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三套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三套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三套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0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鲁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要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B.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群体C.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2.2016年12月4日,2016“小火柴中国海外留学生西部支教活动”在重庆启动。15名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赴重庆市綦江区和陕西省商洛市的两所乡村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这也是“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动首次走出重庆
2、,进行跨省支教。下列对这些中国海外留学生的行为的看法,你不赞同的是( )A.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行为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的统一B.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C.选择去偏远地区支教,是大材小用,不足为取D.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3.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便民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爱出风头,有人说她们争表现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她们的行为是一种值得赞扬的亲社会行为通
3、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A.B.C.D.4.2017年3月1日上午,大风来袭、气温骤降,河北广播电视台共享空间内却流淌着阵阵暖流。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代表们在此齐聚一堂,一起见证河北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启动“善行河北爱心奉献”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寻访身边的雷锋”活动。开展这些活动(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提高所有人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品质有助于弘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A.B.C.D.5.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
4、文化,它不仅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告诉我们( )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和发展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A.B.C.D.6.微博、微信、网游、网络直播等现代化名词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且不知不觉地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些年轻人甚至把网络当作生活的全部。他们依赖网络所形成的虚拟世界,正逐渐脱离现实世界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 )容易使他们形成自我封闭、孤僻的性格可能会影响他们适应和融入社会绝对不会对其健康产生危害,因为这是个人选择的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利于他们的学
5、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A.B.C.D.7.下面漫画(牵着鼻子走)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青少年上网成瘾是正常的青少年应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学会“信息节食”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成为网络的俘虏,而要做网络的主人A.B.C.D.8.2017年中国云南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互联网农旅文化主题活动媒体发布会在云南罗平县举行。发布会上,罗平县政府与淘宝大学签订了“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与淘宝天下签订了“农旅文化营销传播战略合作协议”,助推罗平县全域经济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有( )网络丰富
6、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A.B.C.D.9.“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玩耍,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做作业、上网、玩游戏的孩子。有些网友称“00后”为“iPad一代”,网络游戏让许多孩子成为“宅童”。你想对“宅童”说( )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要沉迷于网络可以尽情上网,但一定不能玩网络游戏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网络对未成年人而言弊大于利A.B.C.D.10.对于下面漫画中人物的说辞,你想说的是( )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排队有利于保证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排队会降低生活的节奏和效率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加强
7、自律A.B.C.D.11.吴迪有爱要小性子的毛病,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不让人,不肯吃亏,不尊重别人,所以也难以从同学那里得到温暖。他的内心很痛苦,很希望克服这个性格弱点,搞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下列做法能够帮助吴迪改正问题的有( )与同学平等相处,尊重对方的人格宽容待人,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感受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A.B.C.D.12.在2016年湖北多家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打“礼貌人文牌”,一改过去的强势态度,以礼貌、人文的方式招揽应聘者,产生良好的效果。这说明了( )A.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讲礼貌B.尊重是应聘者受聘的唯一要求C.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D.讲
8、礼貌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1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十三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主要目标之一,交通文明作为“移动的细节”更会给人直观的感受。因而我们要( )注意交通文明,遵守交通规则加大执法力度,维护交通秩序加强自律,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敬畏交通规则,其他的无所谓A.B.C.D.14.有人说:“诚信是一种品格、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品牌、一种财富。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获得诚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无论作出什么样的承诺都要践行,否则就失去了诚信B.诚信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不要轻易作出承诺C.不要轻易许诺,但一旦作出承诺,便需要我们以行动去践行,这样才能获得诚信的美德D
9、.诚信在人际关系中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15.2016年3月2日,泰安市东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破获一起系列盗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价值20余万元,四人全都是未成年人,最小的只有15岁。在办案的同时,民警还对王某等人进行人生教育引导,劝说他们迷途知返、防止重复犯罪。虽然四人还未满18周岁,但都已满14周岁,无法避免刑事处罚。从这则案例中,我们认识到(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会导致犯罪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预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也可能会受到刑罚处罚这是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A.B.C.D.16.近年来,校园暴力伤害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关注。你想对实施校园暴力的同学说的是( )这是
10、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生命是最为宝贵的,我们要自觉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同学之间要做到寬容理解、换位思考、和谐相处这属于未成年人犯罪,一定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A.B.C.D.二、简答题(共10分)17.你为我礼让,我为你点赞。文明就这样从车上传递到车下。有一次,志愿者朱鸿在斑马线前服务时,看到一名8岁的女孩和母亲过马路时主动停下来让车辆先过。他告诉小女孩,在杭州斑马线上汽车会礼让行人。没想到女孩对他说,开车也很辛苦,我们行人也应该礼让汽车。朱鸿说,母女俩在路边站了一会儿,等车辆相对少了才过马路。从小女孩的言行中,我们学到了什么?(10分)三、材料分析题(共26分)18.2017年农历除
