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方针设计.doc
-#姥姥的剪纸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目标预设】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夸张、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设计思路】课文内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2.解题。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叫亲切一些。齐读。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课件出示(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逢年过节或者新婚喜庆的时候,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喜庆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所以又叫窗花。)3.剪纸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一次课题。二、检查预习,字词导入文本。1.了解情况。这篇课文预习过了吧?我问一问你们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2.读生字。师:老师先检查一个字(课件出示“薅”),这个字读什么音。你是怎么认识的?(你很有学习方法。)齐读两次。3.读词语。再看一看这些词语,能不能读好。(分别指名读,适时点拨。)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准字音刁难 薅草 择菜 左邻右舍 三伏盛夏追问:读这些词语,你认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他把音都读准了吗?)第二组词读出节奏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有声有色普普通通清清爽爽提示:重叠词,要读出节奏,就能感受到它的韵律美。读句子:把词语放进句子里。看看能不能读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重叠词的韵律让句子更加有声有色了。)第三组词读懂含义熟能生巧1、灵敏,灵巧;2、恰好;3、虚浮神了 1、精神;2、超出一般的;3、姓点拨:姥姥的剪纸技艺超出一般人,我们可以称姥姥为神剪!再拔高一点说,也可以说姥姥是剪神!【设计意图:目前的阅读课堂关注人文的多了,关注字词积累的少了。打开学生的作业,错别字成堆。安排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感知、理解、运用,旨在营根固本。】三、理清脉络。1.读着读着这些词语,我们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走进了剪纸的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70页,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师生交流:技艺高超 祖孙情深 (板书)2.小结:是的,课文不光表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剪纸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四、问题探究,深入研读(一)感悟技艺高超。1.品读重点句段。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2.学生默读圈划,教师巡视。3.对话交流:(1)第一组句子: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课件出示,这位同学关注的是课文的第二段,大家找到了吗?齐读一次。 品味梳理:那个字最能说明姥姥的技艺高超?板书:神。(你姥姥神了,一个神字,多么贴切,多么精准,高度概括了对姥姥剪纸技艺的评价。)你能用另外一个字来来替换“神”字吗?姥姥是个剪纸牛人、姥姥的剪纸技艺绝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高!(“牛、棒、绝”这些字也能表达出对姥姥的赞赏。)姥姥的剪纸剪得这么神,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所不能。)姥姥用的是什么样的彩纸?什么样的剪刀?这些普通的材料在姥姥的手里却是无所不能。这两个词反差如此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正因为有对比,我们才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印象深刻。请大家在这段话旁边写上。板书:对比领悟写法: 夸张于是人们夸姥姥: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师:其实文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种写法了,大家联系下文看,第三段的句子“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白话,通俗易懂。明知道不可能,却不像是说假话,这就是民俗语言夸张的特点与魅力。我们柳州也有很多经典的民俗语言,比如: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卖酸摊。如果我们写作时能适当地运用民俗语言,就能让文章更加精彩。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段话有两个句子,都表现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点拨:第1句话通过生动的语言,直接描写姥姥剪纸的动作,从而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无所不能,这就叫正面描写。而第二句话没有直接写姥姥的剪纸技艺如何,但却通过周围乡亲们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就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板书,大家在有关的段落旁边写上。小结:学习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就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鲜明。【设计意图:体会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第三学段提出要领悟“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写”。从阅读理解的层次上讲,第三学段的目标更高,是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样写”,为初中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顺利过渡。】激情朗读。 姥姥的剪纸远近闻名,她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乡亲们是啧啧赞叹。我们来夸一夸姥姥。指名读。 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评价:(听得让人美滋滋的、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读的语气要表现出来、姥姥听了高兴,我们听了也高兴、大家越来越会夸人了,谢谢孩子们的夸奖。)我们一起来夸夸作者的姥姥。模仿迁移:姥姥不光会剪动物,如果姥姥剪的是植物、器物、人物,村里人又会怎么样说呢?我们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像_,剪_像_,剪_ ,剪_。(比如剪花、树、小孩、飞机、轮船等等。)例如:你姥姥神了,剪花像花,剪草像草,剪棵桃树能结果,剪朵玫瑰扑鼻香。你姥姥神了,剪船像船,剪车像车,剪艘快艇水里游,剪只火箭能上天。(想象力丰富、句子很生动,很有创意,太精彩了。)