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doc
《八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册 与朱元思书1、与朱元思书作者 _,南朝梁文学家。从题目看,本文应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 ;从内容上看,本文更是一篇语言优美的 。本文先总写 ,再分写 和_,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_、山之_、山之_,让人们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壮美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2、注音:互相轩邈 水皆缥碧 急湍甚箭 泠泠作响 鸢飞戾天者3、通假字:窥谷忘反 蝉则千转不穷 有时见日4、古今异义:经纶世务者 鸢飞戾天者 一百许里5、一词多义: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 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6、词类活用:任意东西 (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风烟俱净( )望峰息
2、心( )7.注明修辞: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急流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按原文填空:从文中找出一组从视觉方面写景的对偶句: ;找出一组从听觉方面写景的对偶句: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总写富春江山水风貌的句子是 。作者欣赏山水后的感慨(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的句子)是 。9、译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急流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3、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0.作者分别用“奇”和“异”来形容富阳至桐庐一带山水的特点,简要概括“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两句表现了水的什么特点,并说出作者采用了何种写法,有何表达效果。11.文章在描写富春江“山奇”时充分调动感官,试对其中一两种举例说明。12.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五柳先生传1、五柳先生传作者 ,名 ,字 ,东晋人,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2、注音:吝情 箪瓢屡空 黔娄之妻 戚戚 汲汲 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 亲旧知其如此4、按原文填空:(1)从衣食住三方面说明五柳先生的贫困,摘文中原句:衣: 。食
4、: 。住: 。(2)文中概述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的一个句子是 。(3)文中描述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4)文中借黔娄之妻的话赞扬了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黔娄之妻之言是 。(5)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照应的句子是 。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5、今天的“不求甚解”带有什么色彩?怎么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6、文中以“无怀氏”“葛天氏”自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7、译句: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马说1、马说作者 。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其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文章借千里马难遇_,最终被_,揭露_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_和深沉的_之情。2. 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与现代的杂文相似。3、注音:骈( )死于槽( )枥( )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 4、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6、其真无马邪5、古今异义: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6、一词多义: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策勋十二转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7、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8、按原文填空:马说论述的中心是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写千里马终生痛苦遭遇的句子是 。最能突出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一句话是 。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_。 食马者浅薄愚妄表
7、现在:_。 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_。 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_。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_。 9、译句: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送东阳马生序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 ,作者 , 文学家。这是一篇 ,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文章先写自己当年
8、拜师求学的亲身经历,再写太学生的学习条件,在对比中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是从 、 、 、 四个方面来谈自己的求学经历的。写出文中有对比关系的三组语句:2、原文填空:写自己求师途中艰难之状的句子是 , 。写求师途中恶劣环境的句子是 , 。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师心切,达到忘我境界的句子是 。求学条件艰苦,但自己却不羡慕比他条件好的人的原因是 ,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_。最能表现作者幼时抄书艰苦的句子:_。表明老师发怒,自己以谦和的态度虚心请教的句子:_。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_。3、注音:嗜学 逾约 加冠 叱咄 负箧曳屣 皲裂 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 拥覆,久而乃和 右备容臭
9、烨然 緼 袍敝衣 4、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5、古今异义:媵人持汤沃灌 日再食 录毕,走送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尝趋百里外 6、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无鲜肥滋味之享 主人日再食 手自笔录 7、多义词: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寡助之至 8、 译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援疑质理。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0、。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余/因得/遍观群书。(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0、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了自己求学时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幼时抄书之难,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11、 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阅读收获。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有恒心和毅力,能忍受寂寞,勤奋努力,最终一定会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12、 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比,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难,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13、
11、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勤学苦读,不畏艰难。14、 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尊敬老师。15、 问答(一):(1)本文的叙述中心是什么? 本文叙述的中心是“余之勤且艰”,即作者辛勤又艰苦的求学经历。 (2)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文中有哪些体现?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体现在“余幼时”“既加冠”“当余之从师也”等内容上。 (3)文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作者刻苦而又守信,“天大寒,弗之怠”和“录毕,走送之,不敢
12、稍逾约”。 (4)作者详尽地写了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原文说说其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如,写作者“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以“德隆望尊”的先生“未尝稍降辞色”的严厉态度和作者“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恭敬态度做对比,通过对比既突出作者嗜学、勤学的品格,也写出他求学之艰;又如,写“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的华丽衣饰与作者“缊袍敝衣”的寒酸做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家境贫寒,也强调了环境的优劣不
13、是决定人品、学识的因素,给人以启迪,更强化了对马生的勉励之情。16、问答(二):(1)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讲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读书求学的经历。(2)假若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读书求学经历的特点,可用什么词? 艰难 (3)作者讲述自己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4)第一段中,“艰难”具体表现有哪些? “ 无从致书以观”(无书)和 “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师) (5)为什么会有这些难处呢?作者是怎样解决这两个矛盾的? 因为“家贫”。 作者是通过“借书” 抄书”解决了无书的难题,是通过远路投师、尊师好问,解决了无师的难题。 (6)“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勤奋
14、好学,借书从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 (7)从作者借书、抄书、还书这一层内容里,你认为我们该学习他哪些品质或者方法? 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持之以恒;诚实守信。 勤奋好学,不怕吃苦;持之以恒;诚实守信。 (8)书中乡知先达是怎样的老师? 宋濂是怎样对待这位老师的?在此仅仅是为了突出老师的严厉吗? 这位先达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但是对人严厉,甚至冷漠,还不时发脾气。态度虔诚而恭敬。 “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作者写教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艰难和求学态度的严谨。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勤奋好学,不畏艰苦,尊师好问,虚心求教,
15、执着追求,百折不挠。 (10)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从师求学过程的艰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哪部分写的最感人?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写:先写行,再写住,接着写食,最后写衣。“行”这部分写得最感人, 艰难跋涉,山路难走,天气恶劣,负重远行,以至于到了旅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止作者求学的脚步。精神可敬可佩。 (11)总结全文,揭示作者成功的原因是哪句话?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的情景。(13)文章中有多处对比,请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分析。 请教时老师的态度和作者的态度的对比,用老师的态度反衬作者求学的艰难和求学态度的诚恳。作者的衣食和
16、同舍生的华丽服饰的比较 ,通过对比,写出自己生活的艰苦,进而突出自 己学习勤苦、不慕富贵、专心求学的高尚品质。 (14)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15)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16)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写这些? 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重要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