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5江苏高考,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2016江苏高考,1,3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3.2016全国卷,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
2、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4.2017海南高考,1,2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5.2016海南高考,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
3、诉求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6.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7.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地区,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8.2015天津文综,
4、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9.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由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派出,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A.削弱了地方权力B.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0.2016全国卷,25,4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
5、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11.2017全国卷,25,4分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面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2.2018江苏高考,3,3分有学者认为,唐代
6、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13.2019海南高考,2,2分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14.2016全国卷,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
7、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15.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
8、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7.2019北京文综,15,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
9、.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1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19.2018北京文综,14,4分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
10、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考法1 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12019全国卷,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本题从商周王位继承情况切入,考查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跟禅让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C项材料无从体
11、现。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强调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B解题反思王国维认为,商朝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而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因之一为“息争”。“德行”“才华”“功过”这些主观判断言人人殊,而“嫡庶”“长幼”则是客观存在,毫无争议,又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权力争端,又可以稳定对地方的统治。所以周朝推行“长嫡承统”,上到君王诸侯,下到世人平民,权益继承有法可依,保证了整个社会的稳定。22017全国卷,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
12、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本题从西周初期的分封切入,考查分封制在推动文化交流与认同方面的作用,凸显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材料中“河南”“山东”“北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使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西周不存在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名师点拨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是一种文化认同,人们恪守一种以文化差
13、异为区别的国家观念。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并强化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等功能。近年来,高考全国卷试题中多次出现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反思等词语。考法2 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发展32018全国卷,26,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14、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本题从武则天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动切入,考查唐代君主专制的强化,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宰相数量增加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B项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项错误。C名师点拨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均为宰相,武则天以后,逐渐出现尚书左右仆射不能参与国家大政的趋势,此后尚书左右丞侵夺尚书左右仆射职权、门下侍郎侵夺侍中职权、中书侍郎侵夺中书令职权,翰林学士甚至可以直接加
15、官为宰相,宰相使职化渐成潮流。宰相使职化在唐宋时期是宰相制度发展的集中表现,且使职化是唐宋官僚制度变革的主要方向,宋代形成较为典型的使职差遣制度。42017全国卷,27,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本题从明朝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切入,考查明朝中枢决策过程的异变,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
16、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明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A 解题反思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幼不理政事等,会有人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外戚干政(2015年全国卷第25题)、宦官专权等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加强,因为宦官、外戚的权力皆来自皇帝。同样,明中后期内阁权力的增大反映的也是皇权的强化。考法3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52019全国卷,24,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
17、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本题从秦国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切入,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商鞅算得上是中国式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之人”,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家组织能力增强,对秦国相关知识的考查,又在隐性培养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办大事,故答案为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制)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
18、要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工具),故B项错误。当时的交通落后,C项排除。D解题反思秦的制度优势在于社会治理效率。刘瑜曾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百年征战给当时的各地君主带去“国家建构”压力唯有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和管理生产以及汲取社会资源的政权能够“适者生存”。于是,集权最成功的秦国“脱颖而出”,并在征服其他国家后将这一“秦国模式”推广到整个中国。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运用到高考题中已成为命题新趋势,需要考生重视。62019全国卷,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
19、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本题从西汉时的“皮币”切入,考查汉武帝对诸侯实力的削弱,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由材料可知,汉武帝时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C项正确。“皮币”不是货币,材料现象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皮币”政策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现象加强了而非实现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C解题反思西
20、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出现,中央集权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收回了王国的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除颁布“推恩令”外,在经济上也采取了盐铁官营、制作“皮币”等措施对王国实力进行打击,这些措施不仅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也为解决边患问题创造了条件(2017年全国卷第25题)。此外,他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72018全国卷,25,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
21、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本题从唐朝后期不同类型的藩镇在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方面的情况切入,考查藩镇对唐朝统治的影响,凸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由表格信息可知,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纳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彼此之间征伐不已”仅由材料无法得出,故排除A、B
22、两项;河朔型藩镇自己任免官员、不供纳赋税、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D解题反思本题打破思维定式,考查藩镇在维护中央统治方面的积极作用。唐朝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管理,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肃宗时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后来观察使和节度使由一人兼任,行政监察权和军事权合二为一,这是唐后期藩镇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82019全国卷,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本题从北宋的募兵制切入,考查兵制与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21 届课标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教师 第一 单元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