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探析——以公共政策为中心考察-韩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探析——以公共政策为中心考察-韩峻.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探析 以公共政策为中心考察 学 位 类型 : 专业 学 位 论 文 作者 : 韩峻 学 号:20126159022 培 养 学院 : 法学 院 专 业 名称 : 法学 硕 士 指 导 教师 : 郑雅 方 副教 授 2016 年 5 月 _ Study on the essence of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focus on the public policy _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 人 郑 重 声 明 : 所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 是 本 人 在 导 师 的 指 导 下 , 独 立 进 行 研
2、 究 工 作 所 取 得 的 成 果 。 除 文 中 已 经 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 不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 体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作 品 成 果 。 对 本 文 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_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学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同 意 如 下 各 项 内 容 : 按 照 学 校 要 求 提 交 学 位 论 文 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3、;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 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扫 描 、 数 字 化 或 其 它 手 段 保 存 论 文 ; 学 校 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 有 权 按 照 有 关 规 定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者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学校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者 其 它 方 式 合 理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 或 将 学 位 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_ 摘 要 在深刻把握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历史发
4、展的现实规律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届四 中 全 会 提出 中 共 中央关 于 全 面推进 依 法 治国若 干 重 大问题 的 决 定 , 对 依 法 治 国的大政方针做出全面部署。 这一决定的出台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矛盾 规律, 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张。 依法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 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 是党中央再一次出重拳,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 约。 决定 的强势登场,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 “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驰则国乱” ; 从加强国家法治建设角度而言, 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 部分; 对于政法工作者而言, 是标准、 是要求、 更是生命线。
5、 在这其中, 公安行 政权力是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同时, 自由 裁量权限大、 管理事务涉及的面广, 一旦被滥用, 就会对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广大 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重要影响。 所以,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和人民群众迫 切要求, 不断强化对公安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既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公民基本 权利, 同时也是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环节。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 一个人 从出生,办理出生证申报户口,到死亡,注销户籍实现继承,这一整个的过程, 从摇篮到坟墓, 全部都要在公安行政权力的笼罩下完成。 鉴于此, 为更好贯彻 决 定 要求, 深刻认识如何加强公安行政裁
6、量基准的规范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 容。 本文将就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公共政策作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实质渊源重要 组成的原因、 影响以及如何透过实质渊源有效规范公安行政裁量基准进行逐步的 深入探究,希望能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贡献一些力量。 关键词: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公共政策 ,实质渊源 _ Abstract In understand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of law, puts forward the fo
7、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s 18 on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the rule of law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ertain major issue decision“, the major policie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The decision of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rule
