13.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B.C.D.14.日期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A.50B.2634C.7326D.4015.至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长夜短,昼渐短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短夜长,昼渐长答案:13.B14.C15.A解析:第13题,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Z值为0,读图可知,日期Z值为0,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第14题,读图可知,日期N城昼夜长短差值最大,为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其中H为正午太阳
10、高度,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计算出北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第15题,至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至赤道,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读我国某地9月23日太阳直接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想曲线,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完成第1618题。16.日出以后该地最可能经历了()A.沙尘暴B.月食C.日食D.磁暴17.当日理想曲线和实测曲线都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陆C.海拔D.地形18.该城市可能为()A.徐州B.西安C
11、.兰州D.乌鲁木齐答案:16.C17.D18.D解析:第16题,图中显示该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于理想数值。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该地此时(9月23日)为秋季,发生沙尘暴的可能性较小,A项错;月食出现在夜晚,对于太阳辐射没有影响,B项错;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与太阳辐射能无关,D项错;发生日食时,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阻挡了部分太阳光线,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C项正确。第17题,该地在日出、日落时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相同,所以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应该相同,A、B、C三项错;该地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有可能是该地东侧有高大地形阻挡日出时的太阳辐射,使得日落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二章检测行星地球 2021 广西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检测 第二 行星 地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