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训练: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训练: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训练: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洛阳、许昌二模)隋文帝曾多次下旨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D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D隋文帝提倡儒学,而隋书所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与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旨不一致,说明当时佛道影响力较强,故选D项;复兴儒学是士大夫的一种追求,但是并不能得出是士大夫的首要任务,排除
2、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势,排除B项;C项与材料隋文帝提倡儒学的主张相矛盾,排除。2(2019南通二模)在外来印度文化哲学与本土道教文化哲学挑战下,儒学家通过诠释伦理与天道的连接,使心性为核心的传统儒学获得了新的生命,从而构建起不同于佛老的新儒学的理论形态。“新儒学”兴起于()A先秦B西汉C两宋D明清C儒学在两宋时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程朱理学,完成儒学价值信仰体系,故选C项;先秦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排除A项;汉代儒学吸收了道家、阴阳五行形成董仲舒儒学,排除B项;明清对理学进行了批判继承,排除D项。3名公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
3、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这一判决说明宋代()A否定了其财产私有制B维护了儒家传统道德C凸显了社会习俗作用D体现了法律公平公正B官府判决土地归属说明了保护其财产私有制,故A错误;官府判决依据是“孝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的判决依据是儒家道德标准,故C、D两项错误。4(2019温州适应性考试)“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C“盖为学之道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指读书与穷
4、理、为学环环相扣,这是程朱理学主张,“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强调修心养性、内心反省,此为陆王心学主张,故选C项;孟子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墨子为墨家代表,排除A项;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为法家,排除B项;陆九渊与王阳明同属于心学,排除D项。5(2019沧州高三联考)“良知”之说源于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将“良知”说成儒家文明最精华、最具永恒性的观念,能让人超脱患难生死,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逐渐形成“致良知”的主张。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A推动了儒学思想世俗化B尊崇了儒学的传统风尚C显著提升了“四书”地位D背离了理学
5、的基本思想B据材料“良知”之说源于孟子,“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可知王阳明推崇儒家“良知”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致良知”主张,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推崇儒家良知思想,而未涉及儒家思想世俗化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侧重于王阳明对于良知的发扬与改造,而不是强调突出“四书”的地位,排除C项;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即理也,符合理学的范畴,排除D项。6(2019唐山一模)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
6、 A具有写意画的特征B开风俗画创作先河C受到理学思潮影响D体现世俗化的趋势C该画作的特点是细致入微,注意真实性,体现了宋明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7“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A批判君主专制B反对教条主义C主张学以致用D反对儒家思想B根据题干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A项错误;同理,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涉及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C项错误;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
7、故D项错误。8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A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B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D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B“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这些思想共通之处在于限制专权,回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诉求,故选B项;地方割据使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与材料中的进步思潮无关,排除A项;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但不反对君主制,排除C项;材料中的进步思潮并未成为主流,主流统治思想是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排除D项。9梁启超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为一
8、部“怪书”,它“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黄宗羲思想很幼稚的根本原因是()A新经济因素的迟滞与微弱B未能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C缺乏相应的阶级基础D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A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内涵缺乏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清资本主义始终停留在萌芽状态,故A项正确。10(2019东营模拟)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姓名称号思想家籍贯生卒年16131682年思想主张主要成就提出实践中求真知的主张,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康有为B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限时 训练 24 宋明理学 明清 之际 儒学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