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4《来自地球的力》实用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4《来自地球的力》实用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4《来自地球的力》实用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来自地球的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g=9.8N/Kg和它的物理意义;能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的过程;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比例、推理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意观察学生探究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适时评价。学习重点: 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g的物理意义;探究“重力大小”的实验过程及通过比较两物理量而引出其他常数或物理量的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动手实验、测出数据的
2、过程;物重跟质量成正比且比值为常量的推理过程。知识链接: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本节课主要内容有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等几个方面,它是学生学习前面知识的一个应用,是一个特殊的事例,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力学中其他特殊的力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学习的基础。 学法指导: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学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编排中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学习过程应充分体现这一科学理念,培养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去探究世界的意识。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操作过程,也是收集证据的阶段,是这次探究活动的关键。因此,提醒学生:操作过程应协同合作,严格执行弹簧秤的
3、使用规则,读取数据应细心、认真。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重力的产生填一填:阅读P88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520,可知重力是 受到的力,它是 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备注: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二、重力的大小活动2:实验探究: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课本P88-P89)。1知识准备:阅读P89加油站 ,物体 叫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此外还有 、 等单位,换算关系为: 1Kg g1t Kg2观察你身边的物体,它们受重力吗?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和什么因素有关?3探究实验:实验器材: 、质量为50g的钩码若干实验过程:分别把
4、1只、2只、3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填在下表中:填一填: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 (1)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2)物重跟质量的关系式为: g或G;式中g表示物重跟质量之比,通常取g9.8N/Kg,其物理意义 (3)活动3: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 典例精析: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它在月球上重力的6倍,一个质量为72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重多少牛?在月球上质量是多少千克?重力为多少牛?(g取10Nkg)思考:除了探究中利用重力跟质量之比为定值的方法判断重力与质量的比例关系,你还能有其他的方法来确定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来自地球的力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一册 6.4 来自 地球 实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