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册全册教案 .pdf





《2022年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册全册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册全册教案 .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课 各民族朋友( 1)教学内容:欣赏各民族的服装美,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教学目标:1、欣赏个民族服装,学会观察、描绘少数民族服饰,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2、能基本画出少数民族朋友的服饰特点,训练造型能力。3、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体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绘画表现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民族风情。难点:人物的结构,善舞民族的动态描绘,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描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各少数民族人物图片,风俗习惯图片,学生作品。学生准备: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音乐导入:听歌曲爱我中华,激发学生兴趣。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很多很多小朋友,
2、他们来自我们国家的各个民族,想不想认识他们呢?2、揭示课题:各民族朋友二、新授1、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56 个民族人物的形象2、分组谈谈自己知道的民族。3、欣赏、研究、讨论各民族的不同特点。l 服饰特点、色彩搭配。l 风土人情。l 生活习惯。4、教师示范作画过程。l 画出人物简单的躯干。2 在身上画出一种少数民族服装,注意要简洁概括。3 添加漂亮的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加上具有特色的饰品或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4、欣赏画家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作品。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注意:人物的动态;色彩的搭配;各民族服饰的特色。四、小结1、作品展示。2、教师点评。3、学生互评,看看同一民族的人物服
3、饰哪儿不一样,那个画得好。五、课后拓展伴音乐齐唱各族人民在一起。第 1 课 各民族朋友( 2)教学内容:欣赏各民族的服装美,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教学目标:1、欣赏个民族服装,学会观察、描绘少数民族服饰,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2、能基本画出少数民族朋友的服饰特点,训练造型能力。3、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体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
4、绘画表现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与民族风情。难点:人物的结构,善舞民族的动态描绘,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的描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各少数民族人物图片,几套少数民族服装。学生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彩色纸,双面胶,亮片,丝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音乐导入:听几首不同民族的歌曲。你能说出示哪个民族的歌曲吗?2、揭示课题:各民族朋友(2)二、新授1、教师出示一张大地图,分别标有傣族、彝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然后取出这几个民族的人物图片,让学生来指认识哪个民族的,说说你是怎么区别的?并把人物图片铁在相应的位置上。2、分组谈谈自己知道的民族,有哪些风俗?哪些服饰?在什么位置?3、你最喜欢那个民族的朋
5、友?比较他和其他民族的朋友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4、欣赏各少数民族人物的图片。三、游戏作业1、分组作业:教师取出事先准备的几套少数民族服装,小组各自选择喜欢的民族服装,再选一个小朋友作模特。2、有什么办法让自己组里的小模特变的更加漂亮?学生讨论后回答。3、比赛。比一比哪组动作最快,小模特打扮的最漂亮。学生可以用各种材料。要求注意民族服饰的特点。四、展示评价1、小模特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2、每组派代表解说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介绍一下士用了哪些方法。3、学生互评,看看那组做得好。五、课后拓展伴音乐各小组唱不同民族的歌曲,最后齐唱各族人民在一起。第 8 课 树上树下一、教材分析大树是
6、动物们舒适的家,是动物和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大树立和大树下,在树立和树下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本课充分利用了儿童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阅历比成人少,但他们会自由自在地去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的。因此他们在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肯定会有许多奇思妙想。(1)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自编或想像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有动物和人物,动物可采用批人化的表现手法,这样故事会生动有趣。操作领域:启发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情感领域:为学生们提供自
7、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2)学习内容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像,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的故事。教学难点: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创编的故事。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3)课时: 1 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树上树下的作品并创编故事。学生准备:多种材料(彩纸、涂色工具、废旧材料等)。教学思路:A导入a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根据图画创编一个有
8、关树上树下的故事:知了在树上叫,蚂蚁在树上忙,猫看着树上的小鸟流着口水 ,b揭示课题: 树上树下 。今天你们有没有兴趣也来学习创编一个有关树上树下的故事并把它画下来呢?B新授a提问: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它们都在干什么呢?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b学生们分小组交流、想像。C请学生们观看录像:动物们在树林中会发生哪些千奇百怪的事情呢?d你们会把刚才创编的内容改编得更有趣吗?学生们再次分小组进行改编故事。e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用了哪些方法?构图又是怎样的?边欣赏边交流。f小组商量用什么材料表现创编的故事。C作业a同学们分小组集体合作表现树上树下。b教师巡回指导。D小结a作品