【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吸收言语的营养,同时收获学习的方法。品味梳理,概括内容,展开想象,模仿迁移,前后联系这些都是语文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渐进的浸染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姥姥剪纸的“神”,想象也得到充分的放飞,语言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除了这一段,还有那些地方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2)第二组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的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齐读一次。引导梳理: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师生交流:技艺高超、调皮。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追问品析:大家找一找,哪些词让这个故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了呢?师生交流:刁难、耍赖。这些本来是贬义词,但是却用在我的身上,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故事中再读一读,我是个令人讨厌的小孙子吗?那我是个怎样的小孙子?(活泼、顽皮、鬼灵精怪)这就变成褒义词了,所以说,在不同的语境里,不同的情况下,词性是可以发生改变的。领悟写法:看到这些词,老师突然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了,这段话明明是要表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为什么尽是写自己的调皮捣蛋呢?师生交流:越调皮,制造的难度越高,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趣文趣读: 作者把这幸福的回忆变成了文字,我们读书时就要读出文字,读出画面,读出情感。更主要的是我们还要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指名读。点拨:故事有情有趣,“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读出来。 小孩子在疼爱自己的长辈面前耍赖,其实是一种撒娇的表现。读出来用你们的声音把这一老一小剪纸的有趣的情景读出来。这孩子真招人喜欢。齐读一次。不错,大家都把感受融进了读书里。【设计意图:读书是有层次的,读懂内容易,读出情趣难。这段文字凝结着作者的甜蜜回忆,是作者最钟情用笔的地方,“刁难”、“耍赖”等词语,贬义褒用,写出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想象画面,在画面中感受那妙趣横生的场面,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内容、语言、情趣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这段文字中交织着,也让学生醉心地品味着、诵读着。】(4)感悟“熟能生巧”。姥姥的剪纸真是“神”了,为什么能“剪”这么神呢?大家找找原因。(课件出示)“总”包括了哪些时候?点拨引读:六个“剪”字,就像六张老照片一样:数九隆冬,大雪纷飞,姥姥在三伏盛夏,烈日炎炎,姥姥在姥姥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灯光下甚至摸黑也这就是姥姥说的“熟能生巧”齐读句子。你还能举一些关于熟能生巧的谚语、俗语,或者名言警句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出示课件。读一次。这就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神”呀!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出示课件分四人小组说一说。点拨:刚开始学英语,发音或拼写都不熟,常读常写,自然就发音标准了;课文越读,越熟练,内容理解的越深刻;刚开始字写得不好,经常练,字就写的有神了。小结:大家体会很深刻,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吗,才会获得成功。四、总结提升,情深意浓大平原,小屯子,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成为了作者最美好的回忆。从课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还领悟了夸张、反衬、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我们记住了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剪纸!我们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称呼姥姥!我和姥姥之间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们留到下节课继续探讨。板书:姥姥到的剪纸 技艺高超 祖孙情深 神 熟能生巧
收藏
编号:27638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8.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4
8
金币
- 关 键 词:
-
公开
公然
姥姥
剪纸
第一
课时
教学
方针
设计
- 资源描述:
-
-#
《姥姥的剪纸》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夸张、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内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①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叫亲切一些。齐读。
②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③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课件出示(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逢年过节或者新婚喜庆的时候,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喜庆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所以又叫窗花。)
3.剪纸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字词导入文本。
1.了解情况。这篇课文预习过了吧?我问一问你们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
2.读生字。
师:老师先检查一个字(课件出示“薅”),这个字读什么音。你是怎么认识的?(你很有学习方法。)齐读两次。
3.读词语。再看一看这些词语,能不能读好。(分别指名读,适时点拨。)课件出示:
第一组词
读准字音
刁难 薅草 择菜 左邻右舍 三伏盛夏
追问:读这些词语,你认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他把音都读准了吗?)
第二组词
读出节奏
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有声有色普普通通清清爽爽
提示:重叠词,要读出节奏,就能感受到它的韵律美。
读句子:把词语放进句子里。看看能不能读好。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重叠词的韵律让句子更加有声有色了。)
第三组词
读懂含义
熟能生巧
1、灵敏,灵巧;2、恰好;3、虚浮
神了
1、精神;2、超出一般的;3、姓
点拨:姥姥的剪纸技艺超出一般人,我们可以称姥姥为神——剪!再拔高一点说,也可以说姥姥是剪——神!
