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总结题目).doc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总结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总结题目).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内容提示:小学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 一、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 、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 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 对数学概念掌握、 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6、 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 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 教学资源研究 1 、 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 如何合理运用教.小学数学课
2、题研究选题参考题目一、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 、 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2、 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3、 对数学概念掌握、 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 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6、 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 7、 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二、 教学资源研究1 、 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 2、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3、 如何合理运用教材, 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 4、 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
3、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 5、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 6、 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7、 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 8、 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9、 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 1 0、 关于人教版数学广角内容的解读 1 1 、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 教学设计研究 1 、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 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3、 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4、 练习课的设计策略 5、 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 6、 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7、 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8、 关于
4、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9、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 教学过程研究1 、 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 发展与价值? 2、 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3、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4、 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5、 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6、 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 7、 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 8、 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9、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评价研究1 、 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3、 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
5、调查与研究 4、 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 其他问题或课题 1 、 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 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 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 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 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 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7、 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 又减轻工作负担? 8、 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 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 0、 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1 1 、 如何提高新手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荆门市 201 5 年小课题申报表 申报单位 屈家岭管理区何集中心小学 课题
6、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申报人姓名 孙莹 职 称 联系 方式 0724-7496057 课题参与者 姓名 学科 职称 何军 数学 小一 李明 数学 孙莹 数学 王志华 数学 课题提出的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新亮点。 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和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课题界定与 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
7、,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实现教师教学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 如何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 理解、 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的目的。 是我们全体小学教师一个长期不懈的研究课题。 研究的内 容、 重点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做到: 1 、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2、 让学生感知到学习的形成过程 3、让学生通过对学习的了解, 能自主探究合作的进行学习。 课题研究 的目标 1 、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合理适时的应用信息技术 2、 通过对课题的学习,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3、 正确处理
8、教师操作电脑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预期成果 论文、 研究报告 申报人签名 学校审查 意见 县市区教 科所意见 基于数学教材研读的教学行为跟进研究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小学课题组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概述 研读即钻研阅读, 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钻研阅读, 并围绕教材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 教学行为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和作为。 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 由行为主体以及与行为主体相关的因素所构成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行为的总体所构成。 研读教材教
