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本原理计算题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六种题型重要材料).doc





《统计学基本原理计算题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六种题型重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基本原理计算题学习总结复习材料(六种题型重要材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该企业职工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 绩(分)职工人数(人)频率()不及格(60以下)37.5及格 (6070)615中 (7080)1537.5良 (8090)1230优 (90100)410合 计40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3、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B、C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标准差、变异系数2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指标;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
4、标准差; 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 有代表性? 标准差的计算参考教材P102页.解: 类似例题讲解:1、 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02020303040405018393112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答: 第五章: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范围和总量指标的区间范围。3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计算成数(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根据要求进行成数(平均数)的区间估计及总数的区间估计。例题1:某工厂有15
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产量水平,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524534540550560580600660 工人数(0人)469108643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解答: n=50, N=1500,t=2(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计算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区间。计算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重复抽样的区间范围是:则,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区间范围是在550.82
6、件至569.18件之间。总产量为:550.82*1500=826230件569.18*1500=853770件该厂工人的总产量的区间范围是在826230件至853770件之间。例题2: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解答:已知: n=200 N=2000F(t)=95.45% t=2(1)合格品率: p=95% 合格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合格品率的区间范围:下限=上限= 即合格品率的区间范围为:91.92%-98.08%
7、 合格品数量的区间范围为:91.92%*2000-98.08%*2000 1838 .4件1961.6件之间.第七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例题: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 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123456234345737271736968要求: ()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解答: 回归方程计算表:月份产量
8、x单位成本yx2y2xy123456234345737271736968491691625532951845041532947614624146216284219276340合计2142679302681481n=6 =21 =426 2=79 2=30268 =1481 (1) 相关系数: =-0.9090 说明产量x和单位成本y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关系。见教材183(2)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c=a+bx n=6 =21 =426 2=79 2=30268 =1481 = (1481-1/6*21*426)/(79-1/6*21*21)=-1.82 =426/6-(-1.82)*21/6=77
9、.37 则yc=77.37-1.82x 在这里说明回归系数b的含义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2元 .()假定产量为6000件,即x=6时,单位成本为:则yc=77.37-1.82x =77.37-1.82*6=66.45(元) .即单位成本为: 66.45元.2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1890 =31.1 2=535500 2=174.15 =9318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1) 确定以利润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基本原理 算题 学习 总结 复习 温习 材料 题型 重要 首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