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题.doc
《平面镜成像实验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镜成像实验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面镜成像1(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 关系;(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 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2(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
2、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3(5分)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3、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答: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答: 。理由是: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 在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
4、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与物大小比较112.012.0等大215.015.0等大
5、316.016.0等大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6(9分)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 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暗”或“较明”);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
6、璃板 , 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7(4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 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1)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大小关系。(2)移去下班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基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将蜡烛A逐渐远离离板
7、,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8(5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试验中。(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用此测量工具是为了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 像。9(5分)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
8、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10(6分)如右
9、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
10、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1(5分)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照图那样,在桌面上立一块玻璃板,孙悦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 ,从而比较 的大小关系;孙悦同学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拿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的科学方法。物体;物与像;另一只相同的蜡烛;像完全重合
11、;等效替代(或等量替换)12(5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
12、3(5分)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l)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C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如下左图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14(4分)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面镜 成像 实验 试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