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3.pdf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3.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中物理必修1 知识点归纳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这里都是指“瞬时” ,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 =位移/时间平均速率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3加速度:0tvvvatta,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 ,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的大小;单位时间
2、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t,即a。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第三章: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 个公式 (括号中为初速度00v的演变)(1)速度公式:0tvvat(tvat)(2)位移公式:2012sv tat(212sat )(3)课本推论:2202tvvas(22tvas)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 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只要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上面三个公式就都可以使用。但是在用公
3、式之前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的有刹车问题,一般前一段时间匀减速,后来就刹车停止了。所以经常要求刹车时间和刹车位移至于具体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的具体情况了,找出已知量,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2 方程。有时候得联立方程组进行求解。在解决运动学问题中,物理过程很重要,只有知道了过程,才知道要用哪个公式,过程清楚了,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半。所以在解答运动学的题目时,一定要把草图画出来。在草图上把已知量标上去,通过草图就可以清楚的看出物理过程和对应的已知量。如果已知量不够,可以适当的假设一些参数
4、,参数的假设也有点技巧,那就是假设的参数尽可能在每个过程都可以用到。这样参数假设的少,解答起来就方便了(例:期中考最后一题,假设速度)。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有一些推论公式,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4)平均速度:02tvvv(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还有一个公式svt(位移 /时间) ,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 。(5)位移:02tvvst5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1)中间时刻的速度:0/22ttvvv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
5、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中间位置的速度:220/ 22tsvvv(3)逐差相等:221321nnsssssssaT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2aT。 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 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如果一开始, 规定了正方向, 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2 页,共 9 页3 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a=5m/s2的加速度进行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进行适当的变化。(a 用大小)速度:0tvvat位移:2012sv tat推论:2202tvvas(就是大的减去小的)特别是求刹车位移: 直接2002vsa,算起来很快。 以及求刹车时间:00vta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 ,减速用“ -”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 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
7、及某点的速度v。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 0.1s。(1)逐差法求加速度如果有 6组数据,则4561232()()(3 )ssssssaT如果有 4组数据,则34122()()(2)ssssaT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O A B C D E3.07 12.38 27.87 49.62.77.40 图 2-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等于平均速度即12nnnSSvT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2OAABASSvT(3)利
8、用 v-t 图象求加速度a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 图。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 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求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2121vvatt。8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00v,ag(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tvgt212hgt22tvgh(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
9、些比例关系(3)一些题型A关于第几秒内的位移:如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最后 1 秒内的位移是h,求自由落体高度 h。设总时间为 t, 则有2211(1)22hgtg t, 求出 t, 再用212hgt求得 h。也可以设最后 1 秒初的初速度为1v, 则有2112hvtg t (这里t 为 1s) ,可以求出1v,则212vhhgB经过一个高度差为h的窗户,花了时间t 。求物体自由落体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差h。与题型 A 的解题思路类似。C水龙头滴水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5 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找出
10、滴水间隔。弄清楚什么时候计时,什么时候停止计时。如果从第一滴水滴出开始计时,到第n 滴水滴出停止计时,所花的时间为t,则滴水间隔1ttn。 (因为第一滴水没有算在 t 时间内,滴出第二滴才有一个时间间隔t ,滴出 3滴有 2t。 )这个不要死记硬背,题目一般都是会变的。可能是上面滴出第一滴计时,下面有n 滴落下停止计时;滴出一滴后,数“0” ,然后逐渐增加,数到“ n”的时候,停止计时;等等建议:一滴一滴地去数,然后递推到n。求完时间间隔后,一般是用在求重力加速度g 上。水龙头与地面的高度 h,如果只有一个时间间隔则22hgt; (t 用 t、n 表示即可)如果有两个时间间隔则22(2)hg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2022 年高 物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