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关键环节重要材料部门岗位标准与措施.doc
《医院关键环节重要材料部门岗位标准与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关键环节重要材料部门岗位标准与措施.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医疗质量关键环节一、 危急重患者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1、 标准:(1) 危急重患者抢救治疗措施和方案符合抢救治疗原则,快速、高效。(2) 病历书写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准确、规范。(3) 会诊讨论等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急诊急危重患者会诊应在15分钟到达现场。(4) 门诊、急诊留观不得超过72小时,住院患者3日未明确诊断或病情恶化者必须组织相关专业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断,制定相应诊治计划和方案。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讨论分析。(5) 紧急手术应在决定手术后即刻开出术前医嘱,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麻醉科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前往病人所在
2、病房,检查病人并随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由有关科室按医院手术分类与审批权限规定指派相应职称的医师主刀。(6) 急救药品物品齐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7) 执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2、 措施:(1) 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首诊负责制,严格交接班。(2) 为急危重患者的检查、入院、手术等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和流程,保证各种措施和方案的有效落实。(3) 急危重患者的检查、转科、转院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和护送,并准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4)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人人熟练掌握急危重病员的抢救治疗程序和技术操作标准。(5) 在抢救的同时,逐级报告,必要时组织科间和全院会诊
3、及抢救。(6)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急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7)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8) 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随时将病情进行通报,重要诊治措施、监护计划、有创检查应征得本人、家属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医疗同意书。(9) 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和记录。(10) 加强院科两级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结果纳入每月医疗质量综合考核体系,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二、 围手术期管理标准和措施1、 标准:(1) 术前检查齐全,准备完善。(2) 大中型手术、复杂手术、危重患者手术、特殊患者手术、新开展手术有术前讨论,制定有详细的手术
4、方案;手术审批报告及时;完成术前小结。(3) 择期手术应于手术前一日,急诊手术提前30分钟通知手术室麻醉科,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必须按时做好准备和参加手术,急诊手术随叫随到。(4) 麻醉师术前必须查看病员,评估风险,制定麻醉方案,术后按时访视。(5) 术前履行告知义务,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及相关医疗文书。(6) 手术人员安排按照手术分级管理要求执行。(7)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8) 病历书写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执行。(9) 执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10) 手术室布局合理、流程规范,手术室器械、药品和设备必须满足手术及麻醉需要。(11)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置。2、 措施:(1) 严格执行
5、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 择期手术前,必须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按规定进行术前讨论、报告审批。(3) 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纠正手术相对禁忌症。(4) 术前履行告知义务,并签署好手术同意书及相关医疗文书。(5) 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手术人员。(6) 提前通知手术相关部门做好手术相关准备。(7) 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8) 麻醉师必须进行麻醉访视。做好麻醉准备、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和随访。严格掌握拔管指征,不得随意带管回病房。(9) 严格遵守手术室工作制度,遵守无菌原则。(10) 严格手术器械管理,术前术后清点无误。(11) 严格手术安全核查相关规定。(12)
6、术中发现异常、“意外”等均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汇报。(13) 及时书写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单,粘贴各种标签存放病历中。(14) 离体组织送病检。(15) 麻师、术者、护士共同护送病员到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麻醉医师在24小时内作好随访记录,特殊情况时及时、多次随访。(16) 手术医生及时下达术后医嘱,及时完成手术相关记录,向值班医生做好交班。(17) 病区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认真做好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工作。(18) 急诊科、门诊换药室、科室治疗室除开展简单的清创缝合、紧急止血和外科换药手术外,不允许开展其他手术。(19) 加强院科两级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结果纳
7、入每月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三、 有创诊疗操作管理标准和措施1、 标准:(1) 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质。(2) 有创诊疗操作项目根据患者病情是必要的、可行的。(3) 病员及或家属(委托人)同意。(4) 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5) 执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6)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置。2、 措施:(1) 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2) 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3)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 认真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患者心理准备、物质器械、药品、人员等。(5) 操作中严格
8、遵守操作流程及无菌原则。(6) 及时完成相关操作记录。(7) 操作完成后及时告知操作结果交代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护理、观察和随访工作。(8) 加强院科两级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结果纳入每月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四、 输血与药物管理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1、 标准:(1) 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格。(2) 输血与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3) 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4) 药品要严格掌握等级权限。(5) 在病程中详细记录输血及特殊用药过程,必要时进行病例讨论。(6) 完善输血前各项检查。(7) 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8)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
9、施。2、 措施:(1) 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2) 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3)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 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5)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6) 及时完成相关操作记录。(7) 操作完成后及时告知操作结果交代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护理、观察和随访工作。医疗重点部门一、 急诊急救管理标准和措施1、 标准:(1) 按照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各项要求设置。(2) 急诊急救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一定临床经验及技术水平,医师、护士
10、须具有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综合能力。(3) 院前急救人员24小时待命,接到指令后5分内出车,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急救,待病情允许及时转送到医院或病员要求的医院治疗,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4) 急诊抢救药品准备器材齐全,设备(包括车辆)保证正常状态,能满足院内院前急救需要。(5) 病历书写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准确、规范。(6) 各种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医院相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7) 执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8) 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处置。2、 措施:(1) 加强爱岗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救死扶伤”高尚的职业情操。加强首诊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交接班等医疗制
11、度的学习和落实。(2) 医护人员包括救护车驾驶员定期举行急救演练和培训。(3) 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4) 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医务科长、分管院长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5) 知晓急救的各种风险,加强与病员及家属的沟通,及时签署转送、转诊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6) 进入我院的急救病员按照医院急救病员“绿色通道”组织实施急救。(7) 加强院科两级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结果纳入每月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二、 内窥镜室管理标准和措施1、 标准:(1) 诊疗操作按照相关内窥镜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2) 检查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病院 关键环节 重要 首要 材料 部门 岗位 标准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