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 .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检测地球和地图(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章末检测卷第2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A.新图比例尺为15 000B.新图图幅为原图的2倍C.甲地地表坡度变大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答案:1.C2.D解析:第1题,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河岸线相当于等深线,等值线稀疏,说明坡缓,水浅。因此岛上居民欲在夏
2、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丙地。第2题,图示比例尺是125 000,比例尺增大一倍,则新图比例尺为112 500,A项错;新图图幅为原图的4倍,B项错;比例尺缩放,地表坡度不变,C项错;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D项正确。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1)及地形剖面图(图2)。读图,完成第34题。3.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B.在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C.在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D.在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B.河流有较
3、长的冰期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D.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答案:3.A4.D解析:第3题,从地到山顶的山坡为凹形坡,因此在地能看到山顶,可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地到山顶的山坡为凸形坡,在地不能看到山顶,因此无法估测山的相对高度;地到谷底之间为凹形坡,可看到谷底,可估测山谷的相对高度,但无法估测山谷的海拔;地到谷底之间为凸形坡,无法看到谷底,因此无法估测谷底的相对深度。第4题,成都位于冲积扇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示西北山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山高谷深,岩石破碎,且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质灾害频发。(2018山东济宁摸底)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
4、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毫米,蒸发量约为1 315毫米。据此完成第56题。5.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6.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B.距今7 000年至20世纪50年代C.距今5 700年至距今2 700年D.距今7 000年至距今5 700年答案:5.C6.A解析:第5题,从不同时期湖面变化图可知,湖北岸变化幅度小,南岸变化幅度大,说明北岸深且陡,南岸缓且浅,沿PQ一线在南岸经过一河流,地势会有所降低,C项正确。第6题,图中湖面变化两条线距离与时间比越大,湖泊变迁越快。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两
5、条线距离虽不是最大,但时间最短(只有30年左右),每年变化最大。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79题。7.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0米,则图中甲地与丁地最大高差约为()A.290米B.260米C.210米D.300米8.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A.发现太阳位于乙地正南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正东方向漂流C.能看到海边丙处游人D.看不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9.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D.降水季节变化大,河
6、流流速变化大答案:7.A8.D9.D解析:第7题,结合题意,判断等高距为5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地海拔为300350米,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20米,则乙地海拔为5080米。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220300米,最大高差无限接近300米,但不能等于300米。故A项正确。第8题,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该地为东经90,此地地方时为正午12时,所以太阳位于乙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A项错误;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流,B项错;海边丙处在凸坡下方,不能看到丙处游人,C项错误;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D项正确。第9题,河流流速较大时,沉积物的颗粒较大,流速较
7、小时,河流沉积颗粒较小,丁处是曲流,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在此处流速变化较大,有可能是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故D项正确。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首次在罗斯海发现新锚地,图中A地拟建我国第6个极地科考站。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10.图中A地()A.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B.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C.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D.距离泰山站约9 900千米11.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A.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B.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企鹅C.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D.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黄河站位于北极地
8、区,大致位于12E,A地位于南极地区,大致位于170E,故A地位于黄河站东南方,A项错;中山站濒临印度洋,A地濒临太平洋,B项错;A地纬度高于长城站,故线速度小于长城站,C项正确;泰山站与A地经度相差约90,且纬度大致在80S,故二者之间距离大致为110千米90cos 80,小于9 900千米,D项错。第11题,北极为极昼时,南极为极夜,两极地区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同时出现,A项错;南极为冰雪覆盖大陆,典型动物为企鹅,北极为浮冰世界,典型动物为北极熊,B项错;北极大洋环流为顺时针,南极大洋环流为逆时针,C项错;南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均受极地东风带影响,降水少,D项正确。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区
9、等高线示意图,完成第1214题。12.图中乙地与湖面高差的最大值可能是()A.20米B.45米C.95米D.135米13.图中甲、乙、丙、丁中适合建乡村聚落的地点是()A.甲、丙B.甲、乙C.丙、丁D.乙、丁14.图中虚线为利用湖泊水源灌溉农田的规划线路,最合理的自流渠是()A.B.C.D.答案:12.B13.A14.C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50米,乙地海拔为100150米,湖面海拔为100米,乙地与湖面高差为050米,所以B项正确。第13题,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甲、丙海拔相对较高,适合建乡村聚落,所以A项正确。第14题,读图可知,线路水从高处向
10、低处流,是最合理的自流渠。图1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米。图2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完成第1517题。图1图215.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A.15米B.17米C.35米D.37米16.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7.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B.C.D.答案:15.C16.B17.B解析:第15题,图中瀑布位于桥梁上游河流的陡崖处,320米、330米、340米三条等高线在此重合,瀑布顶端的海拔大于或等于340米,小于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广西高考地理导学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检测地球和地图 2021 广西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检测 第一章 地球 地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