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知识点梳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生活第一课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课知识点梳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结合三鹿奶粉等事件)(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
2、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重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
3、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第一 知识点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