8、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socialist contradiction, more in line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Strategie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s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manage state and social affairs, for the worker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s a standard, is to ask, is the lifeli
9、ne. Among these,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pow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management function, it to national force to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t the same time, large discretionary authority, management affairs involving surface is wide, once the abuse, will be the countrys
10、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mportant impact. So, mus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aracteristics and peoples urgent demand, strengthening of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power restriction and supervision, both can effectively gua
11、rantee the citizens basic rights in our country,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key link of statecraf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Said literally words, a person from birth, census to deal with a birth certificate, to the death, the cancellation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mplementation inheritance,
12、 the whole process,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all enveloped in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complete. In view of this,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decision“ requirement, deep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enchmark specification is the i
13、mportant content of statecraf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enchmark, public polic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enchmark real origin cause and effect, and how to through substanti
14、ve source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enchmark gradually in-depth exploration, hope to the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benchmark contribute some strength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_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discretion standar
15、d, public policy, real origin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 1 1.1 引言. 1 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2 1.3 研究特色及方法. 2 1.3.1 研究特 色 . 2 1.3.2 创新之 处 . 2 1.3.3 研究方 法 . 3 第二章 公安行政 裁量基准 的相关问 题 . 3 2.1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内涵分析. 3 2.1.1 公安行 政裁量权的内涵 . 3 2.1.2 公安行 政裁量权 的 现实困境 . 3 2.1.3 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的内涵 . 4 2.2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特殊性. 6 2.2.1 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运用主体唯一 . 6 2.2.2
16、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 涉及方面众多 . 6 2.2.3 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 使用的准强制性特点 . 6 2.2.4 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 应用的应急性特点 . 6 2.3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重要性. 7 2.3.1 得以规 范公安机关裁量权行使 . 7 2.3.2 可以充 分调动公安行政主体执法能动性 . 7 2.3.3 一定程 度规避了非办案因素对裁量权行使的影响 . 7 第三章 公安行政 裁量基准 实质渊源 之公共政 策 . 7 3.1 公安行政领域内涉及公共政策的典型案例. 8 3.1.1 出租车 司机 被吊销从业资格案 . 8 3.1.2 烟民被 拘案 . 8 3.2 作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17、实质渊源的公共政策的法理分析. 9 3.2.1 公安行 政领域公共政策的内涵 . 9 3.2.2 公共政 策作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的原因分析 . 12 3.2.3 作为公 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公共政策缺陷 . 14 _3.3 公共政策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影响的正负效应. 14 3.3.1 公共政 策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积极影响 . 22 3.3.2 公共政 策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负 面影响 . 16 第四章 规范公安 行政裁量 基准的建 议 . 18 4.1 对于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生成模式的分析. 18 4.2 从规范公共政策入手规范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18 4.3 充分发挥“说明理由”制
