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S系统调研问卷V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MS系统调研问卷V1.0.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Opsoft系统实施XXXX公司调 研 问 卷 WMS部分文档作者: 陈静 创建日期: 2015-01-13更新日期: 2015-01-13当前版本: 1.0审批签字:客户方项目经理:实施方项目经理:文档控制修改记录日期作者版本参考版本备注2015/01/13陈静V1.0基础部分 1. 条码应用涉及哪几种业务、涉及哪些部门?(请列示组织架构图。)2. ERP品牌? 版本号?(eg:金蝶K/3, 13.1)3. 是否启用双计量单位?4. 是否启用辅助计量单位?换算率是否固定?5. 是否启用计划跟踪号管理?(计划模式:MTO、MTS?)6. 是否启用辅助属性?7. 是否启用采购(委外)物料对照表
2、?8. 是否启用销售物料对照表?9. 库存更新方式?10. 是否有启用多级审核?11. 是否有启用成本管理模块?(实际?标准?)12. 原料/成品条码流通模式(商品码?非商品码?)13. 所有出入库单据是否有其他特殊字段?14. 参观 仓库15. 无线网络分布问题是否存在仓库面积过大,部分业务流程 需结合离线模式操作(服装行业等)针对商品码管理:1. 同一种产品,不同包装方式,对应物料代码是否相同?对应商品码是否相同? 物料代码与商品码对应关系?2. 商品码的码制是什么?是否需要单独打印?3. 产品批次什么时候产生?规则?如何管理?采购流程1. 外购入库流程?2. 外购退货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
3、中:1. 外购入库的频率?2. 外购入库的源单(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单)是否存在 同一张单有 好几条分录对应同一个物料?3. 是否存在 供应商好几张订单一起送货?入库时是否会好几张源单(eg:采购订单、收料通知单)一起做 外购入库单?(按供应商?按源单?)4. 供应商送货时 是否有贴标签?(供应商内部流转使用标签? 商品码?)5. 供应商送货时,是否有提供送货单?送货单上是否有标识采购订单号?批号?供应商是否有使用批号? (便于仓库收货)6. 目前对于外购物料是否启用批号管理?物品批号何时产生?现行批号规则?7. 同一物料 是否会向多家供应商购买?包装方式是否一样?最小包装量是否一样?8. ER
4、P系统中 是否有启用 质量模块?9. 采购订单是否有 VMI模式?10. 外购入库模式(按送货先入库,再处理良品、不良品?只入良品?)11. 外购的物料标签来源?(自己打印?供应商打印?是否使用SRM系统?) 哪个部门打印?(一般是仓库、质量)12. 如果是供应商打印标签,是否存在 国内供应商标签模板 与 国外供应商标签模板不同?有何不同?特殊点?13. 是否需要 翻印标签?(供应商标签格式不同,为便于后续内部流转、管理,自己重新打印标签)14. 外购入库标签格式?(是否已使用标签?大小?是否有特殊需求?)标签上条码编码规则?(内部流转?商品码?是否有特殊需求?)15. 库存更新方式 建议 更
5、改为 审核后更新库存。16. 使用WMS系统后,外购入库单建议 启用多级审核功能(一般启用二级审核)。(第一级审核由使用PDA入库的仓管员完成(系统产生单据时自动审核),第二级审核由仓库主管/文员结合送货单,核对数量后手工复核。)生产领料、退料流程1. 生产领料流程?2. 生产退料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中:1. 生产领料的频率?2. BOM中是否有建立包材?包材目前领用方式?(直接领料?按BOM倒冲领料?)(包材不建议使用条码进行管理)3. 主材目前领用方式?(整包?拆包?)(拆包涉及标签更换问题,数量发生改变)4. 仓库领料凭据是什么(表单)?哪个部门提供?是否存在多张工单一起领料?5. 物料
6、是否按仓管员进行管理?6. 领料完毕后,仓库与生产交接的凭据是什么?7. 生产退料的时机、频率?退料时是否会有手工单,上面是否标明 对应工单号?(生产退料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工单完结时、生产换型时、一周一退、月底统一退等)8. 库存更新方式 建议 更改为 审核后更新库存。9. 使用WMS系统后,生产领料单建议 启用多级审核功能(一般启用二级审核)。(第一级审核由使用PDA领料的仓管员完成(系统产生单据时自动审核),第二级审核由仓库主管/文员结合备料单,核对数量后手工复核。)生产入库流程1. 生产入库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中:1. 生产入库的频率?2. 目前半成品/成品 是否启用批号管理?现行批号
7、规则?3. 同一产品是否会存在多种包装方式?(包装材、最小包装量、出货标签格式等)(按销售订单生产时,会出现 根据客户需求 贴不用格式标签,有些公司会在生产时就加以区分,有些公司会在出货时 再另外打印 出货标签 )4. 生产标签哪个部门打印?什么时候打印?(一般是在生产完毕后打印(不区分良品/不良品),等质量检验完毕后,对零箱标签进行更换;也有是质量检验完毕后,只针对良品打印标签)5. 不良品是否需要打印标签、入库?如何管理?6. 生产入库标签格式?(是否已使用标签?大小?是否有特殊需求?)标签上条码编码规则?(内部流转?商品码?是否有特殊需求?)7. 生产入库时,仓库与生产交接的凭据是什么?
