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pdf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2)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氢和氦。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4)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5)光球表面常出现一些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其温度较低,所以显得暗些。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会出现大而亮的斑块,称为耀斑, 又叫做色球爆发,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6)黑子活动增强的年
2、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的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做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角速度平均 1o/日 近日点( 1 月初)快远日点(7 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 30 千米 /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小时 ,两极为 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
3、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 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
4、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 ,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 , 若北极圈有极夜
5、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 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 15o,时间相差1 小时, 每 1o 相差 4 分钟, 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2022 年高 地理 必修 第一 单元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