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任务1-1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阈值B. 静息电位C. 刺激强度D. 反应强度E. 动作电位能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凡是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 )A. 阈上刺激B. 阈刺激C. 最适刺D. 阈电位E. 阈下刺激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A. 物理刺激B. 阈下刺激C.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D. 电刺激E. 化学刺激兴奋性是指()A. 细胞兴奋的外在表现B. 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射的过程C. 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D.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全过程E. 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关于阈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
2、的最小刺激强度B. 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C. 阈值即阈电位D. 阈值是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E. 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任务1-2内环境不包括()A. 淋巴液B. 组织液C. 脑脊液D. 血浆E. 消化液内环境稳态是指()A.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B.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C.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D. 细胞内、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E. 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A. 体液B. 淋巴液C. 细胞内液D. 血液E. 细胞外液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是()A. 自身调节B. 正反馈C. 负反馈D. 体液调节E. 神经调节举
3、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意义,不正确的是A. 体温、 pH相对恒定利于维持酶的活性正常B. 通过肾脏排出代谢尾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C. 缺氧、高烧、酸中毒等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发生变化D. 通过呼吸运动维持细胞外液中O2与CO2分压的稳定E. 通过消化和吸收补充营养物质,血糖正常提供能量任务1-3关于反馈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间为闭环式回路B. 正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C.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正反馈D. 控制部分与受控制部分之间为单向信息联系E. 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作用者为负反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神经冲动B. 正反馈C. 反
4、应D. 反射E. 负反馈关于自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依赖于自身特性B. 依赖于体液因素C. 依赖于神经支配D. 调节幅度大,但灵敏度数低E. 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受控部分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A. 反应B. 反馈C. 反射D. 适应E. 自身调节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B. 神经调节发生快C.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D.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E.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任务1-4主动转运、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A. 均为耗能过程B. 物质均是以结合形式通过细胞膜C. 均依靠膜蛋白帮助D. 物质均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转运神经递
5、质释放的过程属于( )A. 载体运转B. 易化扩散C. 通道转运D. 出胞作用E. 单纯扩散物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 吞噬作用B. 易化扩散C. 单纯扩散D. 主动转运E. 被动转运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A. 易化扩散B. 出胞C. 渗透D. 单纯扩散E.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称为A. 单纯扩散B. 被动转运C. 吞噬作用D. 易化扩散E. 主动转运载体易化扩散出现饱和现象是因为A. 载体数量有限B. 载体数量减少C. 跨膜梯度降低D. 能量供给不足E. 载体疲劳下列关于Na+ 泵功能的叙述,正
6、确的是A. 转运等量的Na+ 和KB. 将细胞外Na+ 转运入细胞内C. 将细胞内K 转运出细胞外D. 只转运Na+E. 维持细胞内、外的Na+ 和K 离子浓度差任务1-5细胞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A. 静息电位B. 后电位C. 动作电位D. 阈电位E. 阈强度细胞膜内负电位向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A. 超极化B. 反极化C. 极化D. 去极化E. 复极化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细胞膜上钠-钾泵的作用B. 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C. Na+和K+易化扩散的结果D. 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E. 安静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静息时细胞膜两
7、侧维持内负外正的稳定状态,称为A. 超极化B. 复极化C. 极化D. 反极化E. 去极化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是由于( )A. Cl-内流B. K+内流C. K+外流D. Ca2+内流E. Na+内流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为()A. 局部电位B. 阈电位C. 峰电位D. 终板电位E. 动作电位任务1-6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是A. 双向传导B. 时间延搁C. 局部电流D. 单向传导E. 跳跃式传导在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中,兴奋性最低的是A. 相对不应期B. 超常期C. 低常期D. 绝对不应期E. 静息期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错误的是()A. 传导速度与神
8、经纤维直径有关B. 衰减性传导C. 双向传导D. 局部电流E. 动作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无关阈电位是指A. 细胞膜超极化使Na+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B. 细胞膜去极化使K+通道全面关闭的临界电位C. 细胞膜去极化使Na+通道全面关闭的临界电位D. 细胞膜去极化使Na+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E. 细胞膜去极化使K+通道全面开放的临界电位关于局部电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B. 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C. 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D. 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E. 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下面哪种电位变化不属于局部电位A. 锋电位B. 终板电位C. 兴奋性
9、突触后电位D. 感受器电位E.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任务1-7神经-肌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 磷酸二酯酶B. 腺苷酸环化酶C. 胆碱酯酶D. 胆碱乙酰化酶E. ATP酶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药物是()A. 筒箭毒B. 新斯的明C. 肾上腺素D. 阿托品E. 乙酰胆碱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Ca2+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B.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反极化C. 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D. 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超极化E. 对K+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去极化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机制是A. 胆碱脂酶活性降低B. 乙酰胆碱释放增多C.
