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收涩药ppt.ppt
《中药学课件收涩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收涩药ppt.ppt(10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涩药【目的要求】【目的要求】w 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和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掌握药物五味子、乌梅,山茱萸3味。 熟悉药物诃子、肉豆蔻 、桑螵蛸、莲子4味。 了解药物麻黄根、浮小麦、赤石脂、五倍子、芡实、乌贼骨6味。 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收涩药概述】【收涩药概述】w 含义含义w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性能功效性能功效w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w 陈藏器说:“涩可固脱。”李时珍指出:“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
2、散。”w【收涩药概述】【收涩药概述】w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w 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配伍方法配伍方法w 收涩药,主要是用其收敛固涩之性敛其耗散,固其滑脱,以治滑脱病证。但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为此临床应用本类药,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收涩药概述】【收涩药概述】w 配伍:w 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 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者,当配伍温补脾肾药; 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伍补肾药; 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
3、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肺肾虚损,久咳虚喘者,当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等等。w 【收涩药概述】【收涩药概述】w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w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w “闭门留蔻”:蔻为贼邪。临床对于外邪未尽或邪实而正不虚的病证,治疗上宜以祛邪为主。若误用收涩或补益药物,则可使病邪内留,病情加重,就象关门将盗贼留在家里一样,称为“闭门留蔻”。 【收涩药概述】【收涩药概述】w 分类分类w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
4、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但在药物作用方面,某些药物往往表现出多种的功用,故须进一步予以综合比较。 【固表止汗药】【固表止汗药】w 功效功效本类药物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临床常用于肺脾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的自汗证及肺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热迫津外泄的盗汗证。 配伍方法配伍方法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病求本。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物所宜。麻黄根w 【药物基原】【药物基原】 w 源于本草经集注 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草麻黄Ephedera sinica Stap
5、f或中麻黄Ephedra int 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立秋后采收。剪去须根,干燥切段。生用。 w 草麻黄麻黄根麻黄根w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微涩,平。归肺经。w 【功效】【功效】 固表止汗。 麻黄根w 【应用】【应用】 用于自汗,盗汗。本品能敛肺止汗,为临床止汗专品。可内服,也可外用。 治气虚自汗,常与黄芪、白术等配伍; 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五味子、牡蛎同用; 治产后虚汗不止,常与当归、黄芪配伍,如麻黄根散。此外,治虚汗,以本品配牡蛎,共研细末,外扑身上,也有止汗功效。 麻黄根w 麻黄与麻黄根均
6、来源于麻黄科,但入药部位不同,作用相反。麻黄为草质茎入药,长于发汗解表,主治风寒表实证。且麻黄又善于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又常用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水肿兼有表证者等证。麻黄根为根及根茎入药,长于收敛止汗,主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产后虚汗等证。二者一发汗,一止汗,作用不同,应区别使用。【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用。浮小麦w 【药物基原】【药物基原】源于本草蒙筌 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未成熟的颖果。各地均产。收获时,扬起其轻浮干瘪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晒干。生用,或炒用。 浮
7、小麦w 【功效】【功效】 固表止汗,益气,除热。w 【应用】【应用】 w 1用于自汗,盗汗。浮小麦甘凉,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作用。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 治自汗者,可与黄芪、煅牡蛎、麻黄根等同用,如牡蛎散; 治盗汗者,可与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等配伍,以养阴敛汗。浮小麦w 【应用】【应用】 w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阴及除热作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敛肺涩肠药】【敛肺涩肠药】w 功效功效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和涩肠止泻痢作用。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
8、具有敛肺止咳作用者适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肺肾喘证。具有涩肠止泻痢作用者适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摄和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敛肺涩肠药】【敛肺涩肠药】w 配伍方法配伍方法 治久咳虚喘者,视肺、肾虚亏情况,选用补肺益气药或补肾纳气药同用。 治久泻、久痢,若兼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若兼气虚下陷者,配补气升提药; 若兼脾胃气虚者,配补益脾胃药。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类药酸涩收敛。属敛肺止咳之品,对痰多壅肺所致的咳喘不宜用;属涩肠止泻之品,对泻痢初起,邪气方盛,或伤食腹泻者不宜用。五味子五味子w 【药物基原】【药物基原】w 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
9、hinensis(Turcz.) 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晒干。w 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用。五味子五味子药材五味子五味子五味子w 【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五味子、北五味、醋五味。w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w 【药性说明】【药性说明】 本品酸温而润,收涩之中兼具补益作用,上能敛肺,下能固肾,外可止汗,内又益气,功用颇多,广泛地用于虚而不固,散而不收之证。五味子五味子w
