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操作规程 .pdf
《2022年操作规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操作规程 .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BHBC/7/16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1/44 1 推床及轧机前后辊道1.1 主要设备性能1.1.1 粗轧机前后推床1.1.1.1 设备型式:液压缸驱动齿轮齿条式1.1.1.2 推床导板开口度:最大:4500mm 最小: 1000mm 1.1.1.3 推床导板速度:快进速度: 0.4m/s 推进速度: 0.2m/s 返回速度: 0.4m/s 1.1.1.4 液压缸: 125901750mm 1.1.2 粗轧机前后辊道见表1 1.1.3 精轧机前后推床1.1.3.1 设备型式:液压缸驱动齿轮齿条式1.1.3.2 推床导板开口度:最大:4750mm(机前) 3500mm (机后) 最小: 100
2、0mm 1.1.3.3 推床导板速度:工作速度:0.47m/s 返回速度: 0.47m/s 1.1.3.4 液压缸 Y- HG1- E:160/902000mm 1.1.3.5 液压缸推力: 270KN 粗轧机前后辊道参数表 1 序号名称数量根辊矩(mm) 尺寸辊径辊长(mm) 电动机速度(m/s) 备注型号功率kw 数量台1 粗轧机前延伸辊道8 600 4152930 ZZJ-812 75 3 0.4 同上2 粗轧机前旋转辊道12 602 4204300 ZZJ-840 112 4 0.4 同上3 粗轧机前机架辊3 510 5002700 ZZJ-816 150 1 0.4 实心辊集体传动4
3、 粗轧机后机架辊3 510 5002700 ZZJ-816 150 1 0.4 同上5 粗轧机后旋转辊道12 602 4204300 ZZJ-840 112 4 0.4 空心辊集体传动6 粗轧机后延伸辊道8 900 4153500 ZZJ-812 75 2 0.4 同上7 轧机间运输辊道8 900 4153000 ZZJ-812 75 1 2 同上8 轧机间运输辊道10 900 4153300 ZZJ-804 12.7 10 2 单传辊道9 粗轧机前延伸辊道26 900 4153300 ZZJ-806 22.4 23 0.65 同上1.1.4 精轧机前后辊道见表2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
4、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4 页 - - - - - - - - - 2/44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BHBC/7/16 表 2 1.2 推床、辊道及主机操作规程1.2.1 检查操作台上各指示器、指示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观察推床、辊道各机械部件是否运转正常,推床各润滑点润滑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处理。遇到长时间检修,要测量两导板的不平行度,保证在全长范围内不平行度不大于5mm, 推床与轧制中心线的不对称度是否大于5mm, 若超标应及时 通知检修人员 调整。1
5、.2.2 轧件进入轧机 前锥形辊道 后,首先 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是否转钢,然后用推床夹正,以保证轧件对准轧机中心线,防止轧件刮框、偏斜;待压下调整好后,转动轧辊开动辊道,轧辊转速与辊道转速要匹配,将轧件送入轧辊以避免轧件冲撞轧辊。速度制度遵循低速咬入、高速轧制、低速抛出的原则。1.2.3 在正常情况下,钢板未出轧辊时,轧辊不得反转,发生夹钢时,应将钢退出,视情况重新轧制或吊回。但当钢坯出现明显黑印或黑头后,不得重新轧制。1.2.4 粗轧机推床夹正轧件后应及时迅速退回到比坯料稍宽的位置,而接收轧件一侧的推床开口度要比送料侧推床开口度要大于500mm. 1.2.5按照轧制规程要求的道次在不同的转钢道