18、度. 19 4.4 审查制度的介入. 20 4.4.1 内部审 查 . 20 4.4.2 外部审 查 . 21 第五章 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32 个人简历 . 33 _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在深刻 把握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历史发展的现实规律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届四 中 全 会 提出 中 共 中央关 于 全 面推进 依 法 治国若 干 重 大问题 的 决 定 , 对 依 法 治 国的大政方针做出全面部署。 这一决定的出台 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矛盾 规律, 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张。 依法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 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方略, 是党中央再一次
19、出重拳,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 约。 决定 的强势登场, 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 “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驰则国乱” ; 从加强国家法治建设角度而言, 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 部分; 对于政法工作者而言, 是标准、 是要求、 更是生命线。 在这其中, 公安行 政权力是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同时, 自由 裁量权限大、 管理事务涉及的面广, 一旦被滥用, 就会对国家的 法制建设和广大 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重要影响。 所以,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和人民群众迫 切要求, 不断强化对公安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既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公民基本 权利, 同
20、时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环节。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 一个人 从出生,办理出生证申报户口,到死亡,注销户籍实现继承,这一整个的过程, 从摇篮到坟墓, 全部都要在公安行政权力的笼罩下完成。 鉴于此, 为更好贯彻 决 定 要求, 深刻认识如何加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规范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 容。 本文将就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其实质渊源以及如何透过实质渊源有效规范公 安行政裁量基准进行逐步的深入探究, 希望能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研究及 实践贡献一些力量。 1.2 研 究的 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在新常态社会转型期, 经济、 政治生活不断变化, 现实社会许多问 题相互交织, 突发事件频发, 公安
21、机关应对难度不断加大。 古典主义法学家认为 立法者制定出来的法律可以预见未来, 能够规范一切社会行为, 但是现实情况却 无法实现如古典主义法学家心中这种完美的设定。 法律不可能穷尽一切事务, 其 从 制 定 出来就 已 经 显得“ 过 时 ” ,与 此 相 对应的 是 社 会关系 和 社 会事务 不 会 因 为 法 律 的 局 限 而 停 止 发 展 , 法 律 不 可 能 明 确 而 具 体 的 规 范 公 安 机 关 所 有 的 行 政 事 务。 与此同时, 法律也不应该丝丝分明的将公安机关具体行政作为做出全部规定, 而是应该充分赋予公安机关以行政裁量权, 得以应对不同地区、 不同原因、
22、不同 影响和后果的行政事件, 这样, 才能增强公安机关应对各种突发性行政事件的能 力, 使行政事件及时得到处理, 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 _如, 现在在经济发达地区被处罚 500 元可能会被认为无所谓, 被处罚人不以为然, 起不到惩罚的目的, 但在经济落后地区则仍觉得是较重的处罚, 经济发展速度不 平衡造成的这种地域之间的差别带给行政处罚现实的问题。 同时, 违法行为千差 万别, 同 一违法行为, 其社会危害程度在客观上也有很大差别, 因而不应该被给 予完全相同的治安处罚。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的要求同一裁量, 只是追求 形式上的一般正义, 反而违背了个别正义的初衷
23、。 鉴于以上的原因, 那么立法者 只 能 使 用 弹 性 的 概 念 或 条 款 来 做 出 法 律 规 定 , 例 如 使 用 “ 情 节 严 重 ” 、 “ 合 理 ” 、 “适当” 等弹性较大的条款进行表述, 公安机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要使用公 安行政裁量权方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这样的弹性条款越多, 公安机关在处理复 杂多变的行政事项时, 做出具体行为的时间成本、 选择成本必然升高。 但公平与 效率一样, 是现代行政的重要特 征和存在基础, 也一样都是现代行政所追求的主 要 目 标 。 “行 政 机 关在行 使 其 职能时 , 力 求尽可 能 短 的时间 , 尽 可能少 的 人 员
24、, 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 办尽可能多的事, 并使之办的尽可能的好。 ” 1 那么, 为了 确保公平正义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体现效率原则, 具体公安行政执法中, 必 然要求公安行政机关能够在探求立法原义的基础上, 对法律条文作出合理合法的 格次化、情景化甚至公式化的规定,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出现的意义就在于此。 另外, 公安行政工作涉及上上下下、 家家户户, 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非常紧密。 根据公安机关在处理每一起案事件和行政事务中的表现, 人民群众对于公安工作 的认识与评价慢慢积累, 形成观念。 在我国法治、 和谐社会的执法理念下, 公 安 行政裁量权基准是实现法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于一体的最佳载体。
25、 公安民警在行政 执法时, 应充分结合实际情况, 以公安行政裁量基准为标杆, 不只满足于完成上 级指示的指标与任务, 更要尽可能实现用最小处罚实现最佳教育效果的目的。 “水 能 载 舟 亦能覆 舟 ” ,只有 这 样 ,警民 关 系 方能良 性 循 环,人 民 群 众才会 更 加 积 极 的支持公安工作, 才能构建出和谐警民关系, 整个社会的治安秩序就会更加稳定。 1.3 研 究的 特色及方 法 1.3.1 研究 特色 论文从公安行政执法权的 现状入手, 论及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研究的迫切和现 实意义。 同时, 探讨公共政策作为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实质渊源的原因以及对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造成的正负面影响