9、展示:学生们分别交流自己作品的特别之处。b教师小结。E课后拓展你们还能用哪些特殊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创编的故事呢?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板书设计:第8 课 树上树下范画范画步骤: 1 2 3 4 第 9 课 水墨画树 1 一、教材分析学生已在前几册的水墨游戏课中初步了解了毛笔、水墨在宣纸上会产生干湿、浓淡的效果及点、线、面的丰富变化,初步感悟了水墨的特性和艺术的魅力。本课水墨教学以学生熟悉、常见的树为表现对象,把较多枯燥难懂的用笔方法融人具体的事物中,使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画树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同时经过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画一画、评一
10、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他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本课还提供了大量学生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受到启发。同龄人的作品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减少了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对两幅风格不同的大师作品的欣赏,又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1)教学目标寻找、观察、了解生活中的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水墨工具表现各种树。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
11、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2)学习内容本课让学生寻找、观察生活中各种树木的外形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运用中国的传统艺术水墨来表现各种树。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树的外形特征,并用水墨来表现。教学难点:侧锋、中锋、干笔皱擦的灵活运用。(3)课时: 2 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用于欣赏的作品,装墨的小碟等,古筝曲、音响器材,实物投影仪等。师生共同准备:收集各种树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墨汁、毛笔、颜料、调色盒、2 一 3张宣纸,每小组1一 2 张大宣纸,毛毡或旧报纸。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布置学生水墨画树的作品,播放古筝曲。教学思路:A设疑导入a请学生观察一下,今天教室
12、四壁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b请学生说出树有什么用途,并把收集到的各种树的图片资料放在投影仪上展示。B观赏体验a除了地上可以种树,还有哪儿可以种树?(学生思考回答)b看!老师是这样种树的。(老师在示范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画树的小窍门,如先从主干或大枝条画起等)c揭题:水墨画树。d大家动手来“种”一棵树。(学生第一次作业,让学生体验画树的乐趣)e.学生作业互评。C欣赏探讨a学生通过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画树方法。b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比哪组“栽种”的树的种类最多、最美。 (学生第二次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在一张大宣纸上用水墨画各种树)D小结阶段a各小组作品展评。b
13、教师点评具有代表性的树。板书设计:第 9 课 水墨画树范画范画步骤: 1 2 3 4 第 9 课 水墨画树 2 一、教材分析学生已在前几册的水墨游戏课中初步了解了毛笔、水墨在宣纸上会产生干湿、浓淡的效果及点、线、面的丰富变化,初步感悟了水墨的特性和艺术的魅力。本课水墨教学以学生熟悉、常见的树为表现对象,把较多枯燥难懂的用笔方法融人具体的事物中,使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画树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同时经过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画一画、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他们爱护树木,保护环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
14、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境的意识。本课还提供了大量学生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受到启发。同龄人的作品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减少了畏难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对两幅风格不同的大师作品的欣赏,又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1)教学目标寻找、观察、了解生活中的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水墨工具表现各种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2)学习内容本课让学生寻找、观察生活中各种树木的外形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运用中国的传统艺
15、术水墨来表现各种树。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树的外形特征,并用水墨来表现。教学难点:侧锋、中锋、干笔皱擦的灵活运用。(3)课时: 2 课时【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儿歌小松树,欣赏图片,水墨画工具,录音机等。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颜料,宣纸3 张。教学思路:A引导阶段a教师和学生一起到校园观赏大自然景色,围坐在树下,听听儿歌小松树,感受大自然的气息。b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树的话题。c.回到教室欣赏学生的作品。d揭题:水墨画树。B发展阶段a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用简练的笔墨表现树。(欣赏教材上树的不同表现方法)b教师示范。 (将运笔方法融于演示中)c画法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用水墨表现各种树)d欣赏
16、大师作品。C小结阶段a.学生交流作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b举办学生水墨画展。c收拾好水墨画用具。板书设计:第 9 课 水墨画树范画范画步骤: 1 2 3 4 第 10 课 点、线、面一、教材分析在大自然中充满了由点、线、面组成的美妙图案,人们运用这些图案,装点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使它们充满了艺术魅力。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大量的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激发同学们对装饰艺术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1)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让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操作领域: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