11、夕,长沙市岳麓区第四届感动株洲人物“诚信老爹”潘尧生在大女儿潘郁的家中过年,家里欢声笑语。在年夜饭桌上,60岁的老潘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终于还清欠下的306万元债务,这是13年来,他过得最轻松的一个春节。13年前,潘尧生与朋友合伙创业,由于经营不善,工厂赔了钱,合伙的两个股东丢下上千万元债务“跑路”了。唯独老潘留了下来,决定打工赚钱还清债务。靠打工来赚钱,还99个债主、306万元的债务,什么时候是个头?为了还债,此后10多年,潘尧生和妻子李秀萍到醴陵船湾镇开采铁矿石,到广西、湖北等多个工地运输土石方,到广东惠州创办养猪场,还卖掉了房子和车子,抵押给债主。夫妻俩吃尽了苦头。2016年年底,潘尧生
12、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他感叹:“压在心上多年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回到老家王仙镇,我都挺得直腰杆!”“诚信老爹”潘尧生的事迹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12分)1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手机控”。下面是一篇媒介与儿童:2013中国青少年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材料一报告显示,在全国儿童家庭中,普及率最高的是手机(97.8%),而且44.5%的儿童拥有自己的手机;84.8%的孩子明确表示自己拥有QQ;90.1%的孩子接触过网络游戏,其中42%的孩子每月均为网游付费。材料二很多孩子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偷偷用手机玩游戏。学生主要在课间、中午、放学后玩手机,但有些同学上课时也在玩,尤
13、其是非主科或对该科目不感兴趣时。有的孩子用手机浏览到色情、暴力等“刺激”内容时,还会截屏保存,私下里传阅分享。(1)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8分)(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手机上的这些不良信息?(6分)四、实践探究题(共16分)20.两名刚满十四周岁的少年,因没钱上网而伙同他人抢劫并股打过路学生。最终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抢劫案作出了一审判决,两名被告人因犯抢劫罪分别被处以刑罚。(1)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沉迷于网络的危害。(6分)(2)两名被告人被处以刑罚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3)请你为青少年摆脱网瘾提供几条切实有效的策略。(6分)期中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选C。本题
14、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鲁迅这句话主要强调个人离不开社会,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影响,故选C。2.【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C项说法错误,没有看到这种行为的价值和意义。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C.3.【答案】D【解析】选D。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均是正确的说法,故选D。4.【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与材料无关,志愿服务活动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说法太绝对,应排除:均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选B。本题考查网络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说的是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与材料无关;均符合题意,故选
15、B。6.【答案】B【解析】选B。本题考查沉迷于网络的危害。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均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网络生活的认识。“上网成瘾是正常的”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均符合题意,故选C。8.【答案】A【解析】选A。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均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健康网络生活的要求。中“尽情上网”的说法是错误的;说法错误,网络利弊的大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均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自觉排队的作用:均符合题意,故选C。11.【答案】
16、A【解析】选A。本题考查与同学交往的要求。是错误的做法,不利于与同学的正常交往;均符合题意故选A.12.【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重要性。A、B、D三项说法本身错误:C项符合题意,故选C。13.【答案】D【解析】选D。本题考查文明的要求。说法错误,我们没有执法权:说法明显错误,应排除:均符合题意,故选D。14.【答案】C【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A项说法错误,许诺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还要量力而行;B项把承诺看作心理压力是错误的:D项说法错误,没有看到诚信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故选C。15.【答案】A【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说法过于绝对;均符合题意,故
17、选A.16.【答案】A【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校园暴力行为的认识。说法错误,未成年人犯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均符合题意,故选A。二、17.【答案】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在生活中,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三、18.【答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
18、人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我们要向潘尧生学习,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做到真诚待人,信守承诺,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从而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19.【答案】(1)影响孩子的视力、骨骼发育;使孩子迷恋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的人际交往。(2)在使用手机上网时,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
19、息等。家长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玩手机游戏,应多和孩子沟通,多和孩子参加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四、20.【答案】(1)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交往.(2)法不可违,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预防犯罪,就要杜绝不良行为等。(
20、3)父母要多关心孩子;青少年自身应该增强自制能力;网吧经营者应该加强管理;当地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督,对违规网吧依法严惩。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02一、选择题(45分)1.小涛是爷爷奶奶的孙子、爸爸妈妈的儿子、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班上的体育委员、小丽的同桌;他和班上的小杨住在同小区的同一幢楼里,是小杨的邻居。小涛拥有多重身份表明(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小涛是善变的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A.B.C.D.2.“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
21、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C.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3.2019年10月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夕阳红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并打扫卫生。这一活动( )有利于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荣誉体现了乐于助人,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A.B.C.D.4.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亲近,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多彩。作为网络参与者,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有( )针对网络使用中的问题,积极在“首都之窗”政务网站上建言献策加入微商团队,在朋友圈和网上售卖“三无”产品作为贴吧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期中测试卷三套含答案 年级 道德 法制 上册 期中 测试 卷三套含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