26、。 最终实现对规范公安行政裁量基准提出现实可 行性意见。 1.3.2 创新 之处 结合公安执法实际, 将司法实践中体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层辨析, 使对于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内容的认识更加趋于科学。 同时, 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实质1姜明安著: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 ,中国卓越出版公司 1990 年版,第 85 页; _渊源进行深入分析, 加深了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表现形式和知识源头的理解与 认识,为公安体制改革条件下的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生成及有效规范奠定基础。 1.3.3 研究 方法 一是比较分析法, 充分对已有的公安行政裁量基准文件进行汇总分析, 拟得 出规律性科学的结论;二是学科交叉论证分析方法,
27、引用公安行政学、法理学、 公共政策学、 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成果, 使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研究能够 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科学背景下展开; 三是实证分析法, 收集了部分公共政策背景 下的公安行政裁量的案件实录, 拟对公安行政裁量权的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使论 文的成文能够基于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及实践之上, 对现实公安行政裁量基 准方面的工作提供经验。 第二章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相关问题 2.1 公 安行 政裁量基 准内涵分 析 2.1.1 公安 行政裁量权的内涵 公安机关为切实提高公安 行政执法水平, 规范公安具体行政行为, 充分体现 执政为公、 执法为民理念, 实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公
28、安行政裁量权日 益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研究及关注。 公安行政裁量权就 是指公安机关按照 法律法规规定, 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 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分析公安行政裁 量权属性 , 是行政权力的延伸, 是 对公安行政权的控制, 确切的说 就是对公安行 政权力运用的 动态控制, 因为 动态的公安行政执法才会对行政相对人及社会产生 实际的法律影响和 出现效果。 公安行政裁量权 行使, 关系到公民、 法人和其他 社 会组织的切身利益。 公安行政裁量权作为一把双刃剑, 它是保护公民的达摩克利 斯之剑, 同时, 执法运行过程中的任何不当都有可能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 成损害, 对社会整体形成危害。
29、如何发挥公安行政裁量权有利的一面, 造福社会; 控制不利的一面, 减少对行政相对人构成的 危害, 是对公安行政裁量权进行 研究 的根本原因 。 著名行政法教授 罗豪才认为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 的、 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 而将行为的具体、 标准、 幅度、 方 式等留给行 政 机 关 的 自 行 选 择 、 决 定 的 行 政 行 为 。 ” 2 按照这个理念,公安行政裁量权的 内 涵就是, 公安执法主体在法定权限范围内, 在行政权力缺乏羁束性规定的情况下, 在一定范围内可自行行使选择权的权力。 公安机关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机关, 具有 强制执行力和法定执法权 , 在当
30、前依法治国理念已深入人心 的 今天, 必须在深刻 认剖析公安行政裁量权 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 2罗豪才著 :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6 次印刷,第 82 页。 _2.1.2 公安 行政裁量权的现实困境 公安机关在整体推进依法治国方针的大前提下, 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 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 灵活快速的运用公安行政权, 高效的处理了大量与人民群众利 益密切相关的 行政案事件以及行政 管理事务,有效打击了各种各样的 违法行为, 维护了社 会政治及治安稳定, 为和谐社会的建立,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同时 , 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在 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
31、 不管是主观意识还是客观 形式, 都导致公安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又与 人民群众的利 益息息相关 。 一是 公安行政裁量权的越限使用 。 利用公安行政主体特殊的执法身份, 在行 使职责赋予的 行政权力的时候, 超越法定的限度, 任意行使与自身职权不相适应 的权力。 或是为了金钱利益不考虑法律的规定 , 任意进行不当行政处罚, 谋取利 益、显示特权 ;或是代替上级公安机关行使上级机关才有的 审批权力。 二是公安行政裁量权的过度 使用。 在现实公安行政执法中, 为满足某个执法 目的, 选择的行为方式与手段远远超出要达到的目的, 或者产生的效益与付出明 显不成比例 的现象。 如,
32、有时为查处某个违法分子, 或 是实现某个区域性治安治 理, 反复 进行“大清查”。 只是为了落实上级或是行政命令, 而 不分问题性质的 进行深夜查房 ,或是反复多次对一些企业、场所进行检查等等 。这些多头部署、 未经整合的 阶段性、 突击性的清查 、 检查, 严 重浪费了 公安行政 执法资源, 同时 也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程度的 侵害。 三是公安行政裁量权的不当使用。 公安机关在行使裁量权的时候, 虽在法定 范围内, 但行使公安行政权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而是 出于不正当的动机 或是受到各种不良影响干扰采取了错误的行使方式 , 对于人民 群众的利益损害较大、 负面舆论
33、非常突出 。 如, 为延长办案时间, 选择裁量时 间 长的后续措施, 在公安行政执法中, 这种情况非常突出, 这显然背离了继续盘问 措施为排除嫌疑的立法目的, 无形中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在具体行政行为 做出的步骤和方式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的前提下, 公安行政主体, 因为判断错误或 认识不足 等主观原因, 采取了不正当的步骤和程序, 实施了 错误的 行政行为, 以 致对公民 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四是公安 行政裁量权行使受 不相关因素干扰。 实践层面办 “人情案”、 “关 系案”的情况 大量存在。 少数民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 对有所谓 “背景关系”的 行政相对人 “高抬贵手”, 对没有背景关系的
