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知识产权法复习精要.docx
《2022年知识产权法复习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知识产权法复习精要.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022年4月自考复习精要173、时间性:学问产权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的权益,其学问产权法时间性的特点表现在它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爱护,一旦超第一编总论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益就自行毁灭,相关学问产品一、学问产权 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制造的成果和经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宝,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营治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益;(最早见于从本质上看 ,只有 客体的非物质性才是学问产权所属权益世纪法国卡普夫,后为比利时皮卡第所进展)的共同 法律特点;广义的 包括著作权、邻接权(或相关权)、商标权(包括四、学问产权法是调整因学问产
2、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服务标志权)、商号权、商业隐秘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包括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新植物品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爱护和利用著作 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益的一种特地法律制种权等各种权益;度;学问产权法律体系, 一般应当包括如下法律制度:学问产权的 范畴 包括以下类别:1、著作权法律制度;1、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益 即著作权 ;2、专利权法律制度;2、 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的权益 即邻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接权 ;4、商标权法律制度;3、 人类在一切领域的创造的权益 即发 明专利权及科技奖 5、商号权法律制
3、度;励意义上的创造权 ;6、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4、 科学发觉的权益 即发觉权 ;7、商业隐秘权法律制度;5、 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益 即 外观设计专利权或外观设计 8、反不正值竞争法律制度;权 ;学问产权法的位置: 学问产权法基本上采纳单行法的立法6、 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和标记的权益 即 商标权、体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学问产权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其商号权 ;没有特殊的、仅属于它自己全部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因而7、 禁止不正值竞争的权益 即 反不正值竞争权 ;不具有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条件;狭义的即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包括 邻接权 )、 专利权 和 其次编著作权商标权 三部分;分为 两个
4、类别 :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 第一章概 述与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有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 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二、性质 :学问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益;是一种有别 法享有的专有权益;于财产全部权的无形财产权;即学问产权的客体(学问产品或 一、演化和进展: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宝,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 1、原始版权即“ 翻印权” ,是爱护印刷出版商的封建特许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也是该项权益与有形财产全部权的最根本 权;该爱护制度最早起源于宋,宋曾颁布“禁擅镌 ”的命令;区分 ; 学问产权的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的有形而言的;它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处分
5、外形,具体表现为:2、15 世纪末,威尼斯共和国授予印刷商冯 施贝叶为期 年的印刷出版专有权,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由统治政权颁发的1、 不发生有形掌握的占有;爱护翻印之权的特许令;之后,罗马教皇、法国国王、英国国2、 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3、 不发生毁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王都曾颁发过禁止他人任凭翻印其书籍的特许令;3、欧洲第一个要求享有“ 作者权” ,亦即对印刷商无偿占有分;作者的精神创作成果提出抗议的是德国宗教改革领导马丁 路基于上述特点,国家有必要赐予学问产品的制造者以学问 产权,并对这种权益实行有别于传统财产权制度的法律爱护;德;其 1525 年出版对印刷商的警告的小册
6、子,揭露了某 些印刷商盗用他的手稿,指责这些印刷商的行为与拦路抢劫的三、特点 :基于其无形财产权的本质属性,打算了它具有 以下特点:1、 专有性:学问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益;同全部权 一样,具有排他性和肯定性的特点;不过,由于学问产品是精 神领域的产品,学问产权的效力内容不同于全部权的效力内 容;2、 地域性:学问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 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地性,其效 力只限于本国境内;该处的地域既可是一个国家,也可是一个 地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强盗毫无二致;4、170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为鼓 励学问创作而授
7、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图书在肯定时期内之权益法,即安娜法;从主要爱护印刷出版者转为主要爱护作者,这可以说是著作权进展史上的一个飞跃,但 没有强调对作者精神权益的爱护;(其“ 版权” 体系以爱护作者 利益为主,并以经济权益内容为限)5、法国 1791 年表演权法,1793 年作者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 印刷” ,“ 出版” 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 护作者权的法律;之后的大陆法系国家皆沿用“ 作者权” 的概1 / 39 第 1 页,共 39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念,与英国的“ 版权” 相对应;( 1791-1793年,法国在立法中1、权益内容不同:著作权
