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及其内容答案解析.doc





《小学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及其内容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及其内容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择校考试文言文提高训练(一)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1、解释下列加点字。(1)仕于南方 (2)并壳者 (3)其人自护所短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曰:“食菱须去壳。” (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
2、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楚:古国名。 旋:转弯。 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亟:突然;犯:碰到。 柁:同“舵”。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楚人有习操舟者 习: 操: 始折旋疾徐 折: 徐: 遽谢舟师 遽: 谢: 乃四顾胆落 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三)吴起守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
3、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俟(s):等待。信:信用。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恐其自食其言也()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四)人有负盐负薪者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
4、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 释:放下。 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群下:部下,属员。 实:事实,真相。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 藉背( ) 顾州纪风( ) 咸无答者( ) 得其实矣( )2、翻译下列的句子。 同释重担息树阴。 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3、评价一下李惠。 4
5、、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五)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居: (2)如入鲍鱼之肆 肆: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 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六)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
6、应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1)誉之曰 (2)物莫能陷也 (3)其人弗能应也 2、文中的“利”是“锋利”之意,请你回答:“坐收渔翁之利”中“利”的意思是 ;“出师不利”中“利”的意思是 。3、请你翻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分) 4、请你谈一谈读过小故事后的感受。(4分) (七)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
7、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八)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
8、,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棐(f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真草:楷书、草书。蕺(j)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老姥(m):老年妇女。王右军:指王羲之。重:看重,推崇。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 (2)姥初有愠色 愠: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九)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文言文 提高 训练 及其 内容 答案 谜底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