34、则搞 “顶格” 处理, 产 生相应的公 安行政执法 偏差; 或 是根据执法对象过去不应考虑进来的历史情况, 左右当前的 具体行政处罚。 五是 公安行政裁量权的消极行使 。 个别公安机关还存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_的情况, 如, 故意拖延或者不作为, 对公民的权利置若罔闻, 或不及时查处或 无 动于衷。 2.1.3 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的内涵 对于掌握公安权力的 执法 主体来说, 各种表现形式都是公安行政权力存在的 不同方式, 权力始终意味着支配他人的选择。 面对公安行政裁量权能够侵犯公安 自 由 和 财产的 可 能 , “社 会 正 义观念 和 情 感作为 权 力 平衡的 稳 定 性因素 , 如
35、 同 黑 夜中的灯火, 给予我们前行的希望和力量, 其实现则必须转化为一种对权力的控 制艺术” 3 。 在 这 种 相 互 较 量 的 过 程 中 , 不 能 忽 视 的 是 权 力 还 有 社 会 构 建 的 正 面 作用。 权力之所以带有罪恶和丑陋的色彩, 与人们看待它的 出发点 不无关系。 当 一个国家产生政治英雄的时候, 我们习惯于从其人格魅力或者以道德标准来加以 印证, 而忘却了其背后权力机制的支持; 相反, 如果掌握权力的人以权谋私或者 贪赃枉法,我们可能会很快忘记他们的名字,而让抽象的权力落得 更多的骂名, 公 安 行 政 裁 量 权 就 面 临 这 样 的 问 题 。 公 安
36、行 政 裁 量 权 是 现 行 行 政 法 治 的 重 要 内 容, 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 充分体现 社会公平和行政效率, 是 与民众权益和政府 形象关系最经常、 最密切 的公权力。 它的存在无论是对公安机关还是对社会, 都 是具有双重效应 , 如上文说言, 在现实操作中会出现 “错用” 或 “ 滥用 ” 的现象。 因此, 如何减少上述公安行政裁量权 现实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修正由于公安行政 裁量权被过度 “自由”发挥而导致的负面效应, 让有效、 规范、 高效行使公安行 政裁量权成为主流, 公安行政 裁量基准的技术探索应运而生。 如何运用理性来对 待权力, 尤其是在编织控制性法律网状结构时,
37、由于无法穷尽 的各类具体情形的 现实存在 ,使得公安行政裁量权有了存在的空间,因而,如何 “确定那些限制, 以 在 行 政 效 率 与 公 民 的 法 律 保 护 之 间 做 出 最 为 适 当 的 平 衡 ” 4 , 就 成 为 公 安 行 政 法学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 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 对规范和控制公安 行政裁量 权的呼声越来越高,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也进行多方的研究和探索, 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这个实践和理论的产物自然 而然的 应运而生。 公安行 政裁量基准是通过网格化 、 情景化甚至 是公式化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条文, 使得不 够清晰的规定进一步明确
38、, 不够细化的幅度进一步具体, 将标准客观化、 精细化 、 情景化, 保证行政主体在操作上 , 可以对有自由判断决定可能的条款 , 认识准确、 选择快速。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所承载的目标期待, 恰好指向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 暴露出来的核心问题。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出现, 是现实的自我需要, 也是面对 暴露出的现实问题进行的技术性探索。 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 大力 推进依法治国方3朱新力主编 :法治社会与行政裁量的基本准则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02 页。 4(英)威廉.韦德 著,徐炳翻译: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 4 页。 _略 的 大 背景下 , 针对 公
39、安 行 政 裁量权 的 “ 无处不 在 ” 和“无 孔 不 入” , 以 及 在 司 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探讨公安行 政裁量权使用及公安行政裁量 基准正 当时分且迫在眉睫。 2.2 公 安行 政裁量基 准的特殊 性 2.2.1 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运用主体 唯一 公安机关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 是国家强制执行机关 , 其性质决定公安 行政裁量 基准运用的主体只是公安机关, 任何其他国家机关、 政党、 企事业单位、 组织或者公民都不能行使或者对其行使给予不当干预。 与此同时, 就 赋予了公安 行政执法 主体以很大的裁量空间 , 在具体行政案件面前, 对于 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的运用,
40、完全 依靠公安行政执法 主体的经验及认知。 2.2.2 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涉及方面众多 公安行政机关管理公共事务涉及方面众多 , 与社会各项管理、 人民群众日常 生 活 息 息 相 关 , 对 国 家 的 法 制 建 设 和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的 合 法 权 益 可 以 形 成 重 要 影 响。 小到一个公民, 从出生后携带出生证申报户口, 出国工作旅游, 到死亡注 销 户籍完成继承等手续; 大到一个区域的消防管理要求; 或是全国的整体机动车交 通管理,公安行政裁量基准的影响制约涉及。 2.2.3 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使用的准强制性特点 “ 公安行政裁量权是排除了公安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在行使
41、刑事侦查权时的 刑事裁量权限, 是行政权的体现, 其行使表现为行政行为。” 5 公安机关行使的公 安行政裁量 权源于法律授予, 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规章为其 行使明确了时间、 地域、 级别和职能 , 以及 可供选择的行为内容和方式 。 按照公安行政裁量基准做出具体 行政行为的过程严格按照要求、 程序、 时限完成, 不存在柔性执法的空间和可能。 2.2.4 公安 行政裁量基准应用的应急性特点 公安 行政主体日常行政管理 及执法过程中, 面对的往往都是 紧急情况。 快速 果断的进行处理是基本要求, 如果不能迅速妥善处理很可能引发公民 人身、 财产 受到侵害, 与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目标相 背离。 同时, 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 往往受 当时当事的情况影响较大, 不同的 情 景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和程序 ,所以个案特殊性是公安行政裁量权的基本属性 。 2.3 公 安行 政裁量基 准的重要 性 2.3.1 得以 规范公安机关裁量权行使 经过汇总整理目前 各地方公安行政裁量基准, 基本上都是结合了当地的政治 民生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 治安社会面现状制定出台的, 由地方 政府或公安机关, 充分体现过罚相当原则, 通过 划定 相应裁量档次, 确保公安行政处罚种类、 量罚5邢捷著:公安行政执法权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95 页。 _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