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答案.doc
《2018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答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答案 1.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 (对) 2. 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对 ) 3. 内驱力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对) 4. 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 (错) 5.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 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对) 6. 动机
2、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内驱力,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对) 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对) 8. 内源性动机是内部需求 产生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指人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它不需求外在条件的参与。 (对) 9.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
3、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 (对) 10. 一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 ,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以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获得相应权利和相应利益的人。 (错) 11. 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是专业技术人员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主观的意向,以
4、及勇于实践,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对) 1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内生动力就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对) 13. 职业活动 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由发展的创造性表现。 (对) 14. 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 15. 认同感是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错) 16. 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
5、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 质相关。 (错) 17. 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 20 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期能力的发挥会达到 80 90。 (对) 18.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 (对) 19. 制度激励是社会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激励的基础或前提。 (对) 20. 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创新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科学技术并非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对) 21
6、. 专 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 (对) 22. 作和职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工作是 “某人为雇主 (或自雇 )而被动 (或主动 )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总和 ”,职业是 “主要任务和职责高度相似的工作的总和 ”。 (对) 23. 职业道德观所决定的职业态度总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受到评价的,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升。 (错) 24. 学习有两种根本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说的正是这两种方法。 (对) 25. 学习的本 质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
7、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对 ) 26.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 (错 ) 27.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应有价值都实现不了,怎么能去奉献社会,对社会负责任呢?所以说,一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就是在实现他的社会价值。 (对) 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 ”。这一人才环境决定论的思 想,深刻揭示出集聚人才的基本规律。 (对) 29. 搭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平台,就是要做到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对) 30. 为
8、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 (错) 31. 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所应享受的人身、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权益。 (错) 32. 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合理 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对) 33.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 “外在的驱动力 ”,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错) 34. 在经营业绩
9、最好的时候去谈公司危机,任正非的目的就在于继续让员工处于 “一种紧张的驱动状态 ”,不能让愉快的满足感这种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出现一种成功后的惰性,公司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减弱。 (对) 35. 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 和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 “经济人 ”还是假定为 “社会人 ”,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 (对) 36. 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 ,重视人才团队激励的作用 ,加强先进的组织文化建设。( 对) 37. 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
10、成员所认同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蕴含着对团队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折射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凝 聚团队成员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 (对) 38.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 。(对) 39.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一个公式: IWe=Full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现代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组织真正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专业技术人员 生动 职业 水平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