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比喻、拟人、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预习提纲:1、 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歌注释,紧扣上下文,口头翻译诗歌并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学常识。2、划分诗歌层次,简要概括并批注在课本上。3、勾画出诗歌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结合诗歌讲义,用情感术语词做批注。4、找出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学生活动过程及方法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读)三、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故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死
2、后由朋友私下起并非朝廷颁布故称私谥)东晋末年伟大诗人。曾几次做官又辞官。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但他只做了81天就辞官,直到63岁去世再未出仕做官,彻底归隐田园。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这种不愿在污浊官场混迹,想要保持高洁、独善其身的文人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很深。譬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此一脉相承。也正是因为他生前的这种气节,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人生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诗歌特征:一种平淡自然、萧散冲澹。主要指
3、那些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清新疏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可谓是此类代表。另一种是慷慨激昂,豪放有力。主要指那些咏诗拟古之作,用语豪迈刚烈,感情激越。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其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了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和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2、抽查学生朗读本首诗歌,读准字注音、解释并积
4、累:羁(j)鸟:笼中鸟 守拙(zhu):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荫(yn):动词,遮蔽 暧暧(i) :昏暗,模糊樊(fn)笼:官场生活3、抽学生翻译诗句,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疏通文意,教师点拨引导。4、诗歌的层次:(1)开首至“池鱼思故渊”六句为第一层,追述“归园田”之事实。诗人从自诉平生秉性起笔,交代仕宦经历,并以羁鸟恋林、池鱼思渊比况,形象地表明归隐志向。(2) “开荒南野际”至“虚室有余闲”十句为第二层,描绘“归园田”后所闻见之景象。“开荒南野际”二句回应上一层归隐事实,并总摄以下十句写景。“方宅十余亩”四句,写家居周围景象,属近景;“暧暧远人村”四句,写家居以外景象,属远景;“户庭无尘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园田居 园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