8、是一体两权的典型代表,著作财以“ 作者权” 的称谓代替传统的“ 版权” ,强调著作权中人身权与 财产权的双重内容;)“ 著作权” ,“ 作者权” 与“ 版权” 的语词演进及进展,反映了知 识产权立法史上对相关法律爱护重点、爱护对象、爱护内容和 爱护形式的不同挑选;在著作权立法现代化,国际化潮流的推 动下,“ 版权” 体系的英美法系国家与“ 作者权” 体系的大陆法系 国家在基本原就、基本制度方面显现整合与趋同;我国民法通就及著作权法将“ 版权” 与“ 著作权” 用语并列产权与著作人身权相互平行,各自独立;商标权就是一种纯粹 的财产权,不具有人身权的内容;商标仅为财产权,著作权就包含人身与财产权;
9、2、法律要求的爱护条件不同:商标是以文字、图形或其组 合作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只要求标识具有显著性和 可识别性,不考虑由谁创作;著作权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任 何抄袭、剽窃所得到的作品不行能受到爱护;3、权益取得方式不同:商标权实行注册登记,著作权实行对待;自动爱护原就;二、与相关权益的区分:三、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进展(一)著作权与全部权的区分:1910 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同属依法产生的肯定权益,其义务主体是除权益人以外的 部著作权法; 1986 年民法通就明确规定爱护公民与法人不特定的多数人;的著作权; 1990 年 9 月 7 日著作权法通过,91 年 6
10、 月 11、 标的不同 :全部权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有形物,所 日正式颁布实施,2001 年 10 月 27 日修订实施;是新中国成有权表现为对有形物的支配权;著作权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 立以来第一部系统规定著作权事宜的基本法律;与智力活动的成果,是思想或情感的肯定表现,所以,著作权 2001 年,著作权修正案获得通过,涉及:的独占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由于标的物本身的性 质;著作权与全部权互不排斥,两种权益可同时存在;2、 权益的完整性不同:全部权作为肯定权益,其属性最为 完整,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著作权虽然也是一种肯定权 利,但受到在时间、地域和权益本身的种种限制,并最终丧1、国
11、民待遇原就的适用问题;2、爱护客体的增加及表述方式的调整;3、设立著作权集体治理制度;4、进一步细化了著作权人的财产权;5、修改对著作权的权益限制;失,直至进入公有领域;著作权是一种不完整的肯定权益;6、完善邻接权制度;(二)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分:7、明确著作权转让方式虽同属学问产权类型,但由于专利权是工业产权的一种,必定与文学、艺术领域的著作权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区分;1、 爱护对象不同:著作权是通过爱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达8、增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加大著作权的爱护力度;9、确立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爱护方式;四、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就:到爱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思想、事实、方式等不是著作权著作权
12、法第1 条规定了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就“ 为爱护文爱护的直接标的;专利权所爱护的是具有新奇性,制造性、实 用性的创造制造,它抛开了表达形式而直接深化到技术方案本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的权 益,勉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身;作与传播,促进社会评论文化和科学事业的进展与富强,依据正由于如此,专利说明书作为一件文学作品,其表达形式 受著作权法的爱护,而其中所载明的技术内容假如符合专利申 请的条件并经审批授权,就会受到专利法的爱护;2、 爱护条件不同:专利权要求创造制造具有首创性,对于 同一内容的创造,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著作权要求作品具宪法制定本法”
13、 ;表达了以下原就:1、爱护作者权益原就;以作者权益为著作权法爱护的核 心,系统规定了著作权的归属、内容及其侵权责任;2、勉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就;明确规定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益,勉励优秀作品的使用有独创性(任何作品只要是独立构思和创作的,不问其思想内和传播;第 2 页,共 39 页容与已发表的作品是否相同或相像,均可获得独立的著作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和谐一样的原就;以和谐两者利益权);为立法宗旨,在爱护作者权益的基础上又规定了合理使用、法3、 权益产生程序不同:专利权的产生需要专利机关的特殊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等制度,对该权益作了肯定的限授权,即必需实行国家行
14、政授权的方法确定权益人;著作权在制;大多数国家依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需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4、与国际著作权进展趋势保持一样的原就;我国参与了国续;际公约,在著作权立法中接受和遵循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就,并4、 适用领域不同:著作权所爱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颁布了实施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术领域,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其次章著作权的主体息息相关;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显现交叉;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三)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分:2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著作权主体或称著作权人,即依法对文学、艺术和
15、科学作 品享有著作权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肯定条 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1) 创作作品的作者一般都是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假如作 者将自己的著作财产权的一部或全部转让给他人,自己只有部分著作财产权或著作人身权,此时作者也就成了部分著作权主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划分依据是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体;原始主体:指在作品完成后,直接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 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础性权益的前提下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 人;一般情形下为作者,特殊情形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组织( 2) 在某些情形下,作者甚至可能不是或不再是著作权主 体,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将法人视为作者的情形,事实上的自然人作者就