10、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D. 神经兴奋性升高E.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多巴胺D. 肾上腺素E. 氨基丁酸关于前负荷的描述,错误的是A. 能使肌肉产生最大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B. 前负荷决定了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的初长度C. 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D. 不断增加前负荷,肌肉收缩张力则随前负荷的增加而不断增加E. 增加一定的前负荷,肌肉的初长度随之增加,收缩所产生的张力也增大任务1-8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描述,错误的是()。A. 血细胞比容在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较高B. 血细胞比容在正常成年女性为37%48%C. 血细胞比容在
11、大面积烧伤患者较低D.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E. 血细胞比容在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 葡萄糖B. 白蛋白C. 球蛋白D. 纤维蛋白E. 无机盐血液的功能不包括()。A.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 运输功能C. 防御功能D. 免疫功能E. 造血功能有关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B. 参与生理止血C. 缓冲血浆酸碱度D.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E. 参与机体免疫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导致()。A. 红细胞萎缩B. 组织液增多C. 体液减少D. 红细胞不变E. 红细胞膨胀任务1-9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
12、的正常值范围是()。A. (4.55.5) 1012/LB. 6.0/1012/LC. (3.84.6) 1012/LD. 5.01012/LE. 4.21012/L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A. 红细胞破坏过多B. 骨髓功能异常C. 红细胞内在缺陷D. 造血物质缺乏E. 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当胃大部切除或患胃萎缩性胃炎时,机体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以发生()。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 小细胞性贫血C. 血友病D. 地中海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关于血液的组成,错误的说法是()。A.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B.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均没有性别
13、差异C. 血液是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所组成的流体组织D.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E. 红细胞占血细胞总数的95%97%下列哪种物质是血红蛋白合成时必需的()。A. 维生素KB. 内因子C. 铁D. 叶酸E. 维生素B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A. 维生素B12和叶酸B. 维生素DC. 钙离子D. 铁离子E. 氨基酸任务1-10某男,45岁,肝硬化病人,常有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出血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A. 凝血因子不能被激活B. 维生素K缺乏C. 血小板减少D.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E.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真空采血管的绿头管内置的主要添加剂是()。A. 抗凝剂B. 二氧化硅
14、C. 肝素D. EDTA盐E. 乙二胺四乙酸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A. PF3B. 凝血酶原C. 因子D. 因子E. Ca2+内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开始于()。A. 磷脂胶粒反应B. 组织细胞释放因子C. 因子X的激活D. 因子的激活E. 血小板聚集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A. 肝素B. 组织激活物C. 血浆激活物D. 抗凝血酶E. 纤溶酶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A. 淋巴细胞B. 巨噬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红细胞E. 血小板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A. 抑制因子X的激活B. 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C.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D.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E
15、. 去除Ca2+任务2-11关于ABO血型系统,错误的是()。A. O型人的血浆中有抗A、抗B两种B. 有哪种抗原则无该种抗体C. AB型人的血浆中无抗A抗体和抗B抗体D. 同型人之间抗原类型一般不同E. 无哪种抗原则必有该种抗体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A. A型血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B. 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凝集原C. A型血的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D. B型血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E. 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类型B. 红细胞膜上抗体的类型C. 血浆中抗原的类型D. 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E. 血浆中抗体的类型关于
16、Rh血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的血清中不存在天然的Rh抗体B. Rh阴性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不会出现凝集反应C. 我国大多数人为Rh阴性血型D. 在人类与ABO血型同时存在E. 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表面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 AB型血、O型血B. A型血、B型血C. A型血、O型血D. B型血、O型血E. O型血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A. AB型B. Rh型C. B型D. A型E. O型任务2-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A. 收缩末期心室内压B. 心房压C.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D. 舒张末期心室内压E. 大动脉
17、血压心输出量是指()A. 一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B.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C. 一次心动周期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E.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入心室的的血量病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以至于心力衰竭,其机制错误的是()A. 长期前负荷加重B. 心肌收缩力减弱C. 长期后负荷加重D.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E. 心肌经常处于收缩加强状态与心输出量无关的因素是()A. 每搏输出量B. 骨骼肌收缩力C. 后负荷D. 前负荷E. 心率关于心脏做功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动脉压升高时,心脏射出相同的血量,必须加强收缩,做出更大的功B. 心房一次收缩所做的功
18、称为每搏功或搏功(SW)C. 相同的输出量并不完全等同于相同的工作量或消耗相同的能量D. 心脏做功量比心输出量更能全面地、合理地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评价E. 在不同动脉压的条件下,心脏射出相同血量所消耗的能量或做功量是不同的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A. 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B. 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C. 舒张末期心室容积D. 收缩末期心室容积E. 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急性肺水肿可以采用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从而(A. 增加心脏前负荷B. 增加心脏后负荷C. 减轻心脏后负荷D. 增加心跳次数E. 减轻心脏前负荷任务2-13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A.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B. 每搏输出量C. 血液