9、是教师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教材, 是吸收, 是内化, 而教学行为则是输出, 是达成。 两者相互相成, 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 教师应基于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研读, 探索跟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观察、 诊断学生学习行为以修正自己的各种行动与作为。 但我们了解到的现状: 目前教师关注教法的很多, 关注教材的则很少。 基于以下四点我们提出本课题: 1. 基于非作课状态下“重教法 轻教材” 的教学现状 反思教师平常的教学, 在非作课情况下, 对于教材的例题走马观花式浏览过, 并没有挖掘出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练习更是如此, 每道题按 顺序走过场, 答案正确就收场, 并没有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10、 在进行随堂听课时, 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的教学目标定位过难, 有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有的教师要求过高; 有的教学行为明显不恰当种种现象,皆因教师对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不明确, 对具体教材设计意图不了解。如果教师对教材没有认真研读, 没有深刻理解, 没有与作者情感相通,就不会有教法上的合理的组织与运用。 古人云: “教学三句禅” -“千法万法, 钻研教材第一法” , 这句话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2. 基于教师对数学教材内涵的忽视 为达到使学生“得法课内, 得利课外, 受益终身” 的学习目标, 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不断改进, 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 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11、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 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和数学综合素养的总指导思想。 这种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作为一个教师, 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 是教学的先决条件, 只有成为教材编作者的知音, 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构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 形成学生内心与教材编作者真正共鸣。 3. 基于教师非得当的教学行为思考 21 世纪的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知识层面的拓宽, 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发展, 使他们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与作为可能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而基于教材研读角度来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少而又少, 或者说教
12、师并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学行为, 尤其 是针对教材语言而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而面对教师对他们情感态度关注不够, 对生理与学习节律漠不关心, 他们从心底发出无声的抗议, 他们的眼神充满期待。 我们能否以研读教材为手段实现得当的教学行为? 4. 基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失效性思考 根据布卢姆和卡罗尔两人的研究, 有人把决定学生课堂吸收率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五点: (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三)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四) 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水平; (五) 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中前四个因素都是从学生方面来说的, 而第五个因素教师的教学质量, 实际上就是指教师
13、依据既定学生的以上四个方面的状况以及教材的内涵, 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转化为得当教学行为。 (二) 本课题的理论背景略述 1. 有效教学论 加涅认为把那些能够明显改变学习过程的外在刺激和学习过程之间相互作用区分为教学的连续阶段, 是合理的。 教学只不过是由教师对这些外部事物的计划和控制所组成, 带着必要的学习过程中的目的, 去计划、设计、 选择并监督这些外部事物的安排。 2. 教学行为论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行为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乃是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结果而选择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结果的活动总和,
14、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师引起、 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也就是教师为 了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而进行的支持性、 服务性、 指导性的活动总和。 3. 科学教育理论 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 发展每一位学生。 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 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有着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科学教育理念给我们教师启迪, 如何通过合理途经实现科学教育? (三)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本课题的研究来源于教学实践, 思考于教学现状, 因而原有教师对教材研读与教学行为分别已有一些经验与总结。 如斯苗儿
15、老师就曾作过新教材研读的策略 讲座, 对教材的研读已提炼出四个策略: 依据教材目录知识体系; 依据例题知识点; 依据习题匹配性; 依据呈现方式。 但没有系统地解读和剖析小学数学教材。 另外张建琼教师曾著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年 2 月发表, 她从教学行为的结构看, 由教学行为的施行者、 教学行为的施行过程、 教学行为的结果等组成, 认为这三者是教学行为的最高结构层次。 从施行者层面上可静态与互动行为; 从施行过程的层面上分为目的和活动过程。 还有李雪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 , 阐述了“行为” 定义, 认为从教学行为存在的方式来看, 教学行为又可分为外教学行
16、为和内隐教学行为。 (四) 有关本课题的原有研究基础简述 本课题负责人曾承担过浙江省重点课题数学教学情感流的设计与调控策略 优秀结题, 对数学教学情感流的设计与调控作了初步研究, 研究成果获台州市一等奖; 曾承担过台州市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情感控制的探索优秀结题, 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的调控策略作了研究,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二等奖, 台州市一等奖; 曾承担过台州市课题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并获优秀结题, 对有效使用教材策略、 有效备课策略、 有效上课策略、 有效评价策略、 有效反思策略作了研究, 已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本次将对教材的系统研读, 并根据教材的内涵来转化成得当教学行为, 即
17、教材与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架构, 作深入研究。现本课题已通过专家的引领与论证, 产生出了大量的思维碰撞, 研究计划已初步形成。 二、 课题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 研究原则 1、 体验性原则。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以教学目标为中介, 对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教与学活动进行体验。 2、 自主性原则。 建立“以人为本” 的理论导向机制,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体验的主体, 确立学生地体验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尊重和保证学生体验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3、 相融性原则。 建立发展学生目标机制, 将“以教定学” 与“以学定教” 有机结合
18、, 将教师调控与学生表现状态有机结合。 (二) 研究方法 1.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需要理论的支撑, 但不是对已有理论的图解式演绎; 它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但不是对具体做法的写实式描绘与罗列。因此, 本课题我们以新课标的理念为理论指导, 试图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反思教学过程, 发现闪光点, 然后对闪光点进行归类, 提炼出经验, 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策略体系。 2. 行动研究法 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观察、 体验, 不断反思、 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教材研读跟进教学行为的策略。 “观察” 是一种外分析, “体验” 是一种内分析, “反思” 是一种信息的加工与输出的过程。 因此整个研
19、究过程形成一种“观察(体验) -反思(归因)-实践” 的循环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 反思 每一堂课教师都要认真反思: 我对教材的理解到位吗? 这样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当? (2) 他人监督 不定期地互相听课、 评课, 集体交流、 评析、 改进策略。 (3) 学生协助 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 进行反思, 让实践与理论有机统一, 做到教学相长。 (4) 召开“研究沙龙” 即阶段性召开研讨会, 集体交流、 评析、 跟进教学行为的策略。 三、 研究的预期目标 1. 调查分析影响教师研读教材的因素, 总结研读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并全面系统地剖析小学数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题 研究 钻研 选题 参考 总结 题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