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之行程问答题.doc
《小学奥数之行程问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奥数之行程问答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程专题(一)一、时 间 相 同 速 度 比 等于 路 程 比【例 1】 甲、乙二人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4 : 3,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 B 地和乙到达 A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 30千米,则 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 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两个人相遇时所走过的路程比为 4 : 3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4/7;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个人共走了 3个全程,三个全程中甲走了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个全程所以 A、 B两地相距 (千米)【例 2】 B地
2、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甲出发10分后,乙从B地出发到C地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解析】 根据题意当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此时甲、乙位置如下:因为丙的速度是甲、乙的3倍,分步讨论如下:(1) 若丙先去追及乙,因时间相同丙的速度是乙的3倍,比乙多走两倍乙走需要10分钟,所以丙用时间为:10(31)=5(分钟)此时拿上乙拿错的信当丙再回到B点用5分钟,此时甲已经距B地有10105530(分
3、钟),同理丙追及时间为30(31)=15(分钟),此时给甲应该送的信,换回乙应该送的信在给乙送信,此时乙已经距B地:10551515=50(分钟),此时追及乙需要:50(31)=25(分钟),返回B地需要25分钟所以共需要时间为5515152525=90(分钟)(2) 同理先追及甲需要时间为120分钟【例 3】 (“圆明杯”数学邀请赛)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点出发,甲每分钟行米,乙每分钟行米,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中点的处相遇;如果甲出发后在途中某地停留了分钟,两人将在距中点的处相遇,且中点距、距离相等,问、两点相距多少米?【分析】 甲、乙两人速度比为,相遇的时候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
4、,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全程的第二次甲停留,乙没有停留,且前后两次相遇地点距离中点相等,所以第二次乙行了全程的,甲行了全程的由于甲、乙速度比为,根据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所以甲行走期间乙走了,所以甲停留期间乙行了,所以、两点的距离为(米)【例 4】 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5 : 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 20%,乙的速度增加 20%这样当甲到达 B 地时,乙离 A地还有 10 千米那么 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 两车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乙走了全程的,之后甲的速度减少 20%,乙的速度增加 20%,此时甲、乙的速度比为
5、,所以甲到达 B 地时,乙又走了,距离 A地,所以 A、 B 两地的距离为 (千米)【例 5】 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下午 1 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下午 2 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 15 千米下午 3 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 l5 千米下午 4 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 7 点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早晨几点出发?【解析】 从题中可以看出小王的速度比小张块下午 2 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 l5 千米下午 3 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 l5 千米,所以下午 2 点时小王距小张 15 千米,下午 3 点时小王超过小张 15千米,可知两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 30 千米由下午 3 点开始计算
6、,小王再有 1 小时就可走完全程,在这 1 小时当中,小王比小张多走 30 千米,那小张 3 小时走了15 30 45= + 千米,故小张的速度是 45 3 =15千米/时,小王的速度是15 30 =45千米/时全程是 45 3 =135千米,小张走完全程用了135 15= 9小时,所以他是上午 10 点出发的。【例 6】 从甲地到乙地,需先走一段下坡路,再走一段平路,最后再走一段上坡路。其中下坡路与上坡路的距离相等。陈明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 3 小时,其中第一小时比第二小时多走 15 千米,第二小时比第三小时多走 25 千米。如果汽车走上坡路比走平路每小时慢 30 千米,走下坡路比走平路每
7、小时快 15 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由于3个小时中每个小时各走的什么路不明确,所以需要先予以确定从甲地到乙地共用3小时,如果最后一小时先走了一段平路再走上坡路,也就是说走上坡路的路程不需要1小时,那么由于下坡路与上坡路距离相等,而下坡速度更快,所以下坡更用不了1小时,这说明第一小时既走完了下坡路,又走了一段平路,而第二小时则是全在走平路这样的话,由于下坡速度大于平路速度,所以第一小时走的路程小于以下坡的速度走1小时的路程,而这个路程恰好比以平路的速度走1小时的路程(即第二小时走的路程)多走15千米,所以这样的话第一小时走的路程比第二小时走的路程多走的少于15千米,不合题意
8、,所以假设不成立,即第三小时全部在走上坡路如果第一小时全部在走下坡路,那么第二小时走了一段下坡路后又走了一段平路,这样第二小时走的路程将大于以平路的速度走1小时的路程,而第一小时走的路程比第二小时走的路程多走的少于15千米,也不合题意,所以假设也不成立,故第一小时已走完下坡路,还走了一段平路所以整个行程为:第一小时已走完下坡路,还走了一段平路;第二小时走完平路,还走了一段上坡路;第三小时全部在走上坡路由于第二小时比第三小时多走25千米,而走平路比走上坡路的速度快每小时30千米所以第二小时内用在走平路上的时间为小时,其余的小时在走上坡路;因为第一小时比第二小时多走了15千米,而小时的下坡路比上坡
9、路要多走千米,那么第一小时余下的下坡路所用的时间为小时,所以在第一小时中,有小时是在下坡路上走的,剩余的小时是在平路上走的因此,陈明走下坡路用了小时,走平路用了小时,走上坡路用了小时因为下坡路与上坡路的距离相等,所以上坡路与下坡路的速度比是那么下坡路的速度为千米/时,平路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上坡路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千米)模块二、路 程 相 同 速 度 比 等 于 时 间 的 反 比【例 7】 甲、乙两人同时从地出发到地,经过3小时,甲先到地,乙还需要1小时到达地,此时甲、乙共行了35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分析】 甲用3小时行完全程,而乙需要4小时,说明两人的速度之比为,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行程 问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