8、8. 库存更新方式 建议 更改为 审核后更新库存。9. 使用WMS系统后,生产入库单建议 启用多级审核功能(一般启用二级审核)。(第一级审核由使用PDA入库的仓管员完成(系统产生单据时自动审核),第二级审核由仓库主管/文员结合相关单据,核对数量后手工复核。)针对商品码管理:1. 同一种产品是否存在包装方式更换引起的库存异动?现有操作方法?销售出库/退回流程1. 销售出库流程?2. 销售退回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中:1. 销售出库的频率?2. 出库时是否存在拆包装的问题?(出货数量不是最小包装量的整数倍时,会出现拆包装的动作,拆出的产品、剩下的产品 是否需要更换标签?也可以手工修改标签上数量,便于
9、后面发货或清点)3. 出货时是否需要装栈板?是否需要打印栈板标签/清单?是否存在不同产品装在一个栈板上?是否有其他特殊点?栈板标签/清单 格式?4. 销售出库的 源单(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单、发货检验申请单等)是否存在 同一张单有 好几条分录对应同一个物料?5. 是否存在 好几张源单(销售订单、发货通知单、发货检验申请单等)产生一张 销售出库单?(如果是 发货通知单、发货检验申请单,一般情况下不会有,销售订单有可能会有)6. 销售退回的频率?7. 销售退回时,仓库在入库时 需打印标签,便于后需跟踪处理(库存、货款等)。相关源单资料哪个部门提供?是否有特殊点?针对商品码管理的产品:1. 对于销售退
10、回的产品 外包装丢失等问题,处理方式?仓库入库时如何处理?是否存在拆包?是否有其他特殊点?委外出库、入库流程1. 委外出库流程?2. 委外入库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中:1. 委外出库的频率?2. 委外出库流程由哪个部门发起?有什么特殊点?3. 委外入库的频率?4. 委外入库的源单(委外订单、收料通知单)是否存在 同一张单有 好几条分录对应同一个物料?5. 是否存在 供应商好几张订单一起送货?入库时是否会好几张源单(eg:委外订单、收料通知单)一起做 委外入库单?(按供应商?按源单?)6. 供应商送货时 是否有贴标签?(供应商内部流转使用标签? 商品码?)7. 供应商送货时,是否有提供送货单?送货
11、单上是否有标识采购订单号?批号?供应商是否有使用批号? (便于仓库收货)8. 目前对于委外物料是否启用批号管理?物品批号何时产生?现行批号规则?9. 同一物料 是否会向多家供应商购买?包装方式是否一样?最小包装量是否一样?10. ERP系统中 是否有启用 质量模块?11. 委外入库模式(按送货先入库,再处理良品、不良品?只入良品?)12. 委外的物料标签来源?(自己打印?供应商打印?是否使用SRM系统?) 哪个部门打印?(一般是仓库、质量)13. 如果是供应商打印标签,是否存在 国内供应商标签模板 与 国外供应商标签模板不同?有何不同?特殊点?14. 是否需要 翻印标签?(供应商标签格式不同,
12、为便于后续内部流转、管理,自己重新打印标签)15. 委外入库标签格式?(是否已使用标签?大小?是否有特殊需求?)标签上条码编码规则?(内部流转?商品码?是否有特殊需求?)16. 库存更新方式 建议 更改为 审核后更新库存。17. 使用WMS系统后,委外入库单建议 启用多级审核功能(一般启用二级审核)。(第一级审核由使用PDA入库的仓管员完成(系统产生单据时自动审核),第二级审核由仓库主管/文员结合送货单,核对数量后手工复核。)其他出库、其他入库流程1. 其他出库流程?2. 其他入库流程?在梳理流程过程中:1. 财务是否对这两种单据有特殊管控?是否有其他特殊点?库存盘点流程1. 库存盘点流程?在
13、梳理流程过程中:周期盘点1. 是否使用周期盘点方式?2. 是否有完整的周期盘点政策?3. 周期盘点由哪个部门驱动?由哪个部门执行?4. 盘点调整由哪个部门确认?由哪个部门执行调整?全面盘点1. 企业是否采用全面盘点方式?2. 是否有完整的全面盘点政策?3. 全面盘点时是否停工?4. 全面盘点的时间?全面盘点1. 盘点由哪个部门驱动?由哪个部门执行?2. 调整由哪个部门确认?由哪个部门执行调整?3. 盘点时是否会盘点系列号?4. 是否允许盘点误差?5. 若超出盘点误差如何处理?看板管理1. 目前有以下看板管理:采购订单入库情况预警库存现况表表生产计划执行看板销售订单执行预警看板销售发货预警看板2. 是否有其他特殊需求?未尽事宜除以上内容,尚有一些重要或需提请注意的方面,请予以列示。改进意见您认为所在岗位的工作现状还有哪些值得改进之处?为什么?如何改进?在业务上下游范围内看,哪个环节或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您认为公司尚应该建立或完善哪些制度?为什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