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08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学习基础-试题(A卷)及其答案解析.doc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2008级本科08-09学年第学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请注意:一至四大题共50道小题的选择答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20=2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学习和践行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D)A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B科学发展观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主要方面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A)A本质特征 B。调整范围C实施保障 D 调节方式3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C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C积极投身社会实践D具有创新开拓精神4爱国主义包含着 、 、 三个基本方面。DA情感、追求、义务 B思想、义务、追求 C情感、思想、义务 D情感、行为、思想5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是 。BA个人对自我需要的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C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6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在全世界推广应用,每年多养活3000万人口,他因此得到了无数的荣誉和奖励。这说明 。D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 B人生价值的外在尺度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必然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7、下列关于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C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8人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CA道德理想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原则规范9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 C.A办事公道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D勤俭持家10. “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这句话说明,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C 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 B人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地位 C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D人的外貌特征和仪表形象11我国法律体系按照部门划分为 。AA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C宪法、实体法、程序法等 D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等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机关是 。D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C党的领导机关 D司法机关及国家的授权机关13.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作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DA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 B法律规范具有评价作用C法律规范具有强制作用 D法律规范没有教育作用14在法院审理一个离婚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对一方当事人出具的“本单位营业状况”证据没有采信,说明该份证据不具有 。B A主观性B关联性 C客观性D合法性15下列案件的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C)A甲欠乙的钱到期不还 B甲侵害了丙的专利权C甲烫伤了丁 D甲拾得戊的贵重物品不还16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王某与李某二人之间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B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 D侵权之债17公民甲持刀抢劫公民乙的财物。乙在争夺甲手中所持刀具时,将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乙的行为属于 B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18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 C 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9下列关于刑法刑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主刑能独立适用,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 B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同时适用C主刑与附加刑在轻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 D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20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二、多选题(210=2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21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应是 。ABCDE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F思乡幽古、书生意气2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BC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E“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F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 。A B D EA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B体现为人民服务思想C回答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D使人在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幸福的同时,也使自己感到并得到幸福E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为社会作出贡献,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F调整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4“诚实守信”体现在 。A.C.D.F A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B企业信誉 C职业道德规范 D民法 E刑法 F. 合同法25党的十七大在我国传统道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们四大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这“四德”分别是_。A.B.C E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公民道德 E个人品德 F生态道德26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ABCDEF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B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违章犯纪,不滥用职权D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E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奉献F努力钻研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7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ABCDEF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 C经济安全 D生态安全 E文化安全 F公共安全2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ABCDE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E. 