16、不是著作权主体;也可能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二、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自然人和在特定条件下的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 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权的人;(一)作者第一是自然人;“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所谓区分 :创作 ,是指作品从构思到表达完成的过程;作者须具备的条(1)概念不同 ;件:(2)取得方式不同:原始主体不以继受主体为存在前提,但继受主体享有的权益却是从原始主体处取得的,并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这是二者的最大区分;1、是直接参与创作的人;即借助语言、文字、颜色、线条 等进行创作,反映自己创作个性及特点的人;2、确认作者的方法是,
17、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3)著作权是否完整不同:原始主体所享有的著作权之完 即为作者;整性比继受主体的权益表现得充分,由于继受主体肯定不行能 享有完整著作权,只能取得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而不能 取得著作人身权;3、作者通过创作活动,产生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作者作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权主体,其权益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直接的和原始的著作权;2、 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是以著作权人所具有的 国籍为标(二)法人、非法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也视为作者;凡由法准 而分类;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由法区分:由于著作权法具有特别严格的地域性,因此内国主 人或非法人单位
18、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体与外国主体的待遇差异明显;者;(1)爱护条件不同:中国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无论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是否发表,依据著作权法直接取得爱护;外国人的作品如第一 视为作者;在中国境内发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 三、著作权的继受主体- 其他著作权人 : 指除作者以外,国籍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依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 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法律爱护;(2)作品首次发表的规定不同:中国作者的作品的首次发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国家;继受主体的著作权取得主要缘由:1、因
19、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而取得著作权;只能取得表,指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或境外发表;对外国作者来说,其 著作财产权;作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指外国人未发表的作品第一在中国 2、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境内出版,或外国人的作品第一在中国境外出版后,30 天内( 1)依托付合同取得著作权;“ 受托付创作的作品,其著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也被视为作品第一在中国境内发表;或 外国人的作品未发表,但经授权改编、编译后在中国境内出版 的,也视为该作品第一在中国境内发表;(3)著作权爱护期的起算不同: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作权的归属由托付人和受托人商定” ;如合同商定著作权由委 托人享有,托付人即成为作者之外的“
20、其他著作权人” ;( 2)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可将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 产权益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著作财产权的受让人也是著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外国人的作权的主体;第 3 页,共 39 页作品第一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著作权爱护期自首次发表之日3、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即国家;国家因以下缘由而成为特殊起运算;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其爱护期依据其所属权益主体: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及我国著作权法的( 1)购买著作权;即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从著作权规定来确定;人那里购买著作权,从而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3、 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与部分的著作权主体;依据主体
21、所享( 2)接受赠送;即作者将其受爱护的作品赠送给国家,国有的著作权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划分的;家接受其赠送而成为;完整主体:指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全部著作财产权和著作( 3)依法律规定;即法律规定某一作品在受爱护有效期限人身权的作者;内,著作权由国家行使;部分主体 :指通过转让或继承关系而取得部分著作权的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人;(一)演绎作品的权益主体:3 / 3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演绎作品 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 影视作品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导演、编剧、作词、作品;曲、摄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
22、权依据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独立的著作权,但其著作权的行使不 获得酬劳;其中的剧本、音乐等可单独使用的作品可由其作者得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三人在使用演绎作品时,应征求原 单独行使著作权;作者和演绎作者的同意;(二)合作作品的权益主体:合作作品 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的作品;合作作者须具备的这样规定是由于: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 人力、财力,制片人在投入巨资后要收回成本;且影视作品的 权益不行能单由某一个作者来行使,须通过制片人来统一行条件(特点) :使;1、合作作者有共同的创作愿望,他们对创作行为及后果有 为了敬重创作人的精神权益,应答应其在影视作品上署明确熟悉,目标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知识产权 复习 精要
限制150内