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doc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整理.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三专题一知识点背诵第一节 百家争鸣一、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原因)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1、 政治: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根本)2、 经济: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封建社会逐步建立;分裂走向统一。3、 阶级: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 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思想文化和科技大发展。二、 各家代表人物及思想1、 儒家(1) 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及贡献:A、 政治思想:仁(核心)、为政以德(得治,民本)、敬鬼神而远之,注重政治与人事。礼:恢复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保守性)B、 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
2、展C、 伦理观:性相近D、 文化贡献:言论被总结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六经。(2)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后人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思想主张:A、政治主张:仁政”政在得民 民贵君轻(民本)B、伦理观: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C、道德观: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四德:仁义礼智(3)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集大成者,时人尊称“荀卿”。A、哲学(天人关系): “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B、政治思想:仁义,君舟民水(民本),礼法并用C、伦理观:性恶论2、
3、道家(1)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A、 思想:哲学: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辨证法思想(事物都有两个对立面,且相互转换。)、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评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主张:A、 “道”是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B、 齐物论 (世间万物没有界限与差别)C、逍遥的人生哲学评价:庄子的“逍遥”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消极思想。3
4、、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A、理论来源:法、术、势三派 道家思想B、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C、作 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4、墨家: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A、主旨:兼爱 、 非攻、尚贤、尚同、非乐、 非命、节葬 、节用2、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3、逻辑学:提出中国最早逻辑学术语。特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
5、精神 三、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第二节汉代儒学一、 焚书坑儒1、原因:1)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 2)儒生和游生引用儒学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3)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焚书坑儒的内容:(略)3、实质和评价(1)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2)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
6、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秦朝统治。 (3)消极: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使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 二、 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和表现1、思想:采用董仲舒新儒学思想(1)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2)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3)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4)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稳定统治秩序)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2、政治:起用文学儒士参政3、教育:中
7、央兴办太学、各郡国设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使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机会,一定改变大官富子嗣垄断教育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入学的传播和发展。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4、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5、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6、影响:积极:1)为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2)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正统)地位;(封建统治思想) 3)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必修 专题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