外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F. 本人的利益2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BCE FA劳动行为自主原则 B按劳分配原则C平等就业原则 D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E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 F. 特殊劳动保护30下列哪些行为是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行为 。ABCEF A. 甲传播某人有婚外情 B. 乙在公共场所说一未婚女子有了某人的私生子 C. 甲乙离婚后,甲常向别人讲乙的一些不良嗜好 D. 丙将某人曾被判刑的事告诉别人 E. 商场保安丁因怀疑某女顾客购物未付款当众搜查其身体F. “人肉搜索”网站将公民的住址、通讯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广而告知三、判断题(110=10分。每小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31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目的的基本观点。 (A ;B)32合道德的都是合法的,不合法的都是不道德的。 (A ;B) 33宗教信仰是非科学信念形式。 (A ;B)34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重要基础。 (A ;B)35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的“慎独”、“内省”仍是现代人形成廉洁品性重要的修身方法。 (A ;B) 36违反治安管理,处以警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A ;B)37“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人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 (A ;B)38财产所有权四项权能中,最重要和最充分的就是处分权。 (A ;B)39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A ;B)40.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不需要遵守道德规约和法律管束。 (A ;B)四、案例题(522=20分。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案例(一)1998年林某(男,26岁)与李某(女,24岁)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在举行婚礼后便一直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2005年5月因感情不和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其间两人生有一儿一女。经法院调解,林某抚养儿子(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李某抚养女儿(判给),两人同居期间的财产也已协商解决,此后林某与李某便分居。2007年9月,林某因癌症死亡,留下财产计180万元。在按照法定继承分配林某的遗产时,李某认为她是合法妻子,有继承权,并提供了一份于2005年10月与林某的结婚证。后经法院调查,结婚证是由镇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陈某负责办理的,是李某一人去办理的,司法鉴定其结婚登记签名与指模均为同一人。法院判决李某提供的结婚证无效。根据案情回答问题:41本案1998年至2005年期间林某与李某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在法律关系上 。 ADEA是非法同居关系 B是合法同居关系C是事实婚姻关系 D夫妻关系无效E是无效民事行为 F 是民事法律行为42本案结婚证的办理违反了以下婚姻法的规定 BDFA 结婚的必备条件 B结婚的法定程序C 结婚的禁止条件 D男女双方亲自去登记E 一夫一妻制原则 F婚姻自由的原则 43本案镇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陈某为李某办理结婚证的行为 ABA是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B应承担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C是不合法的民事行为 D应承担民事责任、追究民事赔偿E是(违法)犯罪行为 F应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罚处罚44本案林某死亡后,其儿子的法定监护人是 BA 祖父母 B李某C 外祖父母 D村委会或居委会45林某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 FA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前妻)李某各分得遗产36万元 B林的儿子、女儿、(前妻)李某各分得遗产60万元C林的儿子分得遗产180万元D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各分得遗产60万元E林的儿子、女儿各分得遗产90万元 F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各分得遗产45万元案例(二)被公司辞退的陈某,因多次追讨被扣的2000元工资未果,便对公司女经理郭某怀恨在心,寻机报复。2006年5月,陈某多次给郭某的丈夫吕某发短信,说其妻郭某不忠,与一男同事甲关系暧昧,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因郭曾多次在丈夫面前称赞甲,吕某遂起疑心。一天,吕某路遇妻子与甲在一起,甚是亲密,于是吕某冲上前责骂甲并动起手来。此时,甲大喊路过的乙(20岁)、丙(17岁)、丁(13岁):“侄儿们给我打!”甲与三个侄儿合力把吕某撂倒,拳打脚踢,丁随手拾起一块砖头,向吕某砸去,击中吕某头部。经司法鉴定,吕某构成重伤。46陈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BCDE)A协商 B调解C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D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E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F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7陈某多次给吕某发短信,诽谤吕妻不忠的行为 。(ABC)A不道德 B违法 C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D已构成犯罪 E不违法 F不涉及道德评价及法律问题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故意B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过失C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共同故意D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共同过失E甲为自己的人身不受侵害打吕某是正当防卫F甲为自己的人身不受侵害将吕某打伤是防卫过当49致吕某重伤若已构成犯罪,其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客体是 。(DE)FA陈某所发的短信 B丙丁拾起的砖头 C吕某 D吕某受刑法保护的权利关系 E吕某的健康权 F吕某的人格权 ?50在致吕某重伤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犯罪主体有 。(CDE)A陈某 B郭某 C甲 D乙 E丙 F丁 五、论述题(152=30分)请在下列3道题中任选两题(3题都答按前两道题计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请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和事,说明教育部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根据。 (二)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论述公民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应如何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和谐境界? (三)请结合以下材料,试用本课程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相关理论,论述大学生加强“廉洁修身”的重要性。材料:2008年6月23日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举办法律咨询活动时,东莞市反贪局周副局长(跃峰)坦言,现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等高学历、高智商犯罪越来越多,职务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隐蔽和设计得“天衣无缝”。东莞最为普遍的受贿方式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牟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或金钱。这是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的犯罪形式。周(跃峰)副局长还透露,目前在查处的案件中,集体分赃、共同犯罪的窝案串案所占的比例高达84%。现在的制度不断完善,让个人的发挥空间和独断专行的机会少了,很多事情需要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主要犯罪分子就会想方设法拉其他人一起下水,共同作案。2008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10=10分。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345678910DACDBDCCCC11121314151617181920ADDBCBBCAC二、多选题(210=20分。