10、 【功效】【功效】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五味子w 【应用】【应用】 w 1久咳虚喘。五味子酸能收敛,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适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喘咳。w 治肺虚久咳者,常与罂粟壳同用,如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治肺肾两虚喘咳者,常与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都气丸; 治寒饮咳喘者,亦可与辛温宣散的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五味子五味子w 【应用】【应用】w 2津伤口渴及消渴。本品酸甘,又能益气生津止渴。 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 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多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芪等益气生津药同用,如玉液汤。w 五味子五味子w【应用】
11、【应用】 w 3.自汗,盗汗。本品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者,可与麻黄根,牡蛎等同用。4.遗精、滑精。本品能补肾涩精。w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可与桑螵蛸、金樱子、龙骨等同用。w 五味子五味子w 【应用】【应用】 w 5久泻不止。本品又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者,常与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同用,如四神丸。 w 6心悸,失眠,多梦。本品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血亏损,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多梦等。常与生地、丹参、酸枣仁等同用。此外,其他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选用。 w 本品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亦有治疗作用。 五味子五味子w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36g
12、;研末服,每次13g。w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五味子五味子w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北五味子主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糖及树脂等。种子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w 本品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使之趋于平衡。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有镇咳和祛痰作用。能降低血压。能利胆,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五味子五味子w 【临床报道】【临床报道】 1治疗病
13、毒性肝炎,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肝炎以及药物所致肝损害:将五味子焙干研末,过80100目筛,成人每次服3g,每日3次。亦可制成蜜丸服。(中药新用手册第283页)2治疗神经衰弱:取五味子40g,浸入20ml50%酒精中,每日振荡1次,10天后过滤,残渣再泡1次,两次液合并,再加等量蒸馏水,即可服用。(中药新用手册第283页)3治疗急性菌痢和肠炎:取北五味子5000g,水煎24小时,去渣加红糖1500g,浓缩至5000ml,每日3次,每次50ml,小儿酌减。(中药大辞典第388页)乌梅乌梅w 【药物基原】【药物基原】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本草纲目:
14、“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精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今治血痢必用之。血痢不止,以乌梅烧存性,米汤服之渐止。恶疮胬肉,亦烧灰研敷,恶胬自消,此即内经去死肌恶肉之验。”乌梅乌梅w 【药物基原】【药物基原】w 源于本经 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 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 的近成熟果实(青梅)。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等地。五月立夏前后,果即将成熟时采收,干燥。生用或炒炭用,去核用肉者称“乌梅肉”。 梅梅药材乌梅乌梅乌梅w 【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乌梅、乌梅肉、乌梅炭。w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15、 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药性说明】【药性说明】 本品酸涩,功善收敛,上能敛肺气,下能涩大肠,入胃又能生津、安蛔,凡久咳、久泻、蛔虫腹痛及内热消渴等证,均为常用。乌梅乌梅w 【功效】【功效】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乌梅乌梅 w 【应用】【应用】 w 1. 肺虚久咳。w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常与罂粟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 久泻,久痢。w 本品又能涩肠止泻痢。治久泻、久痢者,常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如证治准绳固肠丸。w 乌梅乌梅w 【应用】【应用】 w 3. 蛔厥腹痛,呕吐。w 蛔虫得酸则伏,本品极酸,具有安
16、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常与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4. 虚热消渴。w 本品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w 此外,本品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 乌梅乌梅w 【功效鉴别】【功效鉴别】w 五味子与乌梅鉴别五味子与乌梅鉴别w 二者皆上能敛肺,下能涩肠,均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都可用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之证。并能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乌梅乌梅w 【功效鉴别】【功效鉴别】w 不同之处在于: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又可用治肺肾两虚
17、之喘咳; 并能补肾涩精,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尚能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多梦。乌梅酸涩性平,又能安蛔止痛。此外,乌梅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并治胬肉外突。 乌梅乌梅w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止泻止血宜炒炭用。【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 乌梅乌梅w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本品主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w 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能抑制离体兔肠管的运动。能促进胆汁分泌。在体外对蛔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课件 收涩药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