19、黏滞度D. 血管的长度E. 阻力血管的口径心动周期中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A. 脉压B. 收缩压C.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D. 平均动脉压E. 舒张压老年人大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A.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D.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E.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左心功能不全时,常引起()A.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B.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C.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D.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E.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小动脉硬化时,常引起()A.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B.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C. 收缩压降
20、低明显,脉压减小D.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E.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A. 血管紧张素IIB. 醛固酮C. 血管紧张素原D. 血管紧张素IE. 肾素 不正确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使心输出量减少B. 使心率减慢C. 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D. 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E.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心率加快时,常引起()A.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B.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C.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D.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E.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关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机制,错误的是()A. 促进尿钠
21、排泄B. 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C. 降低总体外周血管阻力D. 促进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E. 降低循环和局部的血管紧张素水平任务2-14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B. 心脏射血功能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高C. 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D. 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E. 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关系()A. 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B. 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C. 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D. 血管容量和血压E. 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影响静脉血液回心的因素最重要的是A. 平均
22、动脉充盈压B. 体位C. 呼吸运动D. 心脏射血能力E. 重力心功能衰竭病人取半坐卧位体位可使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其原因是A. 静脉血流量减少B.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C. 肺活量增加及重力作用D. 心脏射血能力增加E. 下肢肌肉的挤压作用需要充分补液的情况是A. 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B. 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C. 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D. 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E. 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任务2-15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A. 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D. 淋巴回流受阻E.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动力是()A. 毛细血管
23、血压B. 组织液静水压C. 血浆胶体渗透压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有效滤过压促进组织液生成的是()A.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B.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 组织液静水压D. 血浆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右心衰竭导致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淋巴回流受阻B. 大量血浆蛋白丢失C. 毛细血管血压下降D.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E.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 毛细血管血压B. 消化管壁通透性C.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D. 淋巴回流受阻E. 血浆胶体渗透压任务2-16构成肺主要回缩力的是()。A. 非弹性阻力B. 肺泡表面张力C. 肺的扩张力D.
24、弹性阻力E. 肺的回缩力肺的顺应性减少表示()。A. 呼吸道阻力减小B. 肺弹性增强C. 呼吸道口径减小D. 肺弹性阻力大E. 肺容易扩张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B. 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C. 增加肺的顺应性D. 降低肺的回缩力E. 增大呼吸阻力,不利于肺通气呼吸过程包括()。A. 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组织换气B. 外呼吸、气体运输、肺换气和组织换气C. 外呼吸、内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D. 肺通气、气体运输、肺换气E. 外呼吸、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肺换气的动力是()。A.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 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C. 呼吸运动D. 肺内压与
25、大气压之差E. 气体的分压差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 肺活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B. 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C. 功能余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比D. 最大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比E. 肺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比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道阻力减小()。A. 产生慢反应物质B. 组织胺释放C. 副交感神经兴奋D. 交感神经兴奋E. 乙酰胆碱释放任务2-17有关胸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胸内压的大小由肺回缩力决定B. 气胸时胸内压为负压C. 用力吸气时胸内压是正压D. 呼气时胸内压等于大气压E. 胸腔内有少量的气体维持胸内负压的前提是()。A. 胸廓扩张B. 胸膜腔
26、密闭C. 呼吸肌舒缩D. 胸内压低于大气压E. 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胸膜腔内压等于()。A. 肺回缩压B. -肺回缩压C. 胸廓弹性阻力D. 大气压E. 肺弹性回缩力胸膜腔内负压的意义,错误的是()。A. 促进胸腔内淋巴液回流B. 保证肺通气的正常进行C. 促进胸腔内静脉血回流D. 有利于肺的扩张E. 增大肺通气的阻力关于气胸的描述,错误的是()。A. 患侧肺塌陷B. 只影响呼吸功能C. 可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D. 胸膜腔负压消失E. 胸膜破裂与大气相通任务2-18肺活量等于()。A. 肺容量与补吸气量之差B.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C. 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D. 潮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E.