在每道题的六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答案是正确的): 21222324252627282930ABCDEABDEABCACDFABDEABCDEFABCDEFABCDEABCDEABCDE三、判断题(110=10分。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31323334353637383940ABABBBBABB四、案例题(210=20分。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41424344454647484950ACEBDFABBFABCDEABCACBCDABC五、论述题(152=30分)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理论观点掌握的,以及运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答题论述的自由发挥空间较大,掌握相对区分优劣的评分原则。评分参考标准:12分以上:观点正确、论述深刻、全面,能恰当地联系实际和自己;10分以上-12分:观点正确、论述较深刻较全面,能联系实际和自己;9分-10分:观点正确,不够全面,联系实际和自己不够;9分以下:观点不正确,或认识模糊过于简单、片面,未联系实际和自己。是风的细语、是雨的柔顺、斑驳了一道道古老的忧伤,刻在了灯火阑珊处?是桥的沧桑、是石的痕迹、流年了一首首陈旧的诗韵,铭在了秋月三更天?海棠红袖添香,墨迹染血苍凉。安静中,晨曦相伴花香,展一笺前世的千秋歌遥;清雨深巷幽笛,挥洒寒月银装。情浓处,夕阳西落桃源,留一篇今生的婉艳霓裳。挽轻风拂墨,泼洒一秋雨红,拨开海棠的花事,聆听花瓣细语呢喃,深情里,香醉十里桃花,溪留百亩婉蓝。摇曳的风铃,恍惚的倩影。沉月入水禅心未改,凝霜了一夜烟波的伤梦。灵润如玉的杏花黄似菊染的丝雨,阵阵飘莹、落琴弦瑟。拂墨轻风,笔尖莹绕了一圈年轮,轻轻的描出了圆圆的印迹,淡色中,雅致的轻雨,穿巷飘过,留下了一串串流香的诗花。模糊的撇捺、不清的横竖,送走着残血的时光。摘一支轻雨,铺一笺墨迹,在灯火阑珊处窥探一叶棂窗,熟悉的倩影淡淡一笑,倾城了岁月的柔情,暖雨中蜜意了情侣的梦香。一杯轻风,半壶墨迹。捧着安静的角落,独饮墨香,留韵素白。轻风拂过,开满了一园禅意,一片樱花。轻风缓缓,墨香袭袭。长长的倩影里,柔软了风韵的味律,洒脱的静悟中遥远变成了传说,把爱定格在一瞬间。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
收藏
编号:27637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华师
08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学习
基础
试题
及其
答案
谜底
解析
- 资源描述:
-
#+
华南师范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
2008级本科08-09学年第㈠学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请注意:一至四大题共50道小题的选择答案,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120=2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学习和践行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D)
A.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主要方面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A)
A.本质特征 B。调整范围
C.实施保障 D. 调节方式
3.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C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C.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D.具有创新开拓精神
4.爱国主义包含着 、 、 三个基本方面。D
A.情感、追求、义务 B.思想、义务、追求
C.情感、思想、义务 D.情感、行为、思想
5.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是 。B
A.个人对自我需要的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
C.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6.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在全世界推广应用,每年多养活3000万人口,他因此得到了无数的荣誉和奖励。这说明 。 D
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
B.人生价值的外在尺度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必然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7、下列关于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C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
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8.人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 C
A.道德理想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原则规范
9.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 C.
A.办事公道 B.爱岗敬业
C.遵纪守法 D.勤俭持家
10. “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这句话说明,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C
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 B.人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地位
C.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D.人的外貌特征和仪表形象
11.我国法律体系按照部门划分为 。A
A.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C.宪法、实体法、程序法等 D.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机关是 。D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党的领导机关 D.司法机关及国家的授权机关
13.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作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D
A.法律规范具有指引作用 B.法律规范具有评价作用
C.法律规范具有强制作用 D.法律规范没有教育作用
14.在法院审理一个离婚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对一方当事人出具的“本单位营业状况”证据没有采信,说明该份证据不具有 。 B
A.主观性 B.关联性
C.客观性 D.合法性
15.下列案件的诉讼时效为1年的是 。(C)
A.甲欠乙的钱到期不还 B.甲侵害了丙的专利权
C.甲烫伤了丁 D.甲拾得戊的贵重物品不还
16.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王某与李某二人之间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B
A.合同之债 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 D.侵权之债
17.公民甲持刀抢劫公民乙的财物。乙在争夺甲手中所持刀具时,将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
着地,当即昏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乙的行为属于 .B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18.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 . C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19.下列关于刑法刑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A.主刑能独立适用,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
B.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同时适用
C.主刑与附加刑在轻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
D.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20.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二、多选题(210=2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道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21.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应是 。ABCDE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F.思乡幽古、书生意气
2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BC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吾老而及人之老,幼吾幼而及人之幼”
E.“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F.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 。A B D E
