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十一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十一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十一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十一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20安徽合肥调研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服制中确定西装和百褶裙分别为男女制式礼服,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规定了如图1、图2所示的男女制式礼服。礼服的变化反映出()图1男士礼服样式图2女士礼服样式A.政府主导风俗习惯变迁 B.中西服饰融合成为时尚 C.传统文化受到政府重视 D.男女平等成为主流观念2.2017全国卷,29,4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
2、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3.2016海南高考,17,2分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4.2019江苏高考,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3、。”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5.2015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考点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6.2020贵州贵阳摸底19世纪70年代,刘锡鸿在英国体验了欧洲文明的先进性并感慨万千;1
4、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却以铁路会破坏风水,“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等理由,反对修建铁路。据此可推知()A.当时火车安全性能低B.官僚的认识水平影响近代化进程C.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D.铁路的建设便利了列强侵略中国 7.2016天津文综,5,4分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信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世界市场的发展A.B.C.D.8.201
5、8年4月浙江选考,15,2分“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考点3大众传媒的发展 9.2020全国大联考据记载,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政论,揭露日本侵占朝鲜的政治意图;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点石斋画报刊载了
6、以反侵略战争为主题的时事画近百幅。这说明当时的报刊()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利器B.决定了社会舆论的最终走向C.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D.成为国人了解时事的主渠道10.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11.2018年4月浙江选考,28,2分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影事概略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
7、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20世纪50、60年代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
8、 B. C. D.考法1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9海南高考,9,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本题以福建地区近代建筑的风格为切入点,考查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说明中西建筑文化出现融合,故选 B项;材料只提到“厦门鼓浪屿”
9、“漳州”“泉州”,“遍及中国乡村”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表明近代建筑保留了中式风格,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考法2 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22019年4月浙江选考,16,2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A. B.C.D.本题以交通工具的进步为切入点,考查了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进步的表现和影响,凸显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从“马拉火车”到“磁悬浮
10、列车”,反映的是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故错误;根据材料“马拉火车”“磁悬浮列车”“行行复行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工具的发展使民众出行更加便捷,故正确;夸大了交通工具的作用;交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故正确。故选D项。D考法3 大众传媒的发展32017江苏高考,7,3分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十一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1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教师 第二十一 单元 中国 现代 社会生活 变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