6、次上进行转钢操作,采用锥形辊道转钢时要注意节奏,避免冲撞轧机、推床。1.2.6辊道线速度应选择与轧辊线速度同步,接送轧件时禁止辊道逆转,以免轧件产生纵向划伤。1.2.7 轧机前后的辊道、推床在完成前一次接送轧件工作后,应立即转入接送下一道次轧件状态,以避免因电器联锁造成配合失调而出现事故 。1.2.8压下工、出钢工密切配合,联系及时,均匀地出钢、送钢、除鳞、轧制,确保不待料、不回炉。1.2.9精轧机自动轧钢时要密切观察推床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推床自动失灵时,要及时手动干预,避免出现顶推床事故。1.2.10精轧机因各种原因需手动轧制时, 咬入速度不得大于3 米/秒,
7、同样要遵循低咬、低抛的速度制度,以免产生大的冲击负荷,损坏轧机。推床操作同粗轧机。2 轧机2.1主要设备性能序名称数量辊矩尺寸辊径辊长电动机速度型号功率数量1 机前旋转辊道12 500/600 4552930 ZZJ-810 50 12 0.65 2 机前机架辊3 640/690 4152930 ZZJ-814P 54.5 3 6.8 3 机后机架辊3 640/690 4152930 ZZJ-814P 54.5 3 6.8 4 机后工作辊道12 500/600 4204300 ZZJ-810 50 12 0.6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8、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4 页 - - - - - - - - - BHBC/7/16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3/44 2.1.1 四辊粗轧机2.1.1.1轧机型式: 800/14003200mm四辊可逆式。2.1.1.2工作辊2.1.1.2.1辊身直径: 725800mm 2.1.1.2.2辊身长度: 3200mm 2.1.1.2.3辊颈直径: 510mm 2.1.1.2.4轧辊全长: 6280mm(带扁头 ) 2.1.1.2.5材质:高 Cr、Ni 合金铸钢2.1.1.2.6辊身硬度: HS6075 2.1.1.2.7单重
9、: 15t 2.1.1.3支承辊2.1.1.3.1辊身直径: 14001315mm 2.1.1.3.2辊身长度: 2950mm 2.1.1.3.3辊颈: 780mm 2.1.1.3.4轧辊全长: 6040mm 2.1.1.3.5材质:复合铸钢2.1.1.3.6辊身硬度: HS4550 2.1.1.3.7单重: 45t 2.1.1.4最大允许轧制压力: 294107N(3000t) 2.1.1.5轧制力矩: 200t.m 2.1.1.6轧制速度: 01.63.2m/s 2.1.1.7压下速度: 14.28mm/s 2.1.1.8工作辊最大开口度: 430mm 2.1.1.9主电机型号: TDZB
10、S350012 功率: 3500kw2 转速: 050120r/min 2.1.1.10压下装置2.1.1.10.1 压下螺丝最大行程: 430mm 直径螺距: 50025mm 2.1.1.10.2 压下电机型号: ZZJ818 功率: 156kw2 转速: 475960r/min 2.1.1.11轧辊平衡方式:液压下2.1.1.12轧辊轴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4 页 - - - - - - - - - 4/44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BHBC
11、/7/16 2.1.1.12.1 工作辊:四列滚动轴承2.1.1.12.2 支承辊:四列圆锥滚子轴承2.1.1.13 换辊小车:液压马达驱动最大换辊重量: 180t 换辊机行程: 4960mm 最大移动速度: 100mm/s 2.1.1.14 机架高压水喷头压力: 18MPa 2.1.1.15 四辊粗轧机液压缸2.1.1.15.1 液压缸数量: 4 个2.1.1.15.2 液压缸工作压力: 16MPa 2.1.1.15.3 柱塞直径: 200mm 2.1.1.15.4 液压缸直径: 255mm 2.1.1.15.5 柱塞行程: 430mm 2.1.1.15.6柱塞抬开速度: V28.56mm/
12、s 2.1.1.16万向接轴2.1.1.16.1 万向节节距: 9950mm 2.1.1.16.2传递转矩:额定683kNm(68.3t.m) 最大1877kNm(187.7t.m) 2.1.1.16.3 倾角:允许 7;工作最大 4.212.1.1.16.4 法兰直径:辊端900mm;轴端 1000mm;电机端 1350mm 2.1.1.16.5 花键:啮合标记12-570 (H7/ f7)6730 (H10/ d11)76 (H11/d10)啮合长度: 770mm 伸缩量: 380mm 2.1.1.16.6轴体尺寸: 600m 2.1.1.16.7 工作转速: 050120r/min 2.