17、面等装饰的方法。情感领域: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2)学习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几个方面进行点、线、面的欣赏与感知,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审美情趣,运用这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尝试着用手工或绘画设计点、线、面作口门口。教学难点: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
18、感,不能单(3)课时: 1 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老师准备:点、线、面做成的纸偶,瑞士画家克利的作品和中国古代陶器艺术图片。学生准备:水彩笔,橡皮泥,毛线,颜料,彩纸,剪刀,酸奶瓶等。教学思路:A导入a游戏引人。今天,老师在美术书上发现了一张藏宝图,你们想看吗2 请把书翻到第 10 课。那些宝贝就藏在这些图里,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B新授a欣赏、研究、讨论:宝贝在哪里?(a)引导学生欣赏彩陶、瓷盆,发现点、线、面;欣赏椅子、橱,发现点、线、面;欣赏包、服装,发现点线面;欣赏建筑、装演,发现点、线、面。(b)原来,这张藏宝图告诉我们它藏着的三件宝贝是:点、线、面。教师出示纸偶:点:“我是点
19、,我的特点是活泼、小巧、简洁,我会变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线:“我是线,我的特点是千变万化,我也会变,我能变成直线、曲线。”面:“我是面,我的特点是厚实、块面大。”b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三件宝贝?它们的构图美在哪里?它们的色彩美在哪里?c教师示范制作过程。(a)拿出空的酸奶瓶,设计图案。(b)利用各种材料,运用点、线、面在空瓶表面进行装饰。(c)欣赏瑞士画家克利的作品以及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作品。C学生分小组练习制作,教师巡回辅导注意点、线、面的节奏变化;注意点、线、面的色彩变化。D小结(a)作品展示。分小组布置展示台。(b)学生相互参观、评价。(c)教师点评。从构图
20、、色彩、创意几个方面互评。板书设计:第10 课 点、线、面范画范画步骤: 1 2 3 4 第 11 课 会变的花树 叶( 1)一、教材分析花卉图案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本课要求在花、叶、树的外形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以取得不同的装饰艺术效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理解、认识对象,让学生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21、 - 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兰绝二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来美化表现生活,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1)教学目标欣赏各种花、叶、树,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简单的花卉纹样的装饰方法,了解花卉纹样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学会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花卉图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验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花卉纹样设计活动过程的乐趣。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来表现花卉纹样。教学难点:利用点、线、面等元素设计富有特色的花卉图案,注意统一与变化。(3)课时: 2 课时
22、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树叶并装人信封在课前分发到各小组,欣赏图片(课件:课本中的学生作品、教师自己设计的作品及其他),8 张特制的大树叶(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装饰)。学生准备:每小组准备一句赞美树叶的话。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彩纸等。学生六人一组成马蹄形,选好组长。教学思路:A激趣导入:春姑娘托我给小朋友捎来了许多美丽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信封,看,猜对了吗?引导观察、交流:你收到的是一片怎样的树叶?颜色怎样?外形有什么特点?用手摸摸树叶的正面与背面,一片小树叶给你什么感觉?引导学生回忆曾看到过的树叶,说说树叶的作用,并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赞
23、美小树叶。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也想送一份小礼物给小朋友。(将 8 片特制的树叶分发给各组)引导学生欣赏、比较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与春姑娘给的礼物有什么不同?美吗?美在哪里?揭示课题,如果你有这样一张特别的树叶想送给谁?B欣赏感知,引导想像,表达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欣赏运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的树叶。a.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共三组,实物图片与绘制图片各一张,两张为一组。一组是用“点”装饰的叶子,一组是用“线”装饰的叶子,一组是“点、线、面”结合装饰的叶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树叶”是用什么方法来装饰的?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种装饰方法,说说为什么喜欢?b教师小结归纳装饰的方法:点:大点、小点、
24、圆点、方占,线:直线、曲线、弧线,面:各种形状的面。让学生知道在组合、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统一,只有这样,叶子才更能吸引大家。欣赏、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添加等不同方法、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意图。游戏:通过“排排坐”的小游戏让学生知道怎样的绘制方法最合适。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将树叶纹样的绘制过程分解打乱,每一小组一份,让学生通过“排排坐”来确定合适的设计、绘制方法。出示不同
25、的树叶外形图片讨论交流,你能用什么方法让树叶变得更美?学生根据自选的树叶外形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C激励评价: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在小组里简单介绍自己设计的树叶图案。教师选择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设计给大家欣赏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叶纹样的用途很多,可以做书签、花布、饰物, 可以收集一些带来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第 11 课 会变的花树 叶范画范画步骤: 1 2 3 4 范画范画第 11 课 会变的花树 叶( 2)一、教材分析花卉图案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本课要求在花、叶、树的外形基础上,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以取得不同的装饰艺术效果。引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册全册教案 2022 年苏教版 小学美术 年级 下册 第册全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