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苏教版必修 .pdf
《2022年高中语文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苏教版必修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苏教版必修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人墓碑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熟读课文并背诵五六两节;2. 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明3. 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4. 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1. 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诵读翻译。2 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发易顾加遇记文本研习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 : 张溥 (1602 1641) ,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 ,以继承东林 ( 顾宪成、 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 阉党称他们为 “东林党”,被残酷镇压 ) 传统自居, ?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
2、响很大。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复社”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二、时代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明神宗( 万历帝 ) 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三、解题 :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魏阉死
3、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四、朗读课文。1给生字注音阉 yan 旌 jing 湮 yan 皦 jiao 缇 ti 抶 chi 溷 hun 傫 lei 詈 li 逡 qun 冏 jiong 2区别下面各组字的
4、形音义,先注音后组词。皎()_ 缴()_ 檄()_ 徼()_ 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_ 佯()_ 堤()_ 徉()_ 噪()_ 谥()_ 燥() _ 隘()_ 躁() _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一)、诵读第 1段。(二)、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讨论解答。实词 1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当路)居于要地,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 、 即除魏阉废 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台阶。登自东除。 二京赋张衡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拜官,任命,授职。予除
5、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指南路后序整治,治理。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 、以 旌其所为:表扬。/ 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虚词1、五人者,盖 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2、激于义 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三)重点句子翻译:1、无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个)人, (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四)、再次阅读第一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题目为“五人墓碑记”即为五人所作的碑记。本文既为碑记,自然要写五人为
6、怎样的人,如何去写呢?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本句又有何特点?本句用“者”提顿,用“也”煞句,“者” “也”照应,是古汉语中判断句中的典型结构。一开篇就为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之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之 “被逮”的时候, “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五人的颂扬,突出了一个“义”字,为后文议论张本。同时点明“为义而死”应颂扬,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于这些,作者暂还没有发表议论,然而讽刺的
7、锋芒,也已经从对五人的颂扬中显露出来了。另外, “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正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而,这样开篇,还可起到开门见山,提纲絜领的作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第二课时:一、对照注释,翻译第二段,并掌握第二段重点字词实词1、去 今之墓而 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去: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除掉,去掉。除残
8、去秽。 距,距离。到,往。休 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3、慷慨 得志 之徒: (做事合乎心愿,顺利)官运亨通。4、况 草野 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5、独五人之 曒曒 :同“皎皎”,光明貌。(2)虚词1、 夫五人之死:发语词。2、而 葬焉:承接连词。3、凡 富贵之 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4、亦 已众矣:程度副词,太。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6、独 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重点句子翻译:夫无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
9、,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3)研讨第二段文章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地列出一组对比。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讨论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对比内容: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死而湮没不足道十有一月五人皦皦其实,作者这样一写,自然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凡人皆有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答案其实已是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引而不发,暂时不作结论,而用“何也”一句导入下文,使本来已波澜起伏的文势陡然涌现出轩然大波,这正是作者行文的妙处。二、研讨三段1、齐读三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3 页,共 8 页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段的内容。三、研讨第三段字词(1)对照注释,翻译第三段(2)齐读第三段(3)明确重点实词1、在 丁卯 三月之 望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最后一天(晦)十五(望)十六(既望) 2 、吾社之 行/ 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先:形容词用作动词。 3 、敛赀财 以送其行:募集款项。“赀”同“资”。 4 、 缇骑 按剑而 前 曰: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差役。名词用作动词,向前。5、 众不能 堪 :经得起,能忍受。不堪设相。可以,能够。“
11、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 抶而 仆之:使动用法。7、按 诛五人:查究,依照罪名。8、即今之 傫然 在墓者也:聚集的样子。(4)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敛赀财 以送其行:目的连词。 3、则噪而 相逐:偏指一方。 4、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重点句子翻译: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人墓碑记 2022年高中语文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苏教版必修 2022 年高 语文 212 墓碑 同步 备课 教案 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