13、1.1.17接轴平衡2.1.1.17.1接轴被托重量: 26269kg 2.1.1.17.2柱塞缸工作压力: 8.3MPa 2.1.1.17.3上下柱塞缸直径: 160mm 2.1.1.17.4上柱塞缸行程: 260mm 2.1.1.17.5下柱塞缸行程: 50mm 2.1.1.17.6柱塞缸工作介质:壳牌46液压油2.1.2 四辊精轧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4 页 - - - - - - - - - BHBC/7/16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5
14、/44 2.1.2.1 四辊精轧机轧机形式:1030/21003500mm 四辊可逆式2.1.2.2 工作辊2.1.2.2.1 辊身直径: 1030930mm 2.1.2.2.2 辊身长度: 3500mm 2.1.2.2.3 辊颈直径: 600mm 2.1.2.2.4 轧辊全长: 7368mm 2.1.2.2.5 材质:高 Cr、Ni 合金铸钢2.1.2.2.6 辊身硬度: HS6575 2.1.2.2.7 单重: 30.6t 2.1.2.3 支承辊2.1.2.3.1 辊身直径: 21001880mm 2.1.2.3.2 辊身长度: 3400mm 2.1.2.3.3 辊颈: 小1164mm、大
15、1370mm 2.1.2.3.4 轧辊全长: 8170mm 2.1.2.3.5 材质:复合铸钢、合金锻钢2.1.2.3.6 辊身硬度: HS5056 2.1.2.3.7 单重: 124t 2.1.2.4 最大允许轧制压力6.86107N(7000t) 2.1.2.5 最大轧制力矩22800KN.M 2.1.2.6 最大轧制速度6.4m/s 2.1.2.7 电动压下速度035mm/s 2.1.2.8 电动抬升速度037.5mm/s 2.1.2.9 轧辊最大开口度300/500mm 2.1.2.10 主电机型号 :1DQ54526DA06Z 功率:7000kw2 转速:060120r/min 2.
16、1.2.11 电动压下装置2.1.2.11.1 压下螺丝规格: S68040mm 最大行程: 565mm 2.1.2.11.2 压下电机型号: 2DC 功率: 350kw2 转速: 7501000r/min 2.1.2.12 液压 AGC 装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4 页 - - - - - - - - - 6/44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BHBC/7/16 2.1.2.12.1 规格: 140040mm 2.1.2.12.2 型式:稀油上置型2
17、.1.2.12.3 压下最大速度: 29.23mm/s 2.1.2.13 压下测压仪规格形式: PFVL 101C-35MN(ABB) 2.1.2.14 轧辊平衡方式:液压式液压缸规格: 360600mm2 液压缸工作压力: 16MPa 2.1.2.15 导卫护板平衡方式:液压式液压缸规格: 140/90700mm4 液压缸工作压力: 16/25MPa 2.1.2.16 轧辊轴承2.1.2.16.1 工作辊:四列圆柱滚动轴承加(传动侧深沟球轴承,操作侧双列圆锥轴承)2.1.2.16.2 支承辊:油膜轴承2.1.2.17 机前高压力喷嘴数量230 个2.1.2.18 工作辊冷却水压力: 1MPa
18、 2.1.2.19 工作辊冷却水喷嘴数量:231+230=122 2.1.2.20 下辊系抬升2.1.2.20.1 抬升重量: 256t 2.1.2.20.2 抬升液压缸数量: 2 个规格: 220/140950mm 工作压力: 16MPa 最大平衡重量: 285t 最大过平衡系数: 1.16 柱塞最大伸出速度(上升 /下降) : 37.5/30mm/s 最大工作行程: 565mm 最大平衡力: 2166KN 2.1.2.20.3 抬升辊道斜块升角: 162.1.2.2.21 下辊标高调整:2.1.2.21.1 调整范围: 205mm 2.1.2.21.2 调整方式:液压阶梯垫2.1.2.22
19、 万向接轴2.1.2.22.1 总长: 13230mm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4 页 - - - - - - - - - BHBC/7/16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7/44 2.1.2.22.2 万向距: 11000mm 2.1.2.22.3 万向吊直径:轧辊端滑块式920mm 电机端十字型1200mm 2.1.2.22.4 承载负荷:额定转距: 1116KN.M 过负荷转距: 2800KN.M 2.1.2.22.5 允许最大倾角: 72.1.2