【设计意图:目前的阅读课堂关注人文的多了,关注字词积累的少了。打开学生的作业,错别字成堆。安排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感知、理解、运用,旨在营根固本。】
三、理清脉络。
1.读着读着这些词语,我们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走进了剪纸的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70页,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技艺高超 祖孙情深 (板书)
2.小结:是的,课文不光表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剪纸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四、问题探究,深入研读
(一)感悟技艺高超。
1.品读重点句段。
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学生默读圈划,教师巡视。
3.对话交流:
(1)第一组句子: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课件出示,这位同学关注的是课文的第二段,大家找到了吗?齐读一次。
① 品味梳理:
◆那个字最能说明姥姥的技艺高超?板书:神。(你姥姥神了,一个神字,多么贴切,多么精准,高度概括了对姥姥剪纸技艺的评价。)你能用另外一个字来来替换“神”字吗?姥姥是个剪纸牛人、姥姥的剪纸技艺绝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高!(“牛、棒、绝”这些字也能表达出对姥姥的赞赏。)
◆姥姥的剪纸剪得这么神,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所不能。)
◆姥姥用的是什么样的彩纸?什么样的剪刀?这些普通的材料在姥姥的手里却是——无所不能。这两个词反差如此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正因为有对比,我们才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印象深刻。请大家在这段话旁边写上。板书:对比
②领悟写法:
◆ 夸张
于是人们夸姥姥: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师:其实文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种写法了,大家联系下文看,第三段的句子“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白话,通俗易懂。明知道不可能,却不像是说假话,这就是民俗语言夸张的特点与魅力。我们柳州也有很多经典的民俗语言,比如: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卖酸摊。如果我们写作时能适当地运用民俗语言,就能让文章更加精彩。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这段话有两个句子,都表现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点拨:第1句话通过生动的语言,直接描写姥姥剪纸的动作,从而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无所不能,这就叫正面描写。而第二句话没有直接写姥姥的剪纸技艺如何,但却通过周围乡亲们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就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板书,大家在有关的段落旁边写上。
◆小结:学习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就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鲜明。
【设计意图:体会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第三学段提出要领悟“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写”。从阅读理解的层次上讲,第三学段的目标更高,是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样写”,为初中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顺利过渡。】
③激情朗读。
◆ 姥姥的剪纸远近闻名,她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乡亲们是啧啧赞叹。我们来夸一夸姥姥。指名读。
◆ 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评价:(听得让人美滋滋的、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读的语气要表现出来、姥姥听了高兴,我们听了也高兴、大家越来越会夸人了,谢谢孩子们的夸奖。)
◆我们一起来夸夸作者的姥姥。
④模仿迁移:
姥姥不光会剪动物,如果姥姥剪的是植物、器物、人物,村里人又会怎么样说呢?我们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剪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剪____________ ,剪____________。(比如剪花、树、小孩、飞机、轮船等等。)
例如:你姥姥神了,剪花像花,剪草像草,剪棵桃树能结果,剪朵玫瑰扑鼻香。
你姥姥神了,剪船像船,剪车像车,剪艘快艇水里游,剪只火箭能上天。
(想象力丰富、句子很生动,很有创意,太精彩了。)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吸收言语的营养,同时收获学习的方法。品味梳理,概括内容,展开想象,模仿迁移,前后联系这些都是语文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渐进的浸染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姥姥剪纸的“神”,想象也得到充分的放飞,语言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
除了这一段,还有那些地方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2)第二组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的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齐读一次。
①引导梳理:
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技艺高超、调皮。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
②追问品析:
◆大家找一找,哪些词让这个故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了呢?
◆师生交流:刁难、耍赖。这些本来是贬义词,但是却用在我的身上,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故事中再读一读,我是个令人讨厌的小孙子吗?那我是个怎样的小孙子?(活泼、顽皮、鬼灵精怪)这就变成褒义词了,所以说,在不同的语境里,不同的情况下,词性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③领悟写法:
◆看到这些词,老师突然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了,这段话明明是要表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为什么尽是写自己的调皮捣蛋呢?
◆师生交流:越调皮,制造的难度越高,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
③趣文趣读:
◆ 作者把这幸福的回忆变成了文字,我们读书时就要读出文字,读出画面,读出情感。更主要的是我们还要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指名读。点拨:故事有情有趣,
“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读出来。
小孩子在疼爱自己的长辈面前耍赖,其实是一种撒娇的表现。读出来
用你们的声音把这一老一小剪纸的有趣的情景读出来。
这孩子真招人喜欢。
齐读一次。
◆不错,大家都把感受融进了读书里。
【设计意图:读书是有层次的,读懂内容易,读出情趣难。这段文字凝结着作者的甜蜜回忆,是作者最钟情用笔的地方,“刁难”、“耍赖”等词语,贬义褒用,写出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想象画面,在画面中感受那妙趣横生的场面,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内容、语言、情趣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这段文字中交织着,也让学生醉心地品味着、诵读着。】
(4)感悟“熟能生巧”。
◆姥姥的剪纸真是“神”了,为什么能“剪”这么神呢?大家找找原因。(课件出示)
①“总”包括了哪些时候?
点拨引读:
六个“剪”字,就像六张老照片一样:
数九隆冬,大雪纷飞,姥姥在——
三伏盛夏,烈日炎炎,姥姥在——
姥姥在日光下——
在月光下——
在灯光下——
甚至摸黑也——
◆这就是姥姥说的——“熟能生巧”齐读句子。
◆你还能举一些关于熟能生巧的谚语、俗语,或者名言警句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出示课件。读一次。
◆这就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神”呀!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出示课件
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点拨:刚开始学英语,发音或拼写都不熟,常读常写,自然就发音标准了;课文越读,越熟练,内容理解的越深刻;刚开始字写得不好,经常练,字就写的有神了。
◆小结:大家体会很深刻,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吗,才会获得成功。
四、总结提升,情深意浓
大平原,小屯子,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成为了作者最美好的回忆。从课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还领悟了夸张、反衬、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这些写作手法的作用。我们记住了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剪纸!我们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称呼——姥姥!我和姥姥之间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们留到下节课继续探讨。
板书:
姥姥到的剪纸
技艺高超 祖孙情深
神
熟能生巧
展开阅读全文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