27、 潮气量与余气量之和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 肺泡通气量B. 用力肺活量C. 每分通气量D. 最大通气量E. 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是指()。A.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B. 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C. 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D. 每分钟尽力呼出肺泡的气体量E.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与肺泡通气量不足无关的是()。A. 呼吸性酸中毒B. 缺氧C. 氧分压降低D. 二氧化碳潴留E. 呼吸性碱中毒反馈相关知识点:肺泡通气量不足可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等;肺泡通气量过大可致呼吸性碱中毒。题目5正确满分0.5 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最大通气量()。A. 是评价能进行多大运
28、动量的生理指标B. 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C. 可反映通气效率D. 等于用力肺活量与补呼气量之和E. 等于肺活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任务2-19氧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 碳酸氢盐B. 物理溶解C.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D. 化学结合E. 氧合血红蛋白气体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 碳酸氢盐B.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 氧合血红蛋白D. 物理溶解E. 化学结合血液流经组织时,红细胞内减少的是()。A. HbB. HHbC. HbCOD. HbCO2E. HbO2有关紫绀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氧化碳中毒时不出现紫绀B.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出现紫绀C. 严重贫血的人均出现紫绀D. 严重缺氧的人
29、不一定都出现紫绀E. 当毛细血管床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0g/L时,出现紫绀Hb与CO的亲和力约为O2的()。A. 3600倍B. 500倍C. 150倍D. 25倍E. 250倍任务2-20有关促胰液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B. 促进胃酸的分泌C. 与促胰酶素有协同作用D. 促进小肠液的分泌E. 促进胰液中水的分泌胃泌素对胃运动及胃液分泌的影响依次为()。a. 增强,增多b. 抑制,增多c. 抑制,抑制d. 减弱,增多e. 增强,减少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 糖与蛋白的混合物B. 糖C. 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D. 脂肪E. 蛋白质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
30、)。A. 十二指肠内的渗透压升高B. 十二指肠内的酸刺激C. 扩张十二指肠D. 十二指肠内的脂肪浓度升高E. 胃内的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胃容受性舒张的作用是()。A. 保持胃的形状及位置B. 研磨、搅拌及推进食物C. 促进胃的吸收D. 扩大胃的贮纳容量E. 减慢胃的排空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A. 蠕动冲B. 容受性舒张C. 蠕动D. 分节运动E. 紧张性收缩任务3-21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表现为外周血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A. 黏液减少B. 胃蛋白酶原减少C. 内因子减少D. HCO3-减少E. HCL 减少胃液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A. 糜蛋白酶B. 盐酸C. 黏
31、液D. 内因子E. 胃蛋白酶原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 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B.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C. 促进钙和铁的吸收D. 激活胃蛋白酶原E. 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胃黏膜处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环境中,却并不被消化,这种自我保护机制有赖于()。A.黏液屏障B. 黏液凝胶层保护C.碳酸氢盐屏障D.黏液细胞保护E.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液中可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A. 黏液B. HCLC.维生素B12D. H2CO3-E. 内因子可抑制胃泌素释放的条件是()。A. 扩张胃窦B. 胃内肽和氨基酸浓度升高C. 胃内pH值低于1D. 注射组织胺E. 迷走神经兴奋任务3-22
32、胰液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 胰脂肪酶B. 水C. 碳酸氢盐D. 胰淀粉酶E. 胰蛋白酶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错误的是()。A. 促胰液素促进胰酶大量分泌B. 促胰液素促使胰液中碳酸氢盐大量增加C. 胆囊收缩素可促进胰酶分泌D. 迷走神经兴奋可促进胰酶分泌E. 促胰液素促使胰液中水大量增加某胆瘘患者胆汁大量流失至体外,胆汁分泌比正常人少数倍,这是由于减少了()。A. 合成胆盐的原料B.胆囊收缩素C.胃泌素D.促胰液素E.胆盐的肠肝循环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 胰液B. 胆汁C. 胃液D. 唾液E. 小肠液胆盐的作用不包括()。A. 促进脂肪酸的吸收B. 促进胆汁的分泌C. 乳化脂肪D.
33、凝乳作用E.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为检查胆囊的收缩功能,在胆囊造影时让受检者进食油煎荷包蛋,从而促进()。A. 胆盐合成B. 胆囊收缩素分泌C. 胆固醇合成D. 胃泌素分泌E. 迷走神经兴奋任务3-23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小肠的原因,不包括()。A. 小肠绒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 小肠吸收面积巨大C. 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较长D. 小肠能分泌大量消化酶E. 食物在消化道中已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在回肠内被吸收B. 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C. 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常会伴以缺铁性贫血D.