20、.22.6 轴体直径: 630mm 2.1.2.23 平衡装置2.1.2.23.1 平衡形式:单支区液压平衡2.1.2.23.2 支点轴承:剖分轴承2.1.2.23.3 工作压力: 16 M pa 2.1.2.23.4 上平衡缸:直径 320mm 行程260mm 2.1.2.23.5 下平衡缸:直径 220mm 行程450mm 2.2 检查与准备2.2.1 四辊粗轧机2.2.1.1 接班后,应检查或试车检查主机列、润滑系统、冷却水系统、高压水系统等各部位,检查各显示器是否正常,排除影响生产的因素。2.2.1.2 认真检查轧辊表面,不得有影响钢板表面质量压痕、裂纹、掉皮等缺陷,否则应立即更换。2
21、.2.1.3接班或换完辊后,必须检查调整辊缝,其两端辊缝差不得大于0.05mm,必要时将轧辊压靠,并将辊缝仪清零,压靠力不得大于300吨,否则可能造成座辊。2.2.1.4 上下工作辊前后护板须安装牢固,且平行靠近工作辊面, 但不能接触, 其间隙应控制在 2mm 左右。2.2.1.5 检查工作辊前后下护板,其板面应低于工作辊面3050mm。2.2.1.6 轧辊辊身必须充分均匀冷却,辊身温度一般不高于60,上下工作辊温差30。2.2.1.7 上述各项经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开车生产。2.2.2 四辊精轧机2.2.2.1 接班后及班中应经常检查主机列、支承辊油膜轴承、接轴铜滑块的润滑系统,工作辊、
22、支承辊、接轴平衡支架及剖分轴承的润滑情况,高压水系统等各部位,检查各显示器是否正常,排除影响生产的因素。2.2.2.2 应经常检查前后推床开口度是否正常,送钢时推床应接触钢板但不抱住钢板,否则需进行标定。2.2.2.3推床标定从人机接口 HMI 界面点击“ BA stat” ,选中“ CG Entry” ,点击“ MCL ”通过主令将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4 页 - - - - - - - - - 8/44 轧钢工序工艺操作规程BHBC/7/
23、16 床打开到某一个开口度X。 (机前 10004500mm,机后 10003500mm) ,然后点击“startup/RollData” ,将“ CG Entry”按钮选为蓝色。用尺子测量推床的实际开口度。然后点击“BA stat” ,选中“CG Entry” ,点击“MCL ” ,将测得的数据填到 “calibration value” ,右侧的方框内按回车键,然后点击“Apply” ,等“ calibration”一栏呈Ready状态,点击该处使其变为“ok” ,此时完成入口推床的标定。2.2.2.4 出口推床标定与入口推床标定相同,只是在选择“CG Entry”时不同,应选择“CG E
24、xit” 。2.2.2.5 检查压下离合器是否处于接合状态,气源是否正常, 限位开关位置是否有移动现象。2.2.2.6 检查压下电机和机架辊电机上水冷风机,不得断水。2.2.2.7 轧钢前,检查下辊系抬升装置,以确保处于最低位。2.2.2.8 轧钢前,检查工作辊小车是否退回到停车位置。2.2.2.9 检查上下压紧弯辊缸, 其活塞端必须保持正常工作压力,保证工作辊与支承辊紧紧相贴。2.2.2.10 检查主平衡液压缸、 AGC 缸、导卫护板提升缸、上下接轴平衡缸,确保均处于平衡状态,不得泄压、漏油和断油。2.2.2.11 检查接轴抱紧装置,要求必须打开,并退到最大开口度。2.2.2.12 检查轧辊
25、轴向锁紧挡板,确保处于锁定状态。2.2.2.13 换辊后及厚度失控时,必须进行辊缝标定。2.2.2.14 当液压 AGC 暂不具备调平辊缝时, 需用二根 3050mm规格一致的铜棒,压下 10mm, 观察两侧压头的压力数值, 同时测量两铜棒的变形尺寸, 最后脱开离合器,将尺寸大的一侧按铜棒的尺寸差值调整压下螺丝位置。最后把离合器再合上。2.2.2.15 下辊面标高调整,为了防止轧件不被压在机架辊上,下工作辊辊面标高比机架辊和前后工作辊辊面应高出3040mm。2.2.2.16 将换辊轧钢转换旋钮打在轧钢位置,轧辊轴向锁紧档板 打在闭合位置,接轴抱紧缸在打开位置。2.2.2.17 平衡弯辊站启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操作规程 2022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