A.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B.体现为人民服务思想
C.回答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D.使人在为他人和社会创造幸福的同时,也使自己感到并得到幸福
E.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为社会作出贡献,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
F.调整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4.“诚实守信”体现在 。A.C.D.F
A.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B.企业信誉 C.职业道德规范
D.民法 E.刑法 F.. 合同法
25.党的十七大在我国传统道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们四大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这“四德”分别是__________。A.B.C E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公民道德 E.个人品德 F.生态道德
26.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ABCDEF
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B.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违章犯纪,不滥用职权
D.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E.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奉献
F.努力钻研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7.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ABCDEF
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 C.经济安全
D.生态安全 E.文化安全 F.公共安全
2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ABCDE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E. 外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F. 本人的利益
2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BCE F
A.劳动行为自主原则 B.按劳分配原则
C.平等就业原则 D.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E.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 F. 特殊劳动保护
30.下列哪些行为是侵害他人隐私权或名誉权的行为 。ABCEF
A. 甲传播某人有婚外情
B. 乙在公共场所说一未婚女子有了某人的私生子
C. 甲乙离婚后,甲常向别人讲乙的一些不良嗜好
D. 丙将某人曾被判刑的事告诉别人
E. 商场保安丁因怀疑某女顾客购物未付款当众搜查其身体
F. “人肉搜索”网站将公民的住址、通讯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广而告知
三、判断题(110=10分。每小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31.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目的的基本观点。 (A ;B)
32.合道德的都是合法的,不合法的都是不道德的。 (A ;B)
33.宗教信仰是非科学信念形式。 (A ;B)
34.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重要基础。 (A ;B)
35.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的“慎独”、“内省”仍是现代人形成廉洁品性重要的修身方法。
(A ;B)
36.违反治安管理,处以警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A ;B))
37.“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人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 (A ;B)
38.财产所有权四项权能中,最重要和最充分的就是处分权。 (A ;B)
39.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A ;B)
40. 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不需要遵守道德规约和法律管束。 (A ;B)
四、案例题(522=20分。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案例(一)
1998年林某(男,26岁)与李某(女,24岁)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在举行婚礼后便一直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2005年5月因感情不和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其间两人生有一儿一女。经法院调解,林某抚养儿子(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李某抚养女儿(判给),两人同居期间的财产也已协商解决,此后林某与李某便分居。2007年9月,林某因癌症死亡,留下财产计180万元。在按照法定继承分配林某的遗产时,李某认为她是合法妻子,有继承权,并提供了一份于2005年10月与林某的结婚证。后经法院调查,结婚证是由镇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陈某负责办理的,是李某一人去办理的,司法鉴定其结婚登记签名与指模均为同一人。法院判决李某提供的结婚证无效。
根据案情回答问题:
41.本案1998年至2005年期间林某与李某以夫妻名义一起生活在法律关系上 。 ADE
A.是非法同居关系 B.是合法同居关系
C.是事实婚姻关系 D.夫妻关系无效
E.是无效民事行为 F .是民事法律行为
42.本案结婚证的办理违反了以下婚姻法的规定 .BDF
A .结婚的必备条件 B.结婚的法定程序
C .结婚的禁止条件 D.男女双方亲自去登记
E. 一夫一妻制原则 F.婚姻自由的原则
43.本案镇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工作人员陈某为李某办理结婚证的行为 .AB
A.是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B.应承担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分
C.是不合法的民事行为 D.应承担民事责任、追究民事赔偿
E.是(违法)犯罪行为 F.应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罚处罚
44.本案林某死亡后,其儿子的法定监护人是 .B
A .祖父母 B.李某
C. 外祖父母 D.村委会或居委会
45.林某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 .F
A.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前妻)李某各分得遗产36万元
B.林的儿子、女儿、(前妻)李某各分得遗产60万元
C.林的儿子分得遗产180万元
D.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各分得遗产60万元
E.林的儿子、女儿各分得遗产90万元
F.林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各分得遗产45万元
案例(二)
被公司辞退的陈某,因多次追讨被扣的2000元工资未果,便对公司女经理郭某怀恨在心,寻机报复。2006年5月,陈某多次给郭某的丈夫吕某发短信,说其妻郭某不忠,与一男同事甲关系暧昧,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因郭曾多次在丈夫面前称赞甲,吕某遂起疑心。一天,吕某路遇妻子与甲在一起,甚是亲密,于是吕某冲上前责骂甲并动起手来。此时,甲大喊路过的乙(20岁)、丙(17岁)、丁(13岁):“侄儿们给我打!”甲与三个侄儿合力把吕某撂倒,拳打脚踢,丁随手拾起一块砖头,向吕某砸去,击中吕某头部。经司法鉴定,吕某构成重伤。
46.陈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BCDE)
A.协商 B.调解
C.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D.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E.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F.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7.陈某多次给吕某发短信,诽谤吕妻不忠的行为 。(ABC)
A.不道德 B.违法 C.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D.已构成犯罪 E.不违法 F.不涉及道德评价及法律问题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故意
B.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过失
C.甲与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共同故意
D.乙、丙、丁对吕某实施危害行为以导致伤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是共同过失
E.甲为自己的人身不受侵害打吕某是正当防卫
F.甲为自己的人身不受侵害将吕某打伤是防卫过当
49.致吕某重伤若已构成犯罪,其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客体是 。(DE)F
A.陈某所发的短信 B.丙丁拾起的砖头 C.吕某
D.吕某受刑法保护的权利关系 E.吕某的健康权 F.吕某的人格权 ?