34、胃液中的盐酸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E. 维生素D不利于小肠对钙吸收的作用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A. 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B. 单糖的吸收是不消耗能量的被动转运C. 在已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D. 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E. 单糖的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的是()。A. 钠离子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E. 糖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A. 胃B. 小肠C. 食道D. 直肠E. 结肠任务3-24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是()。A. 肌肉活动B.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C. 环境温度D. 精神因素E. 性别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常用于诊
35、断()。A.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B. 垂体功能低下或亢进C. 肾上腺功能低下或亢进D. 胸腺功能低下或亢进E. 胰岛功能低下或亢进关于能量代谢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安静时,脑组织耗氧量与肌组织接近B. 平静思考问题时,脑组织产热量明显升高C.精神紧张可致机体产热量显著增加D. 情绪激动时,可直接引起脑组织代谢率显著增加E. 在睡眠和在活跃的精神状态下,脑中葡萄糖代谢明显不同基础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a. 身高b. 体重c. 年龄d. 环境温度e. 体表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称为()。A. 能量代谢B. 新陈代谢C. 基础代谢率D. 能
36、量储存E. 基础代谢任务3-25有关调定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正常规定数值为37左右b. 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c. 发热时,体温调节功能并无障碍d. 不属于体温调节系统e. 调定点上移引起机体寒战和发热给高热病人酒精擦浴是为了增加()。A. 传导散热B. 传导和对流散热C. 辐射散热D. 蒸发散热E. 不感蒸发关于育龄期女性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排卵日体温最低B. 排卵后体温升高C. 基础体温变化无规律性D. 月经周期中体温变化与血中孕激素浓度有关E. 排卵前体温低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动,正确的是()。A. 老年人的体温较高B. 体温昼夜波动的幅值超过2C. 新生儿的体温较低D.
37、人体体温呈无规律波动E. 早产儿体温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关于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A.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B. 肝脏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C. 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D. 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E. 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增强传导散热的降温方式是()。A. 用空调降低室温B. 用电扇降温C. 用药物退烧D. 用酒精擦浴E. 用冰袋、冰帽降温任务3-26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质的原因是()。A.滤过膜上的唾液蛋白减少B. 血浆蛋白含量增多C.肾小球滤过率升高D.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E.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
38、高输尿管结石引起少尿的原因是()。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 肾小囊内压增高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D. 肾小管内溶质浓度增加E.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A.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B.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C. 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囊内压)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不包括()。A. 动脉血压升至140mmHg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循环血量减少D. 尿路阻塞E. 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减少某
39、外伤患者大出血后血压降低到60/40mmHg,尿量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A.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B.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C. 滤过膜面积减小D. 肾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E. 肾小囊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的现象发生在()。A. 囊内压升高B. 有效滤过面积减少C. 血压降至90 mmHg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 滤过膜通透性增大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A. 血浆晶体渗透压B. 肾血浆流量C. 血浆胶体渗透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E. 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B. 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C. 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D
40、.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E.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任务3-27正常人的肾糖阈为()。A. 100mg180mg/100mlB. 1800mg2000mg/100mlC. 1600mg1800mg/100mlD. 160mg180mg/100mlE.80mg100mg/100ml关于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方式,错误的是()。A. 物质通过细胞的转运方式只有主动转运一种形式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包括重吸收和分泌C.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D. 分泌是指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E. Na+的主动转运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肾
41、小球滤过流经近球小管后,滤过液中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 HCO3-B.Na+C. 葡萄糖D. K+E. 水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近球小管重吸收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B. 与钠离子的重吸收相耦联C. 是被动重吸收D. 正常情况下可以全部吸收回血E. 只有近球小管可以重吸收以下关于重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大部分Na+与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转运而主动重吸收B. 近球小管和远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C.许多溶质,包括水的重吸收都与Na+泵的活动有关D. 近球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基侧膜上的Na+泵E. 利尿药具有共同的作用模式即抑制肾单位重吸收钠,从而抑制水的重吸收任务3-28可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是()。A. 血浆白蛋白含量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E.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A. 保K+排Na+B. 保Cl-排K+C.保Ca2+排K+D. 保Na+排K+E.保K+排Ca2+引起ADH释放的有效刺激是()。A. 饮大量清水B. 静脉注射0.85%的氯化钠溶液C. 静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