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十三五教育教学方针发展规划专项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漳州十三五教育教学方针发展规划专项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十三五教育教学方针发展规划专项规划.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漳州市“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2016年6月目 录前 言5一、迈向教育现代化新征程6(一)现状基础6(二)发展环境9(三)指导思想11(四)发展目标13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5(一)强化学生基本素养15(二)强化实践育人18(三)构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18三、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20(一)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20(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1(三)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23四、打造“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24(一)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24(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水平25(三)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26五、促进教育包容发展与机会公平28(一)提升特殊教育
2、和民族教育发展水平28(二)大力发展终身教育29(三)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30(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31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2(一)全面加强师德建设32(二)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33(三)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4七、推动教育开放化多样化信息化发展35(一)落实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政策35(二)推动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36(三)促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38八、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39(一)完善教育治理体系39(二)改革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40(三)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42(四)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43九、强化规划组织实施45(一)落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责
3、任45(二)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和教育综合改革45(三)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46(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46前 言按照党中央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实施漳州市“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根据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并与漳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4、20年)及其他专项规划衔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本专项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一、迈向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一)现状基础“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实现教育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3058所,在校生84.32万人。其中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规模达到81.02万人,小学873所,教学点218所,普通中学207所(初中校136所,普通高中校71所)。学前教育规模快速
5、发展,在园幼儿18.6万人,幼儿入园率96.97%,同比2010年增加6.07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34.86万人,初中在校生15.46万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31%;普通高中在校生8.9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51,比2010年增加了9.4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高考录取率连续保持全省前列;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终身教育发展机制逐步完善,特殊教育条件不断改善,基本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学习的要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年,有知识文化、良好素质的年轻一代已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体。教育公平惠及民生。建成完整的助学体系,全面实施义务
6、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中职免学费,设立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9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至2015年,累计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1080所,完成率达100%。五年来全市创建普通高中一级达标校11所,二级达标校22所,三级达标校14所,有90%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优质高中学校就读。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推行义务教育城区“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农村和薄弱校教师队伍得到改善,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着力解决师资配置不平衡问题,全市每年补充新教师1000多人。实施幼儿园教师专项招聘,近几年招聘1000多人。启动小
7、学紧缺教师转岗三年行动,共培训2000名教师。截止2015年底,南靖、长泰、龙文、东山、常山、华安和漳州开发区7个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现场抽查认定。特殊教育普及程度持续向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2015年全市初中教育质量先进校和达标校占全市的65.3%,连续3年中考成绩综合比倒数20名的薄弱校大幅减少至4所;英语学科及格率低于15%的学校比2014年减少10所。全市高考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8、,本一上线率由2010年的10.64%提高到25.80%,本科上线率由53.38%提高到68.27%。累计被清华、北大录取106名,被“288”国内顶级名校录取823名,被985重点高校录取3404名,被海外名校录取204名,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奥赛一等奖27名、二等奖102名、三等奖162名,向人民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市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创建省级以上示范专业48个、精品课程51门,拥有省级以上重点扶持实训基地23个。中职学校创建并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创建省级以上示范专业22个、特色课程9门,拥有省级以上重点支持实训基地18个。全市成立9个中
9、职职教集团,通过订单培养2万多人,在企业办班1.8万人,为企业员工培训4万人次,为企业鉴定达4000人次。教育保障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44.35亿元增加到2015年82.46亿元,年均增长13.21%,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从34.23亿元增加到67.30亿元,年均增长14.48%。全市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小规模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城区中小学扩容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中职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市属地方高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近五年,全市中学校舍面积由2010年280
10、.64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353.63万平方米,增加26.01%;小学校舍面积从2010年214.22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230.12万平方米,增加7.42%。“十二五”期间,全市通过中小学校舍重建、加固、扩容等多种形式,完成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1334个,270.8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7.43亿元。其中校安工程项目1085个,建设200.3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3.93亿元;扩容工程项目83个,建设25.64万平方米。此外,有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166个,44.84万平方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舍已全面消除D级危房,中学和小学校舍框架结构分别达到85.4%和73.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成效显著。专栏一:“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实现度2010年2015年“十二五”预期目标学前教育幼儿在园人数(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14.890.9018.696.971593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万人)巩固率(%)51.294.4650.399.3150.699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5.885.028.93.294.517.85.590地方高等职业教育 在校生(万人)2.63.33.4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2741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9.410.210.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613.413.5(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是中央赋予福建自贸区政策、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政策,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市委、市政府对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万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富美漳州建设,这对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期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孕育巨大发展潜能,尤其是创新驱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3、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举措的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正在培育形成,深化供给侧改革,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十三五”期间,我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陆海经济大通道正在形成,服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迫切需要教育开放化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4%,城镇人口进一步上升,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恢复性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
14、化,迫切要求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为所有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必须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目前,我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良好教育的期盼还不相适应,在教育理念、布局结构、办学质量、社会贡献度、对外开放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待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仍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二是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幼儿园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城镇化建设同步配套幼儿园政策落实不到位,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
15、高。三是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硬软件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均衡,资源配置农村“弱”、校舍闲置,城区“挤”、教师缺口大、“大校额”“大班额”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较为单一,优质高中覆盖面亟待扩大。五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产教融合缺乏刚性约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实力还不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科技进步的能力较弱,与产业行业反哺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不强并存。漳州教育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要充分发挥“侨、台、海”的优势,面向未来,放眼世界,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办出富有时代特征、体现漳州特点、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快漳州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全省和我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建成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努力为建设富美漳州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提
17、升综合实力。坚持创新发展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提升教育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结构。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导向,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学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努力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城乡区域教育
18、协调发展的格局。坚持绿色发展,优化育人生态。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实行绿色评价,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为每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坚持开放发展,深化合作共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放办学,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着力增强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加大闽台教育交流合
19、作先行先试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培育教育改革发展新增长极。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普惠均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眼更高标准,争取在若干领域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排得上”的知名教育品牌,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困难群体倾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促进教育强民、资助惠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四)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到2017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入
20、园率达98%,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率超过98%,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6%,基本建立起与漳州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全省同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达49%,创建“教育强县”顺利推进,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到2020年,全面解决“入园难”问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8%,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6%,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与全省同步实现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毛入学率达53%,“教育强县”占比超过50
21、%,基本满足学习型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经过五年努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进教育公平包容发展,让每个孩子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扩大教育多元开放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生活质量。专栏二:“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2015年2017年2020年学前教育幼儿在园人数(
22、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18.696.9721.09823.5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万人)巩固率(%)50.399.3154.898以上61.898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中职学校在校生(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3.294.518.53.395.68.33.496以上高等教育(市属高校)大专在校生(万人)3.33.54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41486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2111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3.413.714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强化学生基本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
23、为重、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使大中小学德育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有机衔接。完善学科教学育人功能,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实施德育项目化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平台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构建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机制。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推动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高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全覆盖,师范类专业普遍开设国学、书法等课程。建设一批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和中小学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实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和青少年人文经典阅读工程。推广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漳州 10 三五 教育 教学 方针 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