50.在致吕某重伤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犯罪主体有 。(CDE)
A.陈某 B.郭某 C.甲 D.乙 E.丙 F.丁
五、论述题(152=30分)
请在下列3道题中任选两题(3题都答按前两道题计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请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和事,说明教育部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根据。
(二)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论述公民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应如何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和谐境界?
(三)请结合以下《材料》,试用本课程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相关理论,论述大学生加强“廉洁修身”的重要性。
材料:2008年6月23日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举办法律咨询活动时,东莞市反贪局周副局长(跃峰)坦言,现在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等高学历、高智商犯罪越来越多,职务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隐蔽和设计得“天衣无缝”。东莞最为普遍的受贿方式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牟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或金钱。这是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的犯罪形式。周(跃峰)副局长还透露,目前在查处的案件中,集体分赃、共同犯罪的窝案串案所占的比例高达84%。现在的制度不断完善,让个人的发挥空间和独断专行的机会少了,很多事情需要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主要犯罪分子就会想方设法拉其他人一起下水,共同作案。
2008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110=10分。在每道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D
B
D
C
C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B
C
B
B
C
A
C
二、多选题(210=20分。在每道题的六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答案是正确的):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BCDE
ABDE
ABC
ACDF
ABDE
ABCDEF
ABCDEF
ABCDE
ABCDE
ABCDE
三、判断题(110=10分。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A
B
B
B
B
A
B
B
四、案例题(210=20分。分析案例,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CE
BDF
AB
B
F
ABCDE
ABC
AC
BCD
ABC
五、论述题(152=30分)
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理论观点掌握的,以及运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答题论述的自由发挥空间较大,掌握相对区分优劣的评分原则。
评分参考标准:
12分以上:观点正确、论述深刻、全面,能恰当地联系实际和自己;
10分以上-12分:观点正确、论述较深刻较全面,能联系实际和自己;
9分-10分:观点正确,不够全面,联系实际和自己不够;
9分以下:观点不正确,或认识模糊过于简单、片面,未联系实际和自己。
是风的细语、是雨的柔顺、斑驳了一道道古老的忧伤,刻在了灯火阑珊处?
是桥的沧桑、是石的痕迹、流年了一首首陈旧的诗韵,铭在了秋月三更天?
海棠红袖添香,墨迹染血苍凉。安静中,晨曦相伴花香,展一笺前世的千秋歌遥;
清雨深巷幽笛,挥洒寒月银装。情浓处,夕阳西落桃源,留一篇今生的婉艳霓裳。
挽轻风拂墨,泼洒一秋雨红,拨开海棠的花事,聆听花瓣细语呢喃,深情里,香醉十里桃花,溪留百亩婉蓝。
摇曳的风铃,恍惚的倩影。沉月入水禅心未改,凝霜了一夜烟波的伤梦。灵润如玉的杏花黄似菊染的丝雨,阵阵飘莹、落琴弦瑟。
拂墨轻风,笔尖莹绕了一圈年轮,轻轻的描出了圆圆的印迹,淡色中,雅致的轻雨,穿巷飘过,留下了一串串流香的诗花。模糊的撇捺、不清的横竖,送走着残血的时光。
摘一支轻雨,铺一笺墨迹,在灯火阑珊处窥探一叶棂窗,熟悉的倩影淡淡一笑,倾城了岁月的柔情,暖雨中蜜意了情侣的梦香。
一杯轻风,半壶墨迹。捧着安静的角落,独饮墨香,留韵素白。轻风拂过,开满了一园禅意,一片樱花。
轻风缓缓,墨香袭袭。长长的倩影里,柔软了风韵的味律,洒脱的静悟中遥远变成了传说,把爱定格在一瞬间。
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作者笔下的她原来是一个芳华已失的女人!眼前的春天只是她过去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