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划趋势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付新彦二一一年二月目 录一、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1(一)各省市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1(二)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2(三)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内容存在差异性2(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2二、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3(一)学前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3(二)中考的选拔性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日益淡化3(三)教育现代化建设经费逐渐向中西部倾斜3(四)教育现代化的“软件”更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水平3三、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4(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法规比较健全4(二)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工程”4(
2、三)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工程”5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5(一)加强苏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建设5(二)注重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软件”建设5附录1:2007-2009年通过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估的县(市、区)(共62个)1附录2:2001年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工程名单(137所)1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付新彦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我国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即使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最早提出建设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从20世纪
3、90年代初期以来,上海、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省市都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为当地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经过教育界领导、专家和学者的长期调研起草、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由此可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教育现代化的涵义来看,教育现代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教育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等。所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刚颁布时很多人
4、都认为这个目标难以实现。为此,曾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的调研和起草等工作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瑞文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解读是:“具体来说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达到90%,大学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胡瑞文院长主要从教育层次结构来说明“教育现代化”的某些标准。然而,全国各省市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重视教育综合入学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而且也非常关注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装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的公平性,等等。一、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5、:(一) 各省市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颁布后,各省市结合本省、本市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起草了各自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其中全面实现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省市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如:北京市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力资源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上海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努力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广东省的主要
6、目标是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服务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广东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应有的贡献;江苏省的战略目标是适应“两个率先”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二)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
7、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关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东部地区的建设步伐比中西部地区快,建设水平和要求比中西部地区高。比如上海市2010年的数据表明,3到6岁幼儿入幼儿园率达98%,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也在全国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根据胡瑞文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解读,上海市2010年已经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三)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内容存在差异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基础不同,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不同,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其建设内容或着重点不同。比如目前上海市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它们把教育现代化建
8、设的重心放在教育公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终身教育等“软件”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着重点还放在教学装备、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硬件”方面。苏南(长江以南的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建设已基本上达到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标准,目前工作的着重点是教育现代化的“软件”方面,但苏北(长江以北的江苏省区域)大部分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工作重心依然停留在“硬件”方面。(四)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多样化教育现代化本身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对教育现代化的界定也存在着差异,导致教育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多样性。所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则有可能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目前
9、我国有些省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过教育部门、专家和学者的长期调查和研究而制定了某些评价指标体系。比如教育部规划司规划处与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制订了上海市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广东省制订了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等等。二、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特别是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来看,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 学前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学前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第一次以一个独立
10、的章节出现,其地位和分量可见一斑。由于目前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收费标准都没有统一,结果导致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入园难”,很多孩子不能够接受完整的学前教育或不能接受学前教育。为了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学前教育必定是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二) 中考的选拔性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日益淡化目前我国的中考基本上还是选拔性考试,选拔考试必然淘汰某些成绩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指标就是高中阶段教育达到90%。当前有些省市已经将高
11、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推广十二年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是否收取学费无明确说明)。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导向下,中考的选拔性必然会日益淡化。(三) 教育现代化建设经费逐渐向中西部倾斜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往往会考虑教育的规模,再结合区域特点进行经费分配。作为人口数量少、高校数量少、学校规模小的西部地区,即使人均教育经费高于东部地区,但是其总体的教育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了提高教育的公平性,调节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在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下,国家必然会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首先保障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建设。同时,通过良好的“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达到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学 现代